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国作协召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久前,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11月19日,中宣部召开主题实践活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刘奇葆同志强调,作家艺术家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踏踏实实走进群众、深入生活。
12月19日,中国作协在京召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会议。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讲话。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会议。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陈崎嵘、李敬泽,书记处书记白庚胜、阎晶明,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出席会议。
李冰在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仍然是文学出精品、出名家的必由之路,从而增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深入生活变成作家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各团体会员要有全局意识,增强主动性,根据各地实际,抓紧制定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具体方案,积极主动地向党委宣传部汇报,将作协的安排纳入党委宣传部的总盘子,力争作家挂职体验生活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中国作协与各地作协之间的统筹协调,做好定点深入生活、跨区域跨行业的安排,推进资源共享。对深入生活的作家要加强跟踪回访,为深入生活的作家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保障,根据定点作家的创作进展状况,帮助做好出版等方面的衔接,将作家深入生活的情况作为作家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李冰指出,要引导作家“身入”、“心入”、“情入”, 鼓励作家到艰苦的基层去,引导作家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潜心研读生活这本大书,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元气,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拆除“心”的围墙,以人民之忧为己忧,以人民之乐为己乐,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定点深入生活、主题采风、挂职锻炼、建立联系点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好创作成果的扶持和研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作家提高完善、打磨精品。要善于发现长期深入生活的作家典型,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做法,加强对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及时报道活动新进展,营造有利于作家深入生活的良好舆论环境。(讲话全文另发)
中国作协及各团体会员在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方面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建立创作基地、组织作家采风,到定点深入生活、重点作品扶持,都应对时代生活的变化,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让作家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分组讨论中,大家围绕《中国作协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结合各自工作和创作实践建言献策。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马文运、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邵丽、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曹启文,以及作家代表李骏虎、胡冬林、范稳,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相关情况,畅谈了他们深入生活、汲取创作营养的收获和感悟。
陕西、河南、山西等省作协提出,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有的放矢,精心组织。研究作家挂职锻炼的政策和存在的问题,发挥已有创作基地的作用,组织作家通过多种采风活动走进基层,推进深入生活制度规范化,认真研讨深入生活创作成果。上海市作协建立现实题材创作基地,组织作家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了解新型产业、高端金融、科技海归和外来人才创业、追梦、圆梦的感人事迹,并为作品发表、出版和推广研讨提供扶持。浙江省作协十分重视网络文学发展,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网络作协,实施“网络文学引导工程”,通过网络作家体验营引导网络作家走出书斋接地气,到基层一线采风,帮助他们汲取生活素材,提升对现实和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
实践证明,多年以来,那些优秀的中国作家始终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他们从各自的创作实际需求出发,深入乡村基层、边远地区、深山森林,走进工矿企业、军营哨所、科研院所,倾听身边普通人心声,以文学形式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为时代和社会留下鲜活印记。作家李骏虎曾陷入创作瓶颈,后来回到故乡挂职,4年的挂职体验生活,使他的创作资源不断“井喷”,并且常写常新。作家胡冬林长期把保护动物与书写野生世界结合起来,以良知和生命的激情关注、探寻大森林里的可爱鸟兽,推出了有温度、高质量的作品。作家范稳曾在藏区流连忘返十几年,还一度到藏区挂职体验生活。他认为,各民族文化是他的写作优势和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他看来,许多时候不是作家在选择生活,而是生活在挑选作家。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一个作家想象力以外的火热现实、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人生经历,都构成了小说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生活是一口井,找到井,就有水喝”,作家李迪这样概括自己的想法。他说,在生活面前,一切杜撰都显得苍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作家写出好作品的惟一途径。深入生活应该成为常态,这是许多作家的心声。熊育群谈到,尽管小说是虚构性的文学,但也不能完全靠想象。深入生活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的过程,作家最好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即便是熟悉的题材,你也能在生活中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张莉娟、周斌、秦喜琳几位网络作家也表现出强烈的深入生活的愿望,在他们看来,网络文学不应该是闭门造车,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就像一座矿山,总有挖光的那天。当五彩斑斓的生活之门打开,定会发现另一片广阔的世界。
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代表、中国作协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