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的目光,健捷的身形,轻快的步履,敏锐的思维,连珠的话语……让人难以相信:面前这位从抗战烽烟中走来的李治亭将军,已是89岁了。仅容旋马的会客室中气象峥嵘:西壁高悬《雄风万里》猛虎图,赞誉老将军的横戈竖剑的正楷中堂两幅。左云:“中华好儿女,何惧风雪狂;一战惊天下,大败兽中王。”右曰:“八八米寿,四世同堂;辛勤耕耘,厚德载物。”北面博古架上,右侧整齐摆列着“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奖牌等,熠熠生辉。大家落座于淹没在书山报海之中的沙发后,老将军深情地说:“我今天能看到军队强大,国家安定,而想想当年的战友一个个从我身边倒下去,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只是一名老兵,没什么可讲的。如果确实需要我说些什么,有空可以看看那4本拙作。”就这样,预想中一场原应引人入胜的长谈被一次简单而动人的赠书仪式所取代。我收获了沉甸甸的4本书:《烽火人生》《血肉长城》《征战纪实》《心灵掠影》。
自2002年第一部作品《烽火人生》问世以来,190万字的4册书付印逾3万册,不久就馈送一空。老将军送到我手上的这4本书,也早已磨损泛黄,圈改连篇。
一桌好饭、半杯“干白”之后,老将军亲自送我出门。透过车子后窗,在坡路上,他那因担负厚重历史责任而微驼的身躯犹如一株倔强的苍松,傲然挺立于蓝天白云之下。刹那间,一股热浪油然涌上心头,模糊了我的双眸……
数日捧读,老将军之于我,由原本不足半天的拜晤,逐渐由陌生到亲近,由钦佩到信服,由敬爱到景仰,如面至尊。老将军亲历了一段伟大的党史、军史和民族史,也走过了一程不寻常的人生旅途,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鲜活的战争年代党史、军史和民族史。
2009年9月7日,老将军参加了“全军老干部工作暨‘三先’表彰电话会议”,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激动得潸然泪下。一名入伍69年、已是83岁的老兵依然坚守着一名入党66年的老党员的革命气节,不得不令我们这一代由衷地钦敬,不禁使我想起杜牧《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是啊,老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了“严霜骤雨”的考验。有一次,在“孟良崮战役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晚会”上,老将军一首深情的《沂蒙山小调》感动得大家“唰”地站起来,面向他敬了一个军礼……
李将军18岁担任特务连指导员,协同兄弟连队一举拔掉日军费县白马关据点,受到上级嘉奖。初任指挥员,首战告捷,随即调入鲁中军区《前卫报》社,开始了记者生涯,参加战时报道,采访了山东鲁中战区支前模范朱富胜、爱兵标兵陈双太和刘光荣、张胜怀、李干、曹世范等战斗英雄和英模人物,一篇篇浸染热血硝烟的战地新闻飞向四面八方,鼓舞着官兵团结奋起杀敌。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形象的原型,就是李将军18岁时所专访的沂南聋哑村妇明德英。由此,“沂蒙红嫂”成为全国“军民鱼水情”的代言人,成为拥军的模范。紧接着,《开封战役攻占古龙亭》《淮海战役突破碾庄圩》《进军江南突破长江天堑》《鏖战上海》等重大战役的宣传报道在其笔下完成并面世。
入朝作战期间,老将军任二十六军党委机关报《战旗报》主编,对广大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作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全程报道。在和平年代,李将军继承了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深入部队基层调查研究,对部队政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引起军区机关重视并在军区文件、刊物上宣传推广。1987年,老将军离职后开创了另一番绚丽的人生风景:为军内外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作报告30余次,受到军队、地方赞扬;先后创作如前所提的4部回忆录……被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表彰。戎装不改旧颜色,离而不休谱新篇,正如他在70岁生日时作的一首诗所说的:戎马征战未离鞍,硝烟剑影不觉寒。雨露风霜春秋度,斑白更惜韶华年。黄昏夕阳有佳景,新风雅意一片丹。今朝莫言落浮尘,伏枥老骥乐尧天。
《国语·晋语》云:“志,德义之府也。”志向,决定着一个人的器量、节操和抱负,是做事的原则,也是做人的标准。李将军在83岁时写到:我一定要做到“三个不忘记”,不忘记个人是在党的培养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不忘记战争年代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流血牺牲的革命志士;不忘记自己是一个老党员,要珍惜荣誉,永不褪色。可以想象,1940年10月,当一个14岁的孩子毅然消失在泪水流成河水的母亲的视线中,耳边时时回响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唤:“小三子!小三子!……”在这个孩子幼小心灵深处是积淀着怎样厚重的家国情怀啊:倭贼压境,生灵涂炭,救亡图存,匹夫操戈!正基于此,老将军无论职务如何变换,无论是青灯黄卷还是万马千军,也无论乌丝变银发、岁月荏苒,他始终感念党恩,牢记血与火熔铸的崇高友谊。抗战时期,李将军所在连队为了一双布鞋相互推让,官兵们即便打赤脚、起泡流血,也不肯自己穿。这种在艰苦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团结友爱的朴素情感和顽强奋斗的作风,一直留在他的心里。
古人谓:志不达者,智不达。反之,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能获得丰厚的人生智慧。纵观李将军的人生途程,是战斗的一生、创作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战乱纷扰的年代,4年的小学经历已让16岁的他被战友尊称为“先生”,后来他成为了文化教员,他并没有自满自得,而是更加谦虚好学,逢书便读,逢报便看,逢课便听,因为他深知“给人一瓢水,己必有一桶水”的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果然,几篇报道的成功发表,让他接到了赴鲁中军区《前卫报》任记者的调令,为他在日后成为一名军旅作家打下了基础。
“战争年代,使我懂得了人生真谛: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献身。”“每一位战士身上的每一处伤疤,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流的每一滴血,都是军旗底色。”“生命会消亡,金银会腐烂,而美德可长存……”老将军这一行行生发于心灵深处的文字,或直白或温婉,或平淡或壮阔……都饱含他真切的生命感受。可以想象,这一位报人,一位将军,曾经穿越多少枪林弹雨,跋涉多少洪流险峰,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历经多少冥思苦想,才能骊海探珠,获得如此精到而精彩的人生总结。老将军深有体会地说:“写人只两笔,但做人须一生。”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
夜阑灯青,抚卷思人,老将军清峻慈祥的面容昭昭如对,老将军平实深刻的训诫凿凿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