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研所”)第一期研究生班毕业,屈指算来已经60多年了。然而回忆起来恍如昨天,那时的一切历历在目,学校、图书馆、宿舍的设施等样样清晰可见。该所的创办人丁玲,副所长张天翼,秘书长田间,副秘书长康濯、马烽,班主任徐刚等人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
那是1952年,我和贺朗等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幸分配到了文研所。我喜出望外。我在中学时读过丁玲的《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北大中文系时读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来还听过丁玲讲述该书的创作过程。今后有机会跟丁玲学习,是何等的幸运。
那年8月1日,丁玲的秘书陈淼去北大把分配到文研所的一群毕业生,包括我、贺朗、谭之仁(白榕)、曹道衡、张保贞、李仲旺、白婉凊、许显卿(宋淑兰),接到了北官房30号宿舍。那个院子很大,东西北三面是整齐宽敞的平房,院落中间有个球架。我们放下行李,纷纷跑到球场,一派青年人的活力。徐刚和我们住同一个院里。后来陆续有辅仁大学的龙世辉、王树棻、王文迎、王鸿谟,清华大学的周永玲也都来了。那几天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有一天陈淼招呼我们出来迎接上海来的同学。我们跑到大门口,陈淼介绍道:这位男同学(指张兴渠)和这位女同学(指杨文娟)都是震旦大学中文系的。我们班除应届大学毕业生外,还有青年作家玛拉沁夫、刘真、左介贻、颜振奋、张凤珠等。
9月1日正式开学。典礼在鼓楼东大街103号所部礼堂举行。横幅红底黄字,写着“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研究生班开学典礼”,与会的嘉宾有:郭沫若、茅盾、夏衍、郑振铎、曹禺、赵树理、李何林、吴组缃、杨晦、王朝闻等。郭沫若热情洋溢地说:“你们这些雏凤在丁玲的文学研究所经过涅槃将出脱成火凤凰,为新中国的文艺百花园绽放绚烂多彩、光焰万丈的花朵……”郭沫若的话博得热烈掌声。
我们第一课是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丁玲具体辅导。她开门见山地说,你们是科班出身,内容读得懂。所以咱们的学习方法是以自学为主,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老师辅导作为辅助。她说完这几句话,同学们各自回宿舍阅读,小组长将问题汇总给班长龙世辉,以使丁玲辅导时有的放矢。
有一天丁玲准备做辅导报告,开讲前她说咱们先彼此认识一下吧,每个人自报家门。她手里拿着同学的花名册。由龙世辉首先开始自我介绍,每当同学说出自己的名字,她对照名单仔细端详一番并“嗯”一声,生怕忘了似的。轮到谭之仁,她说你原来是个小胖子啊;轮到玛拉沁夫,她说好一个蒙古小伙啊;轮到刘蕊华,她赞美说好漂亮啊!她的话惹得哄堂大笑,一时气氛非常活跃,她和我们很快拉近了距离。
当轮到王有钦时,丁玲问道:你的笔名叫贺朗,是不是英文Along的谐音?我插话说:老师猜对了,王有钦在班上个子最高,他是校篮球队的中锋,人们都叫他Along,他的笔名由此而来。丁玲说,你的解说词可得“优”,你是毛宪文吧?在龙世辉收集的问题中,你提得很有代表性,这说明你学《讲话》是联系实际、动了脑筋的。随后,她对大家说:下面我就毛宪文提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丁玲定了定神说,毛宪文在自学及小组讨论中提了个很好的问题,也是许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同志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改造好思想?怎样才能站稳立场?这两个问题很实际,很有代表性,说明他在自学《讲话》时抓住了关键。因为立场是学好《讲话》的钥匙,也是改造思想的出发点。如果立场问题解决好,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改造思想就是以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观点过滤自己思想中那些旧思想、旧观点,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但这个过程有时是痛苦的,它要触及灵魂深处久已习惯的东西。也就是说,你要牺牲许多个人的利益。立场和思想密切相关,单从书本上很难找到具体答案,只有长期生活在人民群众中,才能得到具体的实际回答。
她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捷径,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就是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中,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永远,不是形式上和群众生活在一起,而是心要紧紧贴近人民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永远不脱离他们。听到这里,我举手发问:老师,我和群众生活环境不一样,对待事物怎样才能与群众保持一致,想他们所想?丁玲说,什么是所想?当发生了一件事,人们便有自己的意见,或赞成,或反对,表达出来就是你的所想。面对问题你不可能不想,你想了,你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就把你的所想亮了出来。你的看法如果和人民群众相同了,那就说明你的立场站对了。如果因为思想里还有旧东西,就需要进行思想改造。把自己的言行与人民群众的进行对照,是最好的改造思想的方法。
她继续说道,我们都是文学工作者,大家都是今年刚毕业的中文系学生,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很需要我们反映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以后你们会从事写作业务,你写的东西怎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呢?只有长期深入他们中间与他们同甘共苦,也就是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自内心为人民群众说话,作品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如果只是在表面上深入生活,你就不会全心全意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当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得到了一些写作材料,也许能写出一些东西,但写不出惊世之作。
过了几天,丁玲找我个别谈话。我首先谈了自己的听课收获,丁玲高兴地说,这很好!为了鼓励我继续往前走,丁玲再次就小组讨论中我所说的出身非无产阶级的包袱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丁玲说,出身不由己,道路自己选。并举了许多出身非无产阶级但在革命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榜样鼓励我。她说,只要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群众是看得见的。听了丁玲的教导,我表示一定好好改造思想。事后我才知道,丁玲当时不仅担任文研所所长,还是《文艺报》主编、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个人还在搞创作,她忙得不可开交。但她多次挤时间帮助我解决思想问题,这种园丁精神令人感动。
丁玲还抽时间为学员们批阅作业。据张兴渠回忆,有一次丁玲正发高烧,病倒在床,家里的人都劝她好好休息,但她还是抱着病体,一面服药,一面仔细地阅读同学们的手稿。她看稿子,提意见,总是那么中肯,从不拐弯抹角,也不模棱两可,总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她不仅对有成就的作家关心备至,就是对无名之辈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我的文章一派学生腔,不够格让丁玲批阅。出乎我的意料,丁玲把它油印出来,说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她说,你们生活在知识阶层中,习惯了对很多事情不以为然,今后要深入群众,同时还要向经典作家作品学习,学习他们的语言,“学生腔”会从写作中慢慢消失的。
完成《讲话》那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丁玲认为我们基本上弄清楚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但是要服务好,光凭有正确的出发点还不够。她说,打铁要靠自身硬,你们虽然是科班出身,但还必须充实自己。准备让你们去当编辑,这需要有很高的鉴赏力,才能发现稿堆中的金子。所以还要学习经典作品,今后每周要安排两次文学讲座,主讲人都是当今的名家,还要有计划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以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接着她发了阅读书目,并定出阅读计划。她说,一个有出息的作家,首先要有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做去伪存真的认识,然后写出的作品才会有思想有灵魂。其次要有生活。生活从哪里来?就是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自己不做旁观者。做一个好编辑,当他审稿时,也离不开前面说的那两点。只有这样,才能看出所审作品是否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是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作品没有思想性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缺乏生动鲜活的生活描写,也不会打动读者。
丁玲的这番话,让我们认识到提高业务水平的必要性,于是每周四次的讲座开始了:郭沫若讲诗,茅盾讲小说,赵树理讲小说中的语言艺术,曹禺讲戏剧,夏衍讲报告文学,艾青讲诗歌大众化,吴组缃讲《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李何林讲鲁迅,杨晦讲五四新文学等。听完专家讲座,我们就进行小组和课堂讨论,互相沟通,提高认识。我们普遍感到专业能力迅猛提高,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郭沫若那天讲完课对丁玲说,你们这种学习方法过去是没有的,是一个创造啊!
完成业务学习计划后,轮到深入生活了。全班分成三个组,第一组由徐刚带队去青岛纺织厂向全国劳模郝建秀学习,第二组由李方立带队到房山农村,第三组由潘之汀带队到大同多个煤矿点深入生活。我在同家梁矿,贺朗在煤峪口矿。同家梁矿有全国劳模马六孩、连万禄,煤峪口矿有全国劳模王凤梧。我们在那里与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早上在矿口换上矿工服,戴上装有矿灯的柳条帽,和矿工一道下井,在井下向矿工学习开割煤机技术,扛两米多长、直径50厘米的木料架顶板,往煤溜子里攉煤。
在矿井,下井前漂亮的小伙子,转眼间一个个变成了黑包公,汗线和汗渍在他们脸上勾画出沟沟坎坎。这些工人兄弟每天工作在地下500米深处,几乎看不到太阳。他们心中的太阳,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他们粗犷有力的大手,他们的汗水和煤沫子混合的味道,他们强有力的心跳和开掘深处宝藏强烈的渴望凝成无限的合力……这些只有和他们肩并肩地战斗,才有可能体会到。
那段深入生活的体验巩固了我们在学《讲话》时的收获,那些道理在生活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在与矿工的密切接触中,我根据所思所感写出了短篇小说《双喜》。贺朗从与王凤梧的共事中体会到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这从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煤海烽烟》中可以看出,该小说塑造了诸多具有优秀品质的煤矿工人形象。
在我们深入生活期间,每个人都收到了丁玲的一封油印信。在信里,她谈了自己接触群众的真切体会,不仅教我们怎样接触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她告诫我们做一个真正的人,看问题“要确实有见地,不要盲从,不能不辨是非,人云亦云”。要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至多只是起了一种“留声机”和“传话筒”的作用而已。没有见解的人经受不了风霜雨露的洗礼,甚至一遇风险就容易成为风吹两面倒式的人物。这封信对我认识生活及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深入生活的这段经历,我们回到所里对照《讲话》总结自己的收获。丁玲参加了我们的心得交流会。她在发言中谈了怎样读书的问题。她说,有人读书,读后就明白了这书的主题、构思、人物、场面。我这人不同,我不同意这种读书方法。看书要滚到生活里去,书里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贯穿在一起。有时候,我们读书是教条的,按着几条去读,几条读出来了,证据是有了,但里边动人的地方倒忘了。“读书是一种享受。读着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享受很久了,在脑子里形成一种愉快的东西,有一天碰到一种思想,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些享受都活了”。(转引自邓友梅《八十而立》)
文研所的日子既紧张严肃,又丰富多彩。丁玲的教育方式,我们从内心里愿意接受,尤其她提倡互相交流的学习方法,这使我们这些学生主动与研究员班的学员如陈登科、胡正、徐光耀等人聊天,知道了他们的成长过程,收获很多。文研所的一套教学方法是丁玲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创造的。这套教育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鲁迅文学院。丁玲无愧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家。在她的教育观念影响下,一批批的作家、文学工作者茁壮成长。这里引研究员班一期一班学员胡昭的回忆,他说:“第四次文代会期间,一位有胆识的女作家在作协会员大会上发言,称赞文学研究所是培养创作人才成效显著的单位之一。讲习所的师长们给我一盏灯,让我照着路前进。”胡昭的话说出了我们这些从文研所走出来的人的心声。
从文研所毕业后,我在《文艺学习》当编辑。《文艺学习》创刊广告登出后,稿件像雪片般涌来,我在审阅稿件时,看到一篇谈《水浒》人物的文章,认为该文有见地,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于是拿给主编韦君宜审阅。韦读后说,按你的意见去找作家修改。作者是谁?是李希凡,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我找到李希凡说明了来意,李希凡同意修改,改后该文刊发在《文艺学习》创刊号上。贺朗后来在《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做编辑,培养了许多广东籍青年作家。龙世辉被分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编辑。有一次曲波背来一麻袋草稿,纸型也不统一,有大有小,杂乱得很。他很热情地接下这袋稿子,耐心地慢慢梳理,逐渐被作者描写的人物故事所吸引,认为是一部好作品。这部小说经过龙世辉的精心编辑,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就是当年轰动文坛的《林海雪原》。
30多年前,在京的文研所第一、二期学员齐聚张志民家,共议如何为丁玲老师庆祝八十大寿。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送贝雕,有的说送唐三彩,有的说送柳木刻画……最后决定赠她一首诗,请个名家题写,然后装裱成立轴。那么谁来写诗呢?大家公推诗人张志民。两天后我拿到诗稿,果然气度不凡:“江南风雨塞北云,立笔横枪斩世尘。文章有声皆动魄,生涯无字更惊魂。”志民谦虚地说没有写好,因为丁玲老师的一生太丰富了,她对于文学事业的贡献怎么写也写不完。但这四句完全能代表大家的心愿,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大家议定请名家启功先生题词。估计启功先生是轻易不答应的,于是让王鸿谟、王文迎二人去,他们曾是启功先生的得意门生。他们两人去找启功先生,因先生外出,题写就此搁浅。大家遗憾连连。
文研所造就了我们的人生。60多年前丁玲谆谆教诲我们: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中!这话历久弥新,迄今仍彰显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