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百集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
《记住乡愁》文字统筹笔记(之一)
静升村
山西静升村的故事是乡愁工程中的一个力点,对商风浩荡的当今世界具有很强的鉴照作用。摄制组非常出色地捕捉到了王氏传奇中的秘义,比如 “利润低点咱不怕,货真价实不出格,诚实守信最重要,天长地久回头看”。这个天长地久,既指时间,也指原理,就是说,只有天能长,只有地能久,那我们就要学习天地精神。专家讲,“我们把利让出来了,短时间内可能利益不会获得那么大,但从长远来看,赢得的是人心,那么赢得了人心,就赢得了一切。”这话讲得好,但我觉得还未真正讲到王氏商业秘密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晋商商业秘密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他们对天的敬畏。这一点,摄制组已经捕捉到了:“欺客就是欺天”。
正是这种敬畏心,铸就了王氏家族坚固的诚信长堤。否则,今人也讲吃亏是福,也讲长远利益,但是如果没有敬畏做支撑,吃亏也是变相的赢利,诚信也是变相的营销,最终,水分会进去的,是无法保持700年的。为此,晋商的商业行为事实上已经是人格修炼了。赚钱是重要,但提高人格更重要。
一位老人病倒街头,王实救了他,在这位老人的指点下,王实的命运发生转化。在我看来,这位病倒街头的老人,正是天地精神的化身来考验王实的心肠。可见,成就了王家后人700年商业的,正是王实的大善心。古人讲,财富是福气的变现而已。这个福气,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能量,而世界上最大的能量,就是善念。
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和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能够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这是多厚的德行。王家不发,没有道理。
第二十世祖王廷仪,当年的当铺小伙计,不忍把还有一天就到期的翡翠手镯卖给洋人,托辞钥匙找不到了,这是多么美的一出人间智慧大戏,小人物演的大爱之戏,这一刻,小伙计心里除了商业诚信,还有爱国之心,不能让祖国的东西流失到洋人手里; 更有怜悯之心,一般来讲,手镯是一个女人最爱之物,多是夫君所赐,是爱情的见证,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拿出来当的。如果第二天,主人来,镯已不在,该是多么伤心啊。现在,小伙计以计成全了这一美事,这心多厚啊。天不助这样的人发家,没有道理。
王世泰每卖一斤油要搭上五钱,如此学吃亏,不单单是生意经,不单单是为了赢得人心,而是传统文化中讲的布施心了,他以此戒贪修善,天不助此人,也没有道理。
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其父为什么那么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也不单单是月饼的品相,而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为此,其父宁可把过了保质期的月饼卖给猪厂,也绝不减价卖给人。此心多厚啊。天不助此人,没有道理。
这是一出非常难得的节目,很重,很美,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做到了“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屏山村
安徽屏山村的故事一如主人的姓氏一样,有一种从容舒缓之美,语言没说的,立意显然是经过无数次提炼过的,一条线十分清晰,那就是从古至今,宁可弃官,也不轻孝,不同于此前看过的十二出,这一出出现了一个现代名人,人民艺术家舒绣文,她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地塑造了“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形象,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她的骨灰在乡愁工程建设年回归,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有一种特别让人寻味的地方。出乎我们意料,她当年一个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到家里。
该节目中最感人的是舒育玲,他在拼力修县志,动机是我们这代人曾经破坏过祖先的文化,这种忏悔精神,反省精神,让人动容。
舒氏家族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朝末年从安徽庐江南迁到屏山,这里青山如屏、绿水环绕。遵循传统的风水理念,舒氏先人在这里建立村庄、繁衍生息。到了明清时期,曾有“八百烟灶,三千丁男,五里长街”的繁荣景象。自宋以来,这个小山村一共走出了11位进士、29位举人。
屏山村保留着众多的祠堂和牌坊,骑路牌坊最为著名。虽然牌坊已经在上个世纪损毁,但留下的遗迹依然在向人们讲述着过往的辉煌。
明嘉靖年间,一位名叫舒善天的屏山村人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母亲病倒家中。他跪在母亲面前,整整跪了一天一夜,朝廷下旨,让他去为官赴任,但他考虑到母亲无人照顾,就一直未去赴任。前来调查的官员将此事上报,嘉靖皇帝深受感动,下旨修建了“孝字牌坊”。原本应该异地为官的舒善天,留在了村中,靠教书为生,侍奉老母。
每天都从“孝字牌坊”下走过的舒氏后人,把“孝道”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世代相传。由于子女孝顺,屏山村中的老人大多长寿,历史上曾有不少百岁老人。如今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位。尤其难得的是,这些老人中没有一位独居老人。每到傍晚时分,总能在村中看到年轻人与老人在屋前纳凉聊天,父子或母女在村中散步的景象。此情此景,何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