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这可以说是党中央所做的一项重要文化战略部署,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我们党面对复杂国内外局势在理论上的高瞻远瞩,我们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理解与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文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目前文艺界正掀起一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高潮。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既要有理论视野与历史的眼光,又要对当前文艺界的核心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我看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最核心的命题是——在新时代如何“为人民”写作。我们必须辩证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不同层面,并在其内在联系中把握其精神与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文艺的发展与繁荣。
“为人民”写作与市场经济
“为人民”写作,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在延安时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早提出了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一脉相承,又面对着一个新的语境,那就是市场经济的环境。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为人民写作,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没有面对过的新问题。如果说毛泽东的《讲话》是在抗战时期复杂的环境中提出了中国文艺的新方向,邓小平的《祝词》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之时吹响了文艺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则是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民族复兴之时提出的文艺发展的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地指出,“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这句话在文艺界广为流传,很是鼓舞人心。但是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思考便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是“不要做市场的奴隶”,而不是“不要市场”。应该承认,市场经济有其内在规律,文艺作为产品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也要在市场上流通,在这个意义上,通俗作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另一方面,文艺也具有精神性,具有表达与塑造人们情感与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现在的问题在于,市场的力量过于强大,市场经济的规则破坏了文艺界内部的生态,人们往往忽视了文艺的精神性,在这种境况下,“不要做市场的奴隶”的提出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但是,如何才能不做市场的奴隶?除了提倡提高作家艺术家的个人修为之外,我们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艺生态,构建一种超越于市场之上的文艺评价体系。而这样一种文艺评价体系,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建立起这样的评价体系,在市场的规则之外,我们才能对作家艺术家做出公正的评价。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不要做市场的奴隶”是相通的,是辩证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不是不要市场,而是要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具有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品格——去进入市场,而不是以“奴隶”的心态去迎合市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人民”写作与通俗文艺
在市场经济时代,通俗文艺往往更能吸引人们,但如果一切向钱看,那么通俗作品则会走向低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否定通俗,而只是批评了其低俗化的倾向。不可否认,在人们中间也存在低俗、欲望与单纯感官娱乐的需求,这也是低俗作品存在并受到欢迎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通俗、低俗作品的关系呢?
在我看来,低俗作品只是简单地迎合了人们的欲望与感官娱乐,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是要迎合,而是要转换与升华,既承认其存在,又将其导向一个更高的思想与艺术境界,从而在根本上代表人民的利益,表达人民的愿望。在这个意义上,低俗作品只是满足了人们低级的趣味与欲望,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则超越了这个层次,以更高的思想艺术水准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可以是通俗作品,也可以是更加高级、严肃的文艺。“普及与提高”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到的经典命题,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准大大提高,但这样的区分依然有效,通俗作品与严肃文艺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层次。另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普及”与“提高”、通俗作品与严肃文艺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人民”写作与主体性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个中心,他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但是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那么,对于文艺界来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为人民”与写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体现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这是一组辩证统一的关系,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体现在“写什么”和“怎么写”、“写得怎么样”等问题上,也正是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铭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断地精益求精,力争写出思想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但是在这些问题之外,写作与创作还面临着更具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写”、“为什么人写”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写作者迟早都会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是写作的内在动力,也决定着一个写作者可能达到的高度、深度与广度。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便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个写作者只有脚踏大地,与人民血脉相通,才有可能写出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为人民”写作与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并不矛盾的,是辩证统一的。
如果历史地看,“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崭新的提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对作家艺术家主体性与创造力的充分尊重,这也是我们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文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灵魂的工程师”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也是一种精神与艺术上的事业,这与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时代与人民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我们也应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界吹来了一股清风,也必将会带来一个文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