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待多元 类型尚需完善

//m.zimplifyit.com 2015年01月07日07:33 左 衡

  2014电影

  2014年的中国电影令人一言难尽。一方面,是中国电影市场以296.39亿人民币收官,一举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照此增幅,至迟在2018年,中国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与其他地区电影市场的疲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在深远地改变着全球电影产业的格局。特别是,在这近300亿的票房中,中国国产影片的比例达到了54.51%,这意味着,中国本土电影创作对本土观众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与为全球定制的好莱坞电影产品抗衡。另一方面,中国国产电影也遭遇了猛烈的批评,似乎从思想界、电影学界到公共舆论,对国产电影都有着太多不满。

  中国电影在近年的种种动向究竟昭示着什么样的讯息?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在当下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定论。不过从文艺史和电影史的坐标上来看待国产影片的审美趣味和电影的文化商品属性,仍然可以在当下就有所判断。本文的陈述前提即是:电影究其主流而言,必然是一种文化商品,离不开资本运作与市场回报;而实现市场回报,则不能不考查消费者的取向。这些实在是最起码的常识,但常识也往往是最容易被熟视无睹的。譬如,只要我们追问一句:如果中国观众整体对国产影片高度不满,那么国产影片的高票房从何而来?于是马上可以看出,这种不满恐怕只出自中国观众群体中的一部分,在他们之外,还存在着“消费的大多数”。有趣的是,这个“消费的大多数”其实也时时发出对他们钟爱的影片强烈支持的声音,只是因为过于情绪化、不成体系,而被简单地归作了“脑残粉”。问题是,那么多人用消费来投票表达自己的判断,真的可以用一句“脑残”轻轻抹去他们的存在吗?是不是应该认真面对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呢?

  本文尝试从普通观众选择与研究者分析的融合视角来回顾2014中国电影创作生产发生的一些动向。

  类型的起落

  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和类型模式的老化与更新,各类型片都会经历周期性的冷热。

  2002年,中国式本土大片是由武打片《英雄》发力的。武打、功夫、武侠,这三个有所差别而又关联的词语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最独特的类型。也正因此,当我们盘点2014年的广义武打片时,那份失落和遗憾格外强烈。春节档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号称要打造东方中国超级英雄,实则把孙悟空矮化到毫无智慧和个人意志的懵懂顽童。《四大名捕大结局》用足了美国《X战警》的造型元素把原作涂抹得面目全非,“愤青”温瑞安的社会寓言完全被无视。在“踢开原作闹哪样”方面,《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也毫不逊色,梁羽生的潇洒典雅与偶像的看脸扮酷先天不兼容。《冰封:重生之门》第N次用穿越来使古代武士的身体获得新生,可惜精神没跟过来。《绣春刀》的文艺腔调令观众期待了半部影片时长,以至于当人物们匪夷所思的结局到来时,大家尚未准备好。《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不过影片的原创性就远不如其海报了。

  这类东方技术流大片的没落不能单纯用武侠类型处于低谷期来解释。在动漫式的造型、游戏式的特效这两个形式上最易偷懒的弊病之外,传统武侠精神的迷失才是根本。寻回“侠之大者”,是这一类型再次崛起前必须承担的使命。

  喜剧片类型是2014年国产电影的一大看点。这不仅因为它们数量可观、票房抢眼,更因为喜剧是表征着某一特定社会族群当代精神状态的重要类型。换言之,喜剧片的笑点实际上也是社会心态的流露,不可小视。譬如,《老男孩猛龙过江》大银幕的失利与《分手大师》票房的高启,正可以看出影院观众的人群特点——更加年轻,追逐时尚。《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分别带来“港范儿”和“韩范儿”的都市青春故事,也增加了观众获得喜感的选择。《心花路放》可能仍然是这一年最具话题意义的喜剧片,它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都市里小人物在欲望和挫败之间挣扎的尴尬处境,得到了观众复杂的心理共鸣。当然,我们期待更好的、更深刻的喜剧片,但在2014年影院里,浪潮般的哗笑声还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中国观众因何而笑?相信答案绝不只是“三俗”那么简单,结论更不应该是禁止大众的笑声在影院里响起。

  两大类型之外,国产惊悚片因为《京城81号》的出现终于开始摆脱粗制滥造、毫无原创的恶名。虽然受限于题材还未能充分发挥,毕竟让观众开始有了期待。可惜只此一部,尚未成气候。

  创作者的代际

  文艺片、艺术片不属于狭义的类型,且多与创作者的特征风格交织,以此归为一个话题。2014年的电影创作者(不是都可以称为“电影作者”),不妨从代际来加以勾勒。

  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是年轻世代的崛起。2013年郭敬明推出《小时代》为其先声,2014年的《小时代3》把国产青春时尚系列片打造成了新现象。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的成功也不是可以用“粉丝电影”论能解释清楚的。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那么脱胎于话剧舞台的《分手大师》及其主创俞白眉、邓超,衍生自网络搞笑视频的《十万个冷笑话》及其导演卢恒宇,也都得到了观众的重视和还算合乎理性的解释。这伙年轻世代电影人在电影观念上确实有不足甚至错漏之处,但却也预示着中国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特别是,当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已有类型力求突破时,也或有意或无意地完成了对中国类型电影新模式的试验。我们不妨用更耐心、更宽容、同时更有智慧的态度去对待当下的中国电影,这与严肃的批评并不矛盾。

  相比之下,电影圈以及电视圈知名前辈的作品几乎都会成为众相瞩目的话题。而在2014年,这些话题或悲或喜。许鞍华完成了对她心目中那个“黄金时代”的叙述,而不能令观众理解。吴宇森的《太平轮》(上)实际上堪称是香港电影人迄今为止最具质感的现代战争片,但与他两年前监制的《赛德克·巴莱》相比,其战争观不免陈旧。张艺谋以“文革”背景创作的《归来》一片在重大历史问题与苦情叙事传统之间寻找平衡点,也暗示着自己艺术片作者身份的归来,用心良苦。顾长卫的《微爱》从文艺风格向商业类型转变,但这次转身实在不必要。如果说这几位仍可赢得部分拥趸的敬意,那么赵宝刚、高希希、张一白等这一年推出的大银幕作品实在乏善可陈。自我期许过高,加上分别对历史、对言情、对青春用力过度开掘,导致《触不可及》《露水红颜》《匆匆那年》这三部影片不约而同地沉溺在了刻意雕琢的影像和音效之中。

  在创作者自我认知的问题上,陈可辛这两年越来越清醒。他在《亲爱的》点映时自承,只能做好文艺片,艺术片不敢多求,这也正是那部影片的状态:事情讲完整了,人物立起来了,技巧火候到了,世界名片桥段也学到位了,很踏实。与之对比鲜明的当属姜文。大众期待他再次平衡主流化的叙事和非主流的表达,而他再次任性地试验非主流叙事与反主流表达。在错过了这次机会之后,不仅是与观众之间,姜文与他的电影梦想之间,恐怕也不止“一步之遥”了。这至为可惜,但也再次证明文艺史上的一条定律:任何天才都不可能脱离时代与现实而孤立存在太久。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可能是年末贺岁档最值得借鉴的作品。港式英雄传奇与内地红色经典融合程度之高,实在难能可贵。3D技术与中国本土故事的结合更堪作教科书。实话说,徐克近年作品在叙事方面不很周到,而《林海雪原》原作为他补起了短板。徐克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了各方面力量之间那个极其微妙的平衡点。

  介乎新世代与前辈之间的,不妨归作中生代电影人。黄渤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实力派演员的代言,他这一年间出现在多部不同定位的影片里,且都能为之加分。徐峥从演员向主创的转型更是令人欣喜,他监制并主演的《催眠大师》堪称2014年类型片里少有的精致标准之作,特别是考虑到高智商题材的影片在近几年的国产片中何其少见,这部影片的成绩更加可贵。

  多元市场的发育

  2014年初,学院派出身的刁亦男凭借《白日焰火》时隔7年再次为中国影人捧回柏林金熊奖,也巧妙地凭着类型片元素与艺术片光环创下了金熊奖影片在中国的最高票房,令人不禁对艺术片在中国的市场前景生出想象。年末,娄烨的《推拿》在台湾荣获6座金马奖杯,不料却在市场上失利。两者的不同际遇不应归于艺术水准,而仍然要到中国电影市场发育程度的问题上找原因。说白了,当大众能在“艺术片”的标签下获得一定的观影愉悦和满足,那么他们当然不会拒绝一次“高大上”的观影经验;然而,如果观影感受稍为沉重沉闷晦涩,则“艺术片”仍然会让他们默默飘过。

  当然,在那些电影文化相当成熟的城市,2015年或许会是艺术院线或者更多差异化院线萌发的开始。从而中国电影市场逐步趋于多元化,为电影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也为电影观众带来更多选择。从长远来看,当有关艺术片的信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他们迟早会学会接受这个“新生事物”,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要求看到真正优质的类型片和文艺片。2014的金熊金马故事,则是这个过程的新起点。

  合拍片方面,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行业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渴望,催生了空前复杂的中外合拍片身份。《X战警逆转未来》《变形金刚4》这样的超级大片挖空心思想以合拍片身份挤进中国市场,法国电影大腕让·雅克·阿诺把《狼图腾》搬上了大银幕,由另一位法国人菲利普·穆伊尔导演的《夜莺》甚至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在笔者看来,这些2014年发生的事件都显示出“中国电影”这个概念日渐具备了深度全球化后的含义,它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电影、当然也包括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面貌。

  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电影的故事会更加曲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