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了“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深刻领悟艺术的人民观——卢卡奇《审美特性》出版座谈会”,来自北京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审美特性》一书在研究方法和观点上的特色和启示,如何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及当下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开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审美特性》一书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卢卡奇后期的重要著作,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徐恒醇研究员翻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这是该书全译本在国内首次出版。徐恒醇认为《审美特性》是继黑格尔之后阐释性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与一般的美学研究不同,卢卡奇的美学研究不是从“美”或“美的本质”入手,而是从日常生活切入。由于艺术总是通过个体和个体命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所以现实主义精神的真谛则在于艺术的真实性只存在于作品整体性与生活整体性的关联之中。在徐恒醇看来,《审美特性》一书以哲学本体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从哲学层面对审美和文学艺术做了全方位的考察和阐释,具有历史体系的、辩证的、分析综合的特点。该书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学艺术的分析涉及了全部哲学范畴,对我国美学研究有许多启示,对文艺评论也能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
陆建德认为,卢卡奇是一个学术视野、理论建树都非常全面的思想家,其著作对科学界、知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审美特性》一书涉及的文艺与美学的许多问题,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热点问题。该书对“拜物教”的相关论述,对如何看待时下我国出现的一些“拜物”现象是有启发的。他希望会后大家能好好读读这本书。汝信认为,卢卡奇虽然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著作也未必都是成功的,但他是继列宁、普列汉诺夫之后,真正意义上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他对“异化”问题、现实主义等问题的研究是了不起的。在今天,我国学术界应该下功夫研究一下卢卡奇。王一川的发言重点探讨了艺术的反拜物化以及文化的物化问题,他认为当年卢卡奇在探讨艺术对资本主义拜物化的批判时,艺术自身是拥有这一功能的,然而,现在他更关注的是在《审美特性》出版已50年后的今天,哪些艺术还可以承担反拜物化的使命,艺术的反拜物化又是否还有其价值。曹卫东对卢卡奇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概括与梳理,他认为卢卡奇的思想是复杂而多变的,他的一生经历了由艺术到阶级再到审美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开始又都源于对过去的失望,是对以往问题的清算,而最终是向传统的一种回归。丁国旗认为,卢卡奇对机械反映论的批判、对艺术反拜物教的肯定,以及对于艺术解放功能的坚信,与他重视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中介”有关,“中介论”思想启示我们,只有回到日常生活的多维关系之中,回到个体和个体命运的生存之中,艺术才能既完成它的社会使命同时也能做到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关于卢卡奇研究的其他方面,张永清对学术文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更好地理解卢卡奇美学提出了建议,金惠敏梳理了在卢卡奇之后,对日常生活研究所形成的东欧学派、澳洲学派、伯明翰学派的情况,金永兵认为《审美特性》一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之处,熊元义对当下文艺界与学术界诸多的“异化”现象提出了批判,赵勇对当下现实主义已难以产生“对抗的空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范玉刚对如何避免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无灵魂”问题提出了建立文化保护区的解决方案。
大家还结合学习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认为文艺工作一定要坚持实践论的观点,相信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艺术使命。文艺工作者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投身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才会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也才能更有普遍性,更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