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南

//m.zimplifyit.com 2015年02月04日07:02 任芙康

  朋友来电,传我去河南。我不解,时已寒秋,上河南看红叶吗?老弟并不释疑,却纠正我语病,北京到河南,为“下”,而非“上”。说来倒是,北京动身,朝南走,俗称南下。除去地理的原因,还有一种身份意识——一些北京人总是自觉优越,身价不凡。的确,在北京,说不定哪日清晨黄昏,哪条偏街小巷,哪爿家常小馆,不期而遇,就能与达官显贵打个照面儿。而身居外省的人们,自是没有这等事。然上天公平,酸甜苦辣,人人有份。话说北京的人气实在太旺,无论是二环、三环,还是四环、五环,常成黑压压的车场。出差去京,有时困于静止的出租车上,计程表针匀速前行,而路边公交站前后,布满无希望亦无绝望的脸。天再灰暗点儿,风再冰凉点儿,便禁不住对首善之区的良民滋生悲悯的情怀。

  请教河南的朋友,方知天津赴中原,如欲图快,眼下还躲不开北京。必须先坐高铁到北京南站,再换两番地铁或打的至西客站。因系同好间的呼朋引类,遂豁了出去,应命上路。略去前半程的折腾不表,自西客站出发,竟出奇惬意,骑着高铁3小时,扭身“上”了云台山。

  依寻常想象,接下去纸上文字当如是推进:远古时代,地壳起舞,莽莽太行,朝南延伸,倏忽间扭动中止,裹足不前。大片群山“定居”之处,正是今日河南焦作云台山。登高北望,山山不断,岭岭相连;转身南眺,黄河逶迤,沃野无边。

  上述语句未及付诸笔墨,导游女郎已高声诵出:“云台山举世闻名,如今已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聆听至此,境界突地升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踏进国家公园,一言一行,理当饱含责任感,为保护国家的自然风景、森林资源、珍奇猕猴尽绵薄之力。本是逍逍遥遥的游山看水,却一下子变得如此庄重、严肃。由此可见,人一旦“正经”起来,稍不留神,便会滑入小题大做。

  面对硕大的云台山地貌模型,讲解员的介绍言简意赅,既有整体轮廓的提纲挈领,又有要点突出的如数家珍。尤其是介绍者手持教学棍,比不少类似场合的电光比画,更有实地的触感和亲切。何处是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老潭沟,何处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的小寨沟,何处是日出日落时阴阳参半的子房湖,何处是唐代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何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地,何处是汉献帝刘协的陵寝园,何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炼丹洞,何处是耸立悬崖的国家级文物孝女、瑞云两佛塔……她都详细道来。目光一一掠过,心中泛起层层波澜。因长于西南山中,我对山水的奇异,通常难觉奇异。但我却惊奇于南北分界的云台山,何以竟有故乡的景致。随即我亦成了导游,内行般点拨同伴瀑多潭众、瀑急潭深的裙带关系。

  面对活脱脱一座宝山,人人惊奇,但也个个明白,纵使你游兴旺盛、体力可支、时间有余,均无非是做皮毛的掠影。讲解员似乎也在拿捏火候,指东说西,就是不言及我们的游程。

  导游将一干人带至一座桥前,说道:“今日景点红石峡已到,从此刻开始,不再上山,而是下山。”轻烟缥缈中,眼前出现一条由深棕色岩石组合而成的峡谷。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山峡,景象似隐若现。你甚至刚迈出三步五步,眼前已变幻出新奇之象。道路陡峭,但每步石阶皆平展。路旁的钢索,崖边的铁栏,通通裹缠了隔暑隔寒的绒布。同伴中有位心脏不适,过桥前就曾高声鼓励自己,但似乎更像吓唬他人。一路沿着山沟下来,穿过重重山洞,跨过道道栈道,却面容正常,喘气均匀。经旁人故意提醒,“病号”一脸侥幸:“咦,奇了怪了,竟把心脏这事忘了。”峡中有山,一忽儿高地,一忽儿丘陵;峡中有水,一忽儿飞流,一忽儿静溪;峡中有树,一忽儿矮丛,一忽儿高林。绿草萋萋,是寒冬腊月都不枯的;青苔淋淋,是北方山中极难见的;石桥弯弯,是江南小镇方才有的;红石烁烁,是赏石瘾君不忍去的。一汪稍大些的潭中,缓缓划来一叶扁舟。艄公头戴斗笠,身着土黄衣裤,竟是扮作古时渔夫的清洁工。游人纷纷驻足,投以静默的神往。我亦倚栏,有些恍惚。渔夫腕上表盘的晶莹偶尔一闪,让人始觉今朝乃何年。

  斯峡如此磅礴,却又高度浓缩。南北深约1500米,俗称三华里;东西最窄处仅数米,旧称丈余;最宽处30多米,至多九丈许。闭目盘点,数十年间,国门内外,我也算见过一些稀奇,但眼前真山真水的盆景,或曰盆景式的真山真水,实为平生初遇。

  自50岁起,我出门不带相机,就怕影像示人,有碍观瞻。碰上别人要求合照,权当充任道具,从不奢望分手之后,能飘回一张半张。这回河南归来,抽暇翻阅云台山的书刊。竟无一例外,所有领衔位置,都是红石峡的玉照。自己虽没留影,但我心诚,过目难忘,已将云台装进脑海。

  登山那天,星期一,按说不会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人声鼎沸。幸福的北京人,恰逢国际会议,喜迎长假,纷纷外游,仅焦作一地,便每日有专列输送。北京往南,就上云台山,似乎已成首选。纯正的京腔,半生不熟的京片子,绕耳不绝。端的是,云台勾人腮帮处,多为京城休闲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