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军事文学:文学事件与军旅精神

//m.zimplifyit.com 2015年03月04日07:31 朱向前 徐艺嘉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军事文学:

  文学事件与军旅精神

  □朱向前  徐艺嘉

  徐怀中、贺捷生等老一辈军旅作家显示出老而弥坚、矢志不渝的拼搏和耐力。这既是当代中国作家的底气,更是军旅作家的精神。同时,以魏远峰、王凯、裴指海、王甜、卢一萍、曾剑、李骏、董夏青青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军旅作家近几年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势头,“私语化”的写作风格有所转变,正努力向核心价值观靠拢。

  无论是“新生代”在集团冲锋之时显示出的力不从心,还是军旅长篇的数量匮乏,皆需追本溯源,从文学的源头之处寻找原因。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打磨文学语言的耐心,一味指望小说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

  透过文学现象和数据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当下的军旅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光荣与梦想并没走远,但新的曙光也远未普照文坛。

 

  2014年军旅文坛有三个“事件”:第一,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军旅作家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长篇纪实文学《底色》、黄传会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贺捷生的散文集《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侯健飞的长篇散文《回鹿山》5部作品集体亮相,《俄罗斯陆军腰带》和《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分列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榜首。第二,2014年《人民文学》第8期隆重推出“军旅文学专号”,集中刊发了周大新、周涛、朱秀海、徐贵祥等军旅名家的散文,并重点推出以魏远峰、王凯、李骏、裴指海、曾剑、王甜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中短篇小说,颇令人瞩目。第三,2014年军旅长篇小说明显歉收,这是本年度军旅文学的一项重大缺失,既暴露出当下军旅文学的失衡,也反映出军旅作家队伍存在的问题。

  老作家: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仍是核心表达

  徐怀中先生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沉淀、酝酿,以84岁高龄完成长篇纪实文学《底色》,实属难能可贵。上个世纪,他凭借《我们播种爱情》《西线轶事》等经典之作蜚声文坛。世纪之交,他的两篇短篇小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或许你曾见到过日出》再次显示了惊人的创作活力。始终求新求变的徐怀中并没有停滞步伐,十余载过去,横空出世的《底色》以“战地日记”的形式激活了一段战争历史,作品中融进了作家深切的战争体验与反思、心理感受和情感记忆,笔触细腻而触类旁通,人情、人性部分的描写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徐怀中文学创作生涯的又一个突破。

  贺捷生在文学之路上艰难求索,终于在近80高龄之时迎来了自己的文学高峰。马背上颠簸的岁月成为这位女将军童年最刻骨铭心的回忆,散文集《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镌刻着作家自身的生命印记,特殊的生命体验给予了作家特殊的创作资源。作品是在找回一段已然谢幕的历史,踏寻童年的记忆。在贺捷生笔下,残酷的战争既是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同时,小女孩的视角和凝练、略带伤感的笔触也赋予了文字一种诗意,一种境界,一种情怀。战争的残酷性通过侧面的观察传递出来,动人的细节和孩童的稚嫩与纯真更是宛若白莲般可贵、高洁。细枝末节的记忆绵密地编织出深情款款而又生机勃勃的文字,读来真挚动人。

  马晓丽独步寂寞山路,在短篇小说领域持续打磨,积蓄力量顺势爆发,其定力可见一斑。《俄罗斯陆军腰带》是描写军人精神气质的一篇佳作。小说取材于一次中俄边境军事演习,选取了“陆军腰带”这一物件作为牵引点,通过描写双方的几件交集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中俄军人之间思想、文化、情感的差异,也写到了两国军人之间从对峙到和解、再到互相认同的过程。中国中校秦冲和俄国上校鲍里斯都是典型的铁血硬汉型军人,他们之间的对抗源于军人尚武争优的心理机制,而他们对彼此的和解与认同也同样来自军人间的惺惺相惜。马晓丽在短篇的容量里成功营造了一方纯粹的军旅味十足的写作土壤,军人的气质与风貌重新在这方圣土里安营扎寨。小说用简洁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两个军人,进而映射出军人群体坚韧、坚守的生命状态。

  黄传会近年来创作出一系列反映希望工程和乡村教师的作品,《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是一部融入了心血的实力之作。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目光始终锁定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直面社会矛盾和焦点。“农民工”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存在由于颇多矛盾和问题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作家勇于直面矛盾和焦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追踪,对农民工这个数以亿计的群体存在的教育、就业、生存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大胆揭示,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侯健飞的《回鹿山》写了“我”对父亲这样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认知了解的过程,“我”的成长轨迹是印刻在与父亲的冲撞和对父亲情感的逃离之中的。父亲是一位有军功却未被历史记录下来的老军人,在解放战争中不乏战功,却在解放前悄悄回到家乡回鹿山,当起了农民。而“我”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以年轻人的气盛和理想鄙视父亲的平庸,不理解他的药瘾。而埋藏在平凡表面下的真相是,父亲曾以一种宽恕的形式对待战争,理解战争,而选择独自承受战争带来的身体伤痛。父亲身体力行地为儿子传递出人生观:隐忍、宽容。这既是男人的品格,也是军人的担当。遗憾的是,当多年后父亲离世,“我”才意识到其价值,父子之间被刻意搁置的相连血脉再一次奔涌起来,而“我”已追悔莫及。作者用情至深,而笔调和节奏却是克制的。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5部作品透露出老作家身上共有的精神特质。其一是老而弥坚,矢志不渝的拼搏和耐力。徐怀中84岁、贺捷生78岁、黄传会63岁、马晓丽61岁、侯健飞50岁,平均年龄都已是获奖作者中的高寿。令人叹谓之处正在于此。一方面,这固然继续凸显了军旅文学后继乏人之现状;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惊异于老一辈军旅作家的定力与后劲——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物欲社会中,他们能如此水深流静,笔耕不辍而宝刀不老,频频收获佳作,确实让人感佩。这既是当代中国作家的底气,更是军旅作家的精神。

  其二是对军旅文学精神内核的坚守,坚持主旋律的文学表达。老作家们对于文学的执念终于成就了他们的文学地位,这些作品的特质与军旅文学的核心品性两相契合,且具有饱满的内在张力。除去黄传会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其余4部都是典型的军旅之作,或追忆旧事,或描摹今朝之军事变革,或以父子之情表达老军人的坚韧与宽容,作家个人的文学修养与军旅情结共同内化为打动人心的文字,文字背后,是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军旅精神内核。

  此外,2014年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3部报告文学。一本是战史作家余戈的《1944:腾冲之围》,这是他继2009年《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洋洋80万字,以上中下3部,呈现了奇异诡谲、波澜壮阔的战争图景,将5个月时间中、一县境内同一场战事发生的前后,用细密步骤的推进和多种材料的拼贴,审慎地逼近,最大程度地还原战争现场。余戈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放大战争中的细节,塑造战争的立体感与现实感,并且始终立足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

  二是马娜的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作品用优美的旋律讲述了一位维吾尔族农民吐尔库热心帮助军队建设被称为“编外老班长”的故事。主人公形象鲜明,亲切可感。作品通过描写吐尔库的感人事迹,深情赞颂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与子弟兵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是张春燕的长篇报告文学《向东找太阳——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讲述西路军女战士历经劫难、饱尝艰辛,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坚持理想信念的感人故事,通过追忆西路军女战士这一特殊群体的人生遭际,再现了红军西路军女战士可歌可泣、悲壮惨烈的英雄事迹,讴歌了她们光荣的革命生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曲催人泪下的生命绝唱。

  新生代:军旅文学亟待“文学性”的回归

  2014年8月《人民文学》推出“军旅文学专号”,向读者展现了新军事变革之中的军人生活。周大新、周涛、朱秀海、徐贵祥、邢军纪、李西岳、廖建斌等军旅名家的散文或真切阳刚,或深情隽永。周涛的《边防连》诉说着对基层官兵的爱,周大新的《当兵上战场》、徐贵祥的《丛林纪事》讲述自身参与的战争经历。

  以魏远峰、王凯、裴指海、王甜、卢一萍、曾剑、李骏、董夏青青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群体浮出水面,他们的中短篇小说题材涉及边防、机关、日常生活、危机时刻和军中情感方方面面,其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歌兑的短篇小说《荣军院》是笔者较为欣赏的一篇。故事中的叙述时间发生在一周之内,在比利时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荣军院里,年轻的中国女军医林灵参加为期一周的照顾老兵志愿者活动,两位老兵通过这位中间人进行思想的博弈。林灵负责照顾的老兵Lee是一个韩裔的比利时老兵,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患有“老年痴呆症”,正常的躯体面临着意识在不受控制地流失。与之相反,另一位被称为“眼睛”的老兵则身体损坏,思维强悍,是典型的“渐冻人”。在女军医与“眼睛”关系的逐步推进中,残酷的战争真相被渐渐揭示出来,这两位参与过战争的老人在战争结束后仍然没有停止心理上的厮杀和互相残害。中国小说取材独特,构思精巧,涉及精神层面的对抗与挑战。故事的叙述语调是平静的,却在讲述同样血腥的战争故事——关于精神的绞杀战。故事构思来自于作家更为深层的思考:“战争绝不仅仅是在广袤的幅员中攻城掠地,或是让机体在暴力机器作用下支离破碎,它更深刻地表现为对精神与信念的征服欲,并不惜祭出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因此,军事斗争越高科技,思想战就越是可恶得令人发指。”

  刘克中的《谁是我的敌人》关注的是军人的心理健康层面,写一个经历过国际化训练、赢得诸多殊荣的特种兵上尉患有心理障碍,长时间陷入梦魇,在心理疾控中心柯蓝博士的帮助下逐步摆脱阴影,重新投入岗位。作品大段的心理描写很是到位,文字极具渲染力。

  曾剑的短篇小说《将军的麻烦》通过讲述一个怪性情的瘸腿将军的一连串“轶事”表现军人的核心品性,诉说一位老军人对军营满腔的爱。小说视角独特,人物性格丰满。卢一萍的短篇小说《哈巴克大坂》是他系列小说中的一篇,小说以士官凌五斗为主人公,以世界屋脊为背景,建构起一方特定水土之上的军营生活。作品风格明快,故事好看。董夏青青的短篇小说《垄堆与长夜》,以新疆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兼具温情、搞笑又悲情的人物形象。刘志金是个灰蒙蒙的人物,平庸而不引人注意,但他的命运却带有某种宿命意味,搁置于荒凉苍茫的西北之中,读来令人慨叹。

  此外,值得关注的“新生代”作家还有西元。他是一个后劲十足的“爆发派”,此前写过不少理论批评作品,近几年潜心于中短篇小说写作,开始崭露头角。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却篇篇苦心经营,精致而考究。每一篇小说都尝试从一个新的维度切入,中篇小说《界碑》从不同人物的叙事视角出发,将西北戈壁滩的导弹工程从普通士兵延展到几个干部身上,艰苦的对蛮荒之地的开拓过程使得几个普通小人物的灵魂得到洗礼。

  党益民的散文《众人乃圣人》是一篇怀念母亲的祭文。文章满怀深情,作家一挥而就,以深情的笔触回顾了母亲的一生,以亲情和大爱感动读者,被多家网站争相转载,一时成为热点,反响不俗。

  “新生代”军旅作家近几年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势头,“私语化”的写作风格有所转变。在这个专号中,他们或立足现代化战争思维表现前沿战场,或赞颂部队新形势下的新气象,表现了作家们努力向核心价值观靠拢的努力与自觉,这种思路,或说尝试,无疑具有正面意义,值得提倡。

  但是,另一个严峻的创作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些被精心挑选和组构的小说作品,不少存在人物形象不够丰盈、内涵不够深入等问题,流于苍白的模式化写作。虽然有的小说并不缺乏军人情怀,也不缺好的切入角度,但问题是这种情怀或说情结还远未内化为作品的精髓。有的小说中人物塑造有趋同化、脸谱化的倾向,人物面孔模糊,对话风格类似;还有的小说又过于理想化,故事本身并不精致,却生硬地被拔高到一个精神高度上去,仿佛给一个小故事强行扣上了大帽子,显然也不能达到作家提升作品内涵的期许。

  总之,无论是“新生代”在集团冲锋之时显示出的力不从心,还是军旅长篇的数量匮乏,皆需追本溯源,从文学的源头之处寻找原因。“新生代”的中短篇小说和当下的军旅长篇小说所试图传递的主旋律思想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是军旅文学应该坚守的方向。但是对于文学而言,光有精神指引,没有文学核心是万万不能的。文学的叙述是要超越日常经验,翻越生活藩篱,落脚在另一种思维的开阔之处。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打磨文学语言的耐心,一味指望小说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当素材仅仅围绕作家的浅层研究,反而困囿于经验之内,或是建立起简单的对垒模式识真辨伪,不但支撑不起作品应有的格局,反而只能逼迫读者放弃阅读,失去阐释的兴趣。作品的主题精神惟有与文学价值同步,才能够真正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问题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现象本身也应引起作家们的足够重视。透过文学现象和数据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当下的军旅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光荣与梦想并没走远,但新的曙光也远未普照文坛。传承并未接续,断裂已然出现。作家需要不断提升文学修养,这是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课题,比如说,过不了语言关,就过不了小说关,文学的广度和深度更是无从谈起;其次是作家需要耐下心来沉潜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此乃亘古不变的真理。缺乏生命体验又无细致深入的研究,一味凭借主题优势编织的小说并不能遮蔽作品本身的苍白。此外,作家需要保持创作活力、求新求变,保持对外界的好奇心,就像前辈作家徐怀中和贺捷生那般,要兢兢业业的不懈努力与付出。文学不是传声筒,好的主题固然好,但好的主题之外没有深度的人性关怀和人性探索,没有多样的文学尝试和文学表达,这样的文学便只有主题没有文学了。

  虽然相比较军旅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更加边缘,但在本年度还有几本书值得一提。一是朱向前的《听松楼读书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其中既有研习毛泽东诗词等的万字长文,也有为徐怀中、喻林祥、徐贵祥等军旅文坛宿将新作所写的序跋,以及历年来对军旅文学的年终回顾。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系统梳理了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整体发展脉络,对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的现象与概念、来路与走向、创新与症结进行了学理性和个性化的命名与阐释,做出了富于创新性和建设性的分析与概括。此外,全军课题《新世纪军旅文学十年概观》的主体部分也已完成,其中绪论(朱向前、西元撰写)、短篇小说(徐艺嘉撰写)、中篇小说(廖建斌撰写)、长篇小说(傅逸尘撰写)、诗歌(洪芳、刘常撰写)、报告文学(张倩撰写)、理论批评(西元撰写)等多篇专论,已在业内引起关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