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甜的》是我继《乍放的玫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之后读到的儿童文学作家汪玥含的第三部青春题材的长篇小说。按理说,对一个作者的作品能熟读两部以上就大概熟悉其写作的门道了,但“月亮”还是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和长久的沉思,我被“月亮”里释放的诸多情绪所困扰。
我在想,快乐是可以复制和传递的,而忧伤只是个体生命成长的独特密码,它是惟一的并伴随到生命的终极。也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潜藏在生命表征下的苦难,它是界定人最终长势的土壤。因为,一个具备价值和意义的生命体不可能只是单纯快乐孵化的卵。有时候,简单的快乐对于人的成长毫无意义。既然躲避不开成长的忧伤,那就选择在忧伤的土壤里开放出明媚的花朵。这也正是本书潜在的意义指向。
文中的三位主人公,凌可珈、苏墨轩、许广豪,加上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方天然应该是四位,都是青春期里荷尔蒙飞扬的孩子,他们阳光明媚,个性独特,正在校园里演绎着激越的青春交响曲,如凌可珈的绘画、苏墨轩的钢琴、许广豪的羽毛球,都是他们青春个性的标签,这些标签暗示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和生命花朵的灿烂。
作者在文本中冷静地抽离掉简单的快乐元素,将他们几人悉数还原到家庭和社会中去检测。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大单元,正如同鸟儿的飞翔必须要借助空气。特别是家庭因素,决定着人最初行走的态势。看得出,现代社会里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已然复杂化,绝对没有简单的快乐,青春在多种元素的复杂作用下,提前了成熟期,有点像反季节蔬菜,带着反基因、反时令的指令被迫快速成熟。比如文中凌可珈在画板上忧伤地对月亮的情感表述,苏墨轩这个钢琴王子在墨白键码之间情感如波浪般的潮起潮落,还有那个在羽毛球场上宣泄情绪浑身汗渍又内心空旷的许广豪,他们都是自我觉醒后过早地诘问生命的少男少女。是谁给他们过早的承担,作者已经给予了明确的答案。
很明显,文中凌可珈的选择出现了迷茫,她忧郁的双眼敏感地、惊恐地打量着夜空里的月亮,期待着云开雾散后一轮温润如玉的满月;苏墨轩似乎很正能量,他几乎心无旁骛地选择了以柔弱的肩膀去支撑自己的天空;许广豪这个拥有丰厚物质世界的富二代的叛逆,也不仅仅具备象征意味,他的挣扎带着血腥。他们都在选择,他们都期待花蕊朝向一个温暖的方向,青春在这个季节里迷离而又痛楚地等候一个正确的时令,他们要开放。
选择至关重要。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冷血》这本书,这是作者的暗示和解释。正如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所说的那样,“我们是生长在同一间屋子的孩子,有的选择了走正门,有的选择了走后门,还有的选择了跳窗户。”这就是人生。虽然我们都被抛弃,孤独、恐惧、无助,但最终选择的路径决定其一生。
作者的期待是美好的。她的心中一直铺设着美好。谜团在文本的最后被打开:凌可珈一直被父母不和谐的关系所困扰,而她的困扰终于有了一个惊人的答案;苏墨轩的成长说明了他阳光的背后一直在诠释着隐忍和担当;许广豪一直跟自己父母的战斗却是恐惧的挣扎;包括他们的班主任方天然也在阳光的面孔下掩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作者似乎故意将很多种现实社会中的可能性进行了大拼盘,在这个拼盘里很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其实,这个拼盘里的个体身份并不是作者设置的答案,答案是凌可珈画笔下一直在寻找的那一轮满月——甜蜜的满月。
满月,一轮心中的满月正是作者精心构制的文本隐喻——他们,不管在生命长河的哪个岸边出发,他们精神的内核都在通过痛苦的蝉蜕羽化成蝶,张开翅膀去完成自己的生命飞翔。人没法选择出生和家庭社会给自己的客观环境,但是人可以选择苦渡的方向,只要心中有一轮满月,即使在痛苦中飞翔,也将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姿态。我想,作者心中和笔下的指向就是如此。
一如既往地感觉到汪玥含笔下文字的好读、耐品和有味。可以猜想,《月亮是甜的》就是作者现实生活的多面传记,她和她笔下的他们,都是忧伤之土绽放出来的明媚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