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细分年龄段是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m.zimplifyit.com 2015年03月04日07:24 徐 健

  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怎样规范儿童剧的创作,而是应该研究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征,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的剧目。业界倡议:儿童艺术演出要细分年龄段,要适应儿童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来创作排演儿童艺术演出作品,并在演出宣传和销售过程中明示作品的年龄段等级。

  儿童剧细分年龄段是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徐  健

  近年来,儿童剧市场快速增长。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毛修炳介绍,2013年全国儿童剧演出票房收入约2.7亿,演出场次7000多,2014年初步估计至少超过3亿票房。以北京为例,这两年票房增长了28%,场次增长了50%,观众保持在130万左右,而整个北京所有的观众约为1000万。可以说,儿童剧演出市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临界点”:一方面,发展势头迅猛,整体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增速背后创作、演出、市场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儿童剧演出行业亟需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市场规范。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儿童艺术演出委员会在京成立。结合当下儿童剧市场发展现状,与会者首次就儿童戏剧细分年龄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者倡议:儿童艺术演出要细分年龄段,要适应儿童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来创作排演儿童艺术演出作品,并在演出宣传和销售过程中明示作品的年龄段等级。

  儿童剧的“接受对象”尚不明晰

  现而今,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剧场,合家欢的观剧方式已是市场常态。但是家长是否在适合孩子看的剧目上进行过甄别?通常的情况是,一台冠之以“儿童剧”的演出,台下坐的儿童遍布各个年龄段。这在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董事长李平看来,“很不正常”。比如像《小红帽》,两三岁的孩子看着非常开心,而《西游记》这样带有情节性的作品,就不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看;几年前,丑小鸭与台湾地区艺术家一起打造了儿童剧《东郭先生与狼》,剧场中给低幼年龄段的孩子演出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拿到小学去演,孩子们捧腹大笑。同样一个剧,幽默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李平认为,伴随儿童剧市场的增长,各类艺术团体扎堆儿童剧创作,像“开心麻花”开始涉足儿童剧创作,就连有些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儿童剧团,儿童剧的门槛降低,观众定位模糊、混乱。此外,近些年,通过“走出去”,他们看到国外的儿童剧在前期宣传的时候,演出适合几岁到几岁的孩子,从海报、宣传页到票面,标注得都很清楚、规范,而国内的儿童剧演出并不重视这一环节。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克宁表示,原来经常讲到的“儿童不宜”,一般都认为是暴力、色情、黄赌毒等,从来没有想过对于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一些作品,实际上也是一种“儿童不宜”,就相当于不同的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一个教育方式。现在的情况是哪个赚钱就做哪个,并不去考虑对孩子成长的实际意义。

  细分年龄段对儿童心灵成长有益

  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呈现出不同特点。西安曲江美利通儿童剧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周晓黎认为,年龄层的分段,首先是由孩子的感知度决定的。“孩子2岁开始可能就有了一些自我的意愿和认识,3岁的小孩一般表现为愿意去分享,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但是到了4岁,可能孩子对一些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7岁的小孩心智比较成熟,对归属感有认知,8岁有了公众意识和道德观念,这些就决定了我们在推荐剧时一定要对孩子的接受度做一个判断。”如果儿童艺术演出作品忽视年龄段划分,那么再优秀的儿童艺术演出作品也可能让一些孩子无法“看懂”、无法“理解”、不受“欢迎”。

  “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怎样规范儿童剧的创作,而是应该研究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各有什么特征,需要怎样的引导,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演出适合的剧目。这是一项很大的艺术工程。”李平表示,儿童艺术演出作品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心理需求,适应儿童年龄生理特点,细分年龄段无疑可以引导儿童的成长,启迪智慧、健全性格、健全身心。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不仅演出内容要有针对性,艺术表现上也要有所区别。比如针对3-6岁的儿童,她建议在演出内容上应无粗话、行话、暴力性字眼,无任何暴力行为、血腥场面等;视觉呈现上,舞台色彩鲜亮、灯光柔和、换色缓和,减少激光灯、电脑灯的过强刺激,角色形象可爱,色彩鲜艳;听觉呈现上,音乐柔和,音调不刺耳,尽量减少怪腔,突然大喝等对话;在互动方式上,互动内容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2-3分钟一个小互动,5-8分钟一个大互动,让孩子参与进来。李平认为,不应把儿童剧仅仅停留在一般教育功能基础上,要看到儿童剧在儿童语言表达、四肢协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影响。这也是细分年龄段的必要性之一。

  重在给予家长和市场一个“理念”

  “目前的儿童剧缺少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作品,大部分儿童剧对他们来说稍显幼稚,而给成年人看的话剧他们又未必完全看得懂。细分年龄段有利于弥补当今儿童剧创作的不足。”戏剧评论家刘平说。尽管细分年龄段的理念得到专家和业界的认同,但是如何在实践中细化、操作,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探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讲到,2014年去东欧考察的时候,看到波兰推荐的一出儿童剧,它是给0岁孩子看的,演出没有语言,都是肢体动作,主办方介绍说该剧在欧洲巡演了很多国家,效果非常好。这是她第一次知道还有0岁孩子看的儿童剧,非常震惊。“细分年龄段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但是却为刚刚进入或者正准备进入儿童剧市场的人提供了一些信息理念,尤其是家长,让他们意识到,看儿童剧也是需要分年龄段的。”

  朱克宁则认为,真正的年龄分段,表面上是给家长做参考,其实是给创作者、制作者、经营者做一种指导,推动他们意识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都忽略了谁才是演出的主体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主体,创作者、经营者变成了客体,但是很多人没有转变思维,仍认为自己才是主体,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套现实的问题。细分年龄段就是要引导创作者、经营者转变观念,引领消费。我们曾创作了很多不适合年龄段的作品,也有些按照年龄段划分创作的好作品,当越来越多分年龄段作品出现且逐渐彰显积极效应时,创作者、经营者必然会向此倾斜,整个演出生态也会变得更加合理。我们需要培养一些好的耕耘者、好的农夫,但更要有一个好的土壤。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