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歌”的相互激发
第九届天问诗歌艺术节在大理举行
3月14日至19日,第九届天问诗歌艺术节在云南大理举行。苍山下,洱海边,樱花灿烂开放,似乎在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诗人、艺术家。在几天时间里,“读诗库”诗丛首发式、诗歌民刊高峰论坛、诗人树才和雷平阳的诗歌讲座、奚志农“野性中国”摄影展、诗人艺术家合作演出话剧《茶馆》等活动相继举行。诗人吕德安、陈先发成为艺术节的幸运儿,获得了本届天问诗歌奖。
6场诗歌朗诵会贯穿整个艺术节的始终。歌手伴奏,诗人读诗,歌声如流水,承载着美妙诗句,弥漫在山水、人群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此次艺术节的音乐人,包括周云蓬、钟立风、欢庆、洪启等,都很喜欢诗歌。他们写的很多歌词富有诗意,有的甚至还写了许多诗。比如周云蓬,他出版过诗集,其作品《不会说话的爱情》曾获得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古代的竹枝词、海子的《九月》、张枣的《镜中》等古今中外的诗作,经过民谣歌手的谱曲和演唱,在参加艺术节的听众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我们写作,更多关注的是文字的意义,而音乐则能够将文字的声音激发出来。”诗歌批评家耿占春认为,文字的语义与概念、思想等理性的东西密切相关,而声音则与人的情绪、欲望等感性经验相连。写诗的时候,声音一般是不在场的,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叠字、反复等修辞来制造一种特有的声音,但它无法像音乐一样将经验的复杂性鲜活表达出来。
什么样的诗歌适合改编成歌曲呢?周云蓬说,古代诗歌讲究韵律,本来就是拿来唱的,自然就比较容易入乐。但是现代诗歌主要是用来阅读的,很难翻唱成歌曲。相对来说,抒情性强的诗作,因为本身具有音乐性,比较容易进入歌曲。但是,是否入乐,不应当成为评价一首诗好坏的标准。诗是诗,歌是歌,两者都是独立的,最好的诗谱成曲未必好听,而二三流的诗作变成歌曲可能反而受到欢迎。将诗谱成曲,要讲究机缘,没有必要刻意强调两者的混搭。
在将诗作改编为歌曲的过程中,钟立风主张不要随意改动诗作。他说,在谱曲之前,他会将自己喜欢的诗作记忆在心,使它完全融入自己的生命。诗歌有它自身的律动,这种律动会带给歌者一定的音乐感觉。因此,很多时候,要改编一首诗,他会酝酿很长时间,直到旋律自动跳出来再真正动手。对于诗作,他不会去改动一个字,但可能会反复吟唱其中的几句,“这是出于对诗人诗作的尊重”。
而欢庆的想法却与钟立风相反:“现代诗改为歌词,要想不改动诗作,那太难了。罗大佑那么会写歌,唱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也得改动诗作。”他说,诗歌讲究意境,歌词讲究声音,两者带给我们的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在改编的过程中,当然要倾听诗作本身具有的韵律,但是在作曲时,“我更看重的是诗作带给我的音乐感觉,而不是它原有的韵律”。因此,他写的歌,虽然依托于诗作,但更多强调的是音乐本身,有歌词时候只是抽取诗作的精华,而不必趋同。
将诗谱成曲,无疑有利于诗歌的传播。诗人张执浩说,有时候,仅仅是有音乐伴奏,诗歌朗诵就会更加吸引听众。他在武汉地铁举办诗歌朗诵会,也常常加入民谣、非洲鼓等音乐元素,这会让朗诵变得更加丰富一些。而将诗歌改编成歌曲,诗歌的传播就更广了。但是,一个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不必关注诗歌是否容易改编为歌曲。诗歌表达的是写作者个人内在的呼吸,这种隐秘的节奏很难转化为音乐。每种艺术都有它的独特性,我们要尊重它。
对于诗歌被谱成歌曲,很多诗人是非常欢迎的。打开微信,经常看到诗人转发改编自自己诗作的歌曲。但也有诗人认为,“诗”变成“歌”之后,由于旋律是主体,诗作不仅没有获得重视,反而丧失了本身的节奏。但是,在树才看来,“诗”进入“歌”,意象的美感和声音的力量同时发挥作用,对诗歌的传播是有好处的;而歌手也需要诗,有好的诗作作为歌词,会提升整首歌的品质。两种艺术的结合,必然有互相适应的过程。“诗”与“歌”应该是相互激发、相互促成,而不是相互损害。树才和洪启最近有一个计划:由树才选出一批优秀的当代诗作,洪启根据自己的经验,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谱成曲。洪启说,诗歌音乐与普通的疗伤情歌不一样,要注重内容,不能落入俗套,要做有意思的东西。
诗人泉子谈到,将诗谱成曲,只是诗歌与音乐结合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我们更加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诗人喜欢音乐,在自己的诗歌写作中,他注重诗作内在节奏的美感;或者一个音乐人,他喜欢诗甚至也写诗,让自己的歌词充满诗意。这样,“诗”与“歌”就在一种艺术形式里得到融合。在参加此次活动的人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诗人和艺术家。
由此,很多诗人谈到了“诗歌跨界”的话题。潘洗尘、骆家、金铃子等诗人谈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诗人,除了写诗,还进行书画创作,有的成为摄影家、导演。在诗歌的传播上,除了诗歌与音乐的融合,还有诗歌与电影、话剧、绘画等艺术的合作,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生态。诗歌与其他各门艺术,虽有外在形式的差别,但本质上都在追求诗意。在以后的诗歌活动中,应该让不同门类的艺术家融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