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周国平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三本散文集,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
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作者逃离了镁光灯的追逐,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由此作者笔下的文字也透露出安静的意蕴,让读者也随之处于一种超脱世俗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目录:
目 录
01/ 序
第 1 辑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002/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005/ 成功的真谛
007/ 好梦何必成真
009/ 小康胜大富
011/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014/ 丰富的安静
017/ 安静的位置
019/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为某报“书人档案”栏目写
021/ 精神拾荒三步曲
第 2 辑 灵魂的在场
024/ 智慧和信仰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
030/ 读圣经札记
037/ 灵魂的在场
041/ 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
——为《小王子》新译本写的序
045/ 最后的滋味是无奈
048/ 探险: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
053/ 上帝眼中无残疾
—— 在《上帝在哪里》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056/ 临终的尊严
—— 山崎章郎《最后的尊严》中译本序
061/ 神圣的交流
——《亲历死亡丛书》总序
064/ 平凡生命的绝唱
—— 《我们在天堂重逢》中文版序言
第 3 辑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068/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073/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077/ 欣赏另一半
080/ 爱使人富有
082/ 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084/ 可能性的魅力
086/ 亲密有间
089/ 婚姻如何能长久
091/ 恋家不需要理由
093/ 夫妻间的隐私
096/ 用什么报答母爱
099/ 沟通、隔膜和关爱
第 4 辑 精神寻找形式
104/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
107/ 在失语和言说之间
111/ 这里的景色无限
114/ 答《诗刊》杂志问
118/ 诗歌创新和诗人使命
——在一次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121/ 答上海美术出版社《创意》杂志问
123/ 外行的点评
127/ 纯粹艺术:精神寻找形式
135/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139/ 零度以下的辉煌
142/ 摇滚的真理
——《自由风格》序
147/ 灵魂似乎还活着
——读崔健的歌词
170/ 个性、传统与流行
175/ 唯有生命本身是体
——为张丽达CD专辑写
第 5 辑 中国人缺少什么
178/ 纪念所掩盖的
182/ 人类的敦煌
186/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189/ 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
193/ 中国人缺少什么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210/ 意识形态与精神生活
—— 对现代中国精神层面变化的回顾
第 6 辑 向教育争自由
220/ 向教育争自由
223/ 父母们的眼神
225/ 记录成长
——《孩子怎样长大》丛书总序
228/ 关于《成长》
231/ 发现的时代
242/ 从小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邓琳采访周国平
247/ 哲学系学生的素质教育
—— 《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点•哲学卷》序
250/ 休闲的时尚
253/ 个性、人性与榜样
256/ 辩论何为
260/ 医学与人文关怀
263/ 不再轻信
第 7 辑 灵魂只能独行
268/ 南极素描
277/ 孤岛断想
294/ 香格里拉纪行
第 8 辑 自序辑录
310/ 释“回家”
——《记住回家的路》小序
312/ 朝圣的心路
——《各自的朝圣路》序
315/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
——《周国平散文》自序
318/ 惭愧中的反省
——《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
321/ 我没有意识到我这是在写作
——《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
323/ 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
——《妞妞》新版自序
328/ 介于辞典和文摘之间
——《人生哲思语编》编选说明
第 9 辑 讲演辑录
330/ 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344/ 哲学与精神生活
360/ 人生的哲学难题
378/ 尼采的哲学贡献
393/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407/ 与中学生谈写作(提纲)
精彩内容节选(2000字左右):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成功的真谛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东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据我的体会,一个人即使相当超脱,某种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对于超脱不但无害反而有所助益。当你在广泛的范围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隶属的小环境里的遭遇了。众所周知,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而你因为你的成功便仿佛站在了天地比较开阔的高处,可以俯视从而以此方式摆脱这类渺小的斗争。
但是,这样的俯视毕竟还是站得比较低的,只不过是恃大利而弃小利罢了,仍未脱利益的计算。真正站得高的人应该能够站到世间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视成功本身。一个人能否做出被社会承认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起作用的还有环境和机遇等外部因素,有时候这些外部因素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单凭这一点,就有理由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曾经在边远省份的一个小县生活了将近十年,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我不相信。当然,我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所谓成就和名声,但只要我精神上足够富有,我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收获自己的果实。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推荐语:
周国平经典散文2013年最新版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