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京迷上车:从橙色中央线出发》是新井一二三的“一个人的东京漫步地图”。也许,你已经来过东京一次,跟着旅行团走了台场、浅草、迪士尼乐园;也许,你已经来过东京很多次,自己逛银座、六本木、神田神保町;也许,你还没来过东京……无论如何,你不可能知道东京的全貌;因为这座城市实在很大。在新井的地图上,有条橙色的横线,乃JR中央线铁轨。中央线的起点是东京,以横倒的S字形穿越市区,由新宿一直往西到高尾。保留着波西米亚文化气息的中央线,从江户时代开始就吸引了各时代的文化人。川端康成在古老的东京STATION HOTEL写下《女身》,摇滚人的烧鸟店“戎”是东京男人最爱的安息所,御茶之水车站的乐器街与神保町旧书店街,荻洼站北口的公共浴池“汤托邦”,新宿东口中村屋的文化沙龙,日本漫画家最集中的吉祥寺……欢迎你来中央线文化圈!
作者/译者简介: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写土生土长的东京家乡,写一切可爱的日本人。
她用母语日文创作,写对中文着迷,好像谈恋爱。
写和中文生活的魅力无穷。
她开始中文教学,要把对中文的热情,继续发扬起来。
她和先生都是专职创作者,一人写鬼怪小说,一人写散文。
重要评荐:
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不少,但能说能写,而且写得好的,只有罕见的新井一二三。
蔡澜
文如其名,新井的文风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富有日本文学的韵味,又有中文的美感。新井笔下看似清浅,但背后关注的却是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思考。行文却以私人记忆为主,过滤后的情感不愠不火,被人誉为“有智识和情感上的诚实”,是我们观察当代日本,乃至这个时代的文字参照。
目录:
序 我为你画的东京地图
起站: 东京
橙色列车开进来……
第二站: 神田
先来填饱肚子吧!
第三站: 御茶之水
身在异国之境
第四站: 水道桥/饭田桥
东京的威尼斯
第五站: 四谷
从地下进入王室殿堂
第六站: 信浓町/千駄谷
运动场上的青春
第七站: 新宿
回到八○年代
第八站: 中野
文化新大陆
第九站: 高圆寺
文学舞台上的青春与梦
第十站: 阿佐谷
飞越时空到北京
第十一站: 荻洼
品尝老东京
第十二站: 西荻洼
用摇滚来烧烤
第十三站: 吉祥寺
东京梦
第十四站: 三鹰
走访文人散步道
第十五站: 武藏境……
向西前进
第十六站: 西国分寺/国分寺
月台上的传统风味
第十七站: 国立
在富士山脚下
第十八站: 立川
静止在一八八九年
第十九站: 日野/八王子
这里不是东京
终站: 高尾
序
我为你画的东京地图
新井一二三
有一本书,我想为你写,是关于东京的。
也许,你已经来过东京一次。跟着旅行团走了台场、浅草、迪斯尼乐园。
也许,你已经来过东京很多次。自己逛了银座、六本木、神田神保町。
也许,你还没有来过东京。
无论如何,你不可能知道东京的全貌;因为这座城市实在很大。
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亲身经验过的东京大概也只有几分之一而已。除了家住的地方,学校、公司的所在地,几个大家常去的闹区,如新宿、涩谷、原宿以外,对这一大块土地,恐怕相当陌生。
比如说,我,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东京人,前后做了三十年的东京市民。可是,连第一次来观光的外国游客都去的地方,像台场、迪斯尼乐园,我却一次也没去过。
“你的兴趣很偏激吧?”我听到了你说。
确实有所偏激。
不过,你问问常去台场、迪斯尼乐园的东京青年到过神田神保町没有。我估计,人家十之八九会瞪着眼睛反问道:“请问,那是甚么地方?”
迷宫都市
建筑史家阵内秀信说,东京是“迷宫”。我觉得这比喻满恰当。
东京的马路,没有一条是直线走的,反而像蜘蛛网那样,蜿蜒却互相连接,让人容易失去方向感。
例如,离御茶之水车站不远,被老一辈文人喜爱的山之上饭店后面,有地下葡萄酒吧门口的地方,隔着坡道是锦华公园,从中间走下来,应该到骏河台下十字路口,往右拐就是神田神保町书店街了。可是,我每次在那里,都忽然迷起路来,神秘地忘记何从何去,不敢相信自己至少来过一百次。原因很简单:斜坡上去,转进另一条斜坡走下来,再拐弯到斜行路,简直蒙眼转了几次身子一样,正常人也不可能保持方向感的。
好不容易走到了骏河台下,沿着靖国通,往西走一段应是书店街,往东走则该有滑雪板店街。然而,站在十字路口,两边都望不到的,因为这条马路的形状好比是从洞穴里蜿蜒出来的长虫一样……
不管是长期居民、新来者还是外地人,随便上街走东京小路,很容易迷失的。连出租车司机都会。尤其在住宅区单行道特别多,拐来拐去,每次回到同一个地点,总出不去“迷宫”是多么恐怖的经验!
黑箱般的地铁网
巨大“迷宫”的居民一辈子不知东南西北。从城中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大脑也不一定认识到相对方向。
在一个地方下楼梯搭地铁,到另一个地方下车出来,中间都在地下隧道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往东,往南,往西,还是往北走了。
东京地铁网越来越发达,越复杂,越混乱。有些车站作几条线的交叉点,本来是为了乘客换车方便;然而,实际上,月台和月台之间往往非常远,走了十分钟都到不了。这么一来,令人怀疑是否坐车过去快些,但该坐甚么车去呢?我现在究竟在哪里?
这样的地铁简直跟“黑箱”一般;人们只知道起点和终点,犹如化学实验的起因和后果,关于过程却完全是“?”。
到了目的地站后,看着门牌找地方几乎不可能。这里没有“××街××号”那样简单易懂的地址,而永远是“××区××町×丁目×番地×号”。如果光凭地址看地图,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你保证会赢得本地人的赞扬。
所以,在东京,不仅是出租车司机,连邮差都常常迷路。怪不得,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一上市就普及得异常快。
个人化地图
巨大“迷宫”的居民,在脑海里,都有张个人化的地图。
比如说,住在目黑、在涩谷上班、晚上约朋友去六本木玩、周末回世田谷父母家去的女职员。她脑海中的东京地图,大概只包含市区西南部的一块而已,大约才三十平方公里。对她来说,东京北部的板桥区、足立区等,几乎不存在一般,简直跟北海道、冲绳一样遥远,一辈子没有机会去都说不定。
总面积达二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大都会,实际上是无数张个人地图拼接、重迭而成的。
所以,你来东京,即使是四天三夜,也最好有一张地图。
很多朋友从外地、外国来这里。我总觉得,只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很想带他们在我的个人地图上走走。可是,我现在明白,时间和资源永远不够,乃宇宙定理。于是想到写这一本书,给你当参考。
随身携带两种地图
大“迷宫”的居民认识方向,不可能凭蜘蛛网般的马路。反正,市区公路常常堵塞,自己开车或叫出租车总不如搭电车、地铁方便。于是在东京,最常见的公共地图为两种铁路图。
第一种是地铁路线图,所包含的范围基本上跟市区界限(东京二十三区)一致;用十三种颜色标志着十三条地铁的路线。丸之内线涂成红色,东西线涂成粉蓝色,银座线涂成黄色,日比谷线则涂成灰色……;这些颜色长期固定,对东京居民特别熟悉。
这张地图看起来很像电路,乃人们在大都会这个精密机器内部移动时候,必须理解的一套密码。除非你经训练能够在脑袋里,自动连接特定的颜色和相应的路线,否则看着图也很难迅速找到要去的地方,因为车站特别多。
第二种则是地面上设的 各线以及各家私铁的路线图。东京人认识方向时候用的就是这一种。毕竟,在看不到天空的地下隧道里,不可能知道东南西北,除非你母亲是鼹鼠。天上有了太阳,能看到外景,就好说话多了。
你在东京单独上街,最好随身带有这两张交通图。
小狗型都市
现在,概说一下东京地理。
东京是一千二百万人生活的大都会。跟其他国家的首都比起来看,比北京、纽约、伦敦都多出六成以上。
总面积达二千二百平方公里;东西大约有九十公里长,南北则有四十公里宽。本地小朋友学故乡地理时,老师告诉他们说,东京的地形是“头在西边,尾巴在东边的小狗型”。
市区占小狗的下半身,以皇居(原江户城堡)为中心,一共分为二十三个“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涩谷区、新宿区……),大约八百万人居住。小狗躯干部则为郊区,分成二十六个“市”,人口日益增加中。它头部主要是山林;这儿和南方海面上分布属于东京都的五个“町”和八个“村”。
不同特色,不同文化
前边提到的第二种交通图,除了“区”部以外,还包括西郊“市”部(用旧地名,亦称为多摩地区),以及东邻千叶县、北邻埼玉县、西南邻神奈川县。
日本首都圈,往往简称为“一都三县”,指的就是东京都以及三个邻近县,总人口达三千万。看第二种交通图,就容易理解:从整个首都圈,人们每天搭各条铁路往中心区——全国政治经济的心脏部——上班、上学。他们白天的活动主要靠第一种交通图上的地铁网。到了晚上,大家又坐四通八达的铁路回周边地区去。
虽说一样是首都圈,但每条铁路沿线都有不同的居民文化;除了各地独特的历史外,另一个原因是各私铁公司开发了沿线的郊外住宅区,公司老板当初的想法至今反映在各住宅区的风格上。
比如说,由涩谷向西南通往横滨的东急东横线、田园都市线沿线,充满着明朗、洋气的中产阶级气氛;因为横滨是早年的开放港口,好比是日本的上海,外国事物进来得比东京早。至今东急沿线保持着“摩登”的印象,常作流行连续剧的背景。
再北边一点,由新宿通往箱根温泉区的小田急线,则有高尚华丽的教育气氛,因为沿线有成城学园等标榜自由主义的私立学校。同样由新宿往西的京王线,虽然也有教育气氛,但是比较而言刚健质朴。
西武新宿、池袋两条线的形象则低调得多。除了西武狮子队棒球场和游乐园以外,沿线没甚么特点,主要为学生、单身上班族提供廉价住宿。
至于由池袋往西北的东武东上线,以及由浅草往日光的东武伊势崎线,在其他地区的东京人看来,是农村人来首都时候利用的铁路。沿线风气保守加上土气,地价、房价也相当便宜。最近,一部分东武列车开始经过地铁网络开进东急线轨道上去,由于双方的沿线文化非常不同,两边居民都感到非常别扭。
这里提到的东急、小田急、京王、西武、东武各公司,除了办铁路、开发住宅区以外,也都经营百货公司和超市。沿线居民每天在站前超市买东西,周末坐电车到总站逛大楼内百货公司。
各沿线居民平常利用的商店不同,结果打扮出来的风格也不一样,因而进一步加强各线生活文化之间的区别。
日本第二城市大阪也有同样情况。阪神、阪急、近铁、南海等各私铁沿线地区的气氛都非常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生于中央线,长于中央线
我的个人地图上,有橙色的横线条,乃jr中央线轨道。我的东京是沿着这条铁路细长分布的。
中央线的起点是东京站,以横倒 字形穿过市区后,由新宿一直往西到高尾,乃总共有三十二个站的通勤路线。全长达五十三点一公里,其中二十四公里(中野—立川)是用尺画的一条直线;在全日本是仅次于北海道室兰本线,第二长的直线铁路。
日本有首儿童歌曲叫《铁路永远延续》。中央线的轨道也并不是到了高尾就结束的,反而是经过甲府、松元等地,一直延续到名古屋去。不过,东京人所谓的中央线,只包含橙色“快速”疾驰的五十三点一公里而已;至于长途列车走的部分,则称为“中央本线”。
是以前的日本国有铁道( ),一九八七年私营化以后才叫作 。不过,中央线最初也是私铁公司甲武铁道,一八八九年在新宿—立川间设的路线,直到一九○六年才被国有化的。
也许跟早期历史有关,中央线至今有与众不同的风格。比如说,出版、影视界很多公司、工作室都选择设在这里。江户时代的官方学问中心地(御茶之水),明治以后继续吸引了各时代的文化人,二十世纪后半曾作对抗文化的首都,至今保留着波西米亚文化气息。
我偶然在沿线出生长大,直到今天还住在沿线。每次搭橙色列车往中心区,都从车窗看到三十年前毕业的小学。老公从大阪来了东京,做了沿线居民以后,沿着铁路搬来搬去,二十多年没有离开过这条线。
中央线只不过是全东京的几分之一,我都不敢说有代表性。然而,谁也不能否定中央沿线是个挺有个性的小区,长期居民形成了一种文化族群。
我想在这本书里给你介绍的,就是中央沿线的历史、文化、生活。
很对不起,时间和资源不允许我带着你慢慢走。不过,看了这本书,只要买一张车票,你都应该能够发现你自己的中央线,个人化的东京。
好吧,我们现在就开始!
书摘
第二站: 先来填饱肚子吧!
○ 吃饱喝足的美食极道: 荞麦面、咖啡、炸馒头、鸡肉锄烧、火锅。
○ 悠闲散步去: 万世桥、靖国通。
老东京口味
橙色中央线快速一离开东京站,两边就看到机关公司的灰色大楼。
我喜欢左边窗外,红字标志的东京国际邮政局。每次看到都一定想起,好多好多年以前,这世界还没有网络以前,为了跟全球旅行中的朋友联络,寄航空信到各国首都的国际邮政局去,c\o Postmaster。
细长而周围有蓝红斜条,印着PAR AVION的航空信封,好久没看见了。当年,它显得多么好看,比普通信封高人好几等似的。
一过首都高速公路都心环状线,窗外景色马上变化。密密麻麻数不清的中层大厦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牌: 餐厅、酒吧、小钢珠店、便利店、高利贷、英文学校……
已经到了皇居美观地区外。这儿是小职员上班的地方。
很快,列车将停在第一个站神田了。
东京—神田之间的距离,才一公里多而已。但是,两个站附近的气氛,可以说正相反。
跟官派丸之内不同,神田自从江户时代一贯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锻冶(铁匠)町、乘物町、绀屋(染蓝坊)町等,车站附近的地名显示这里曾经有各行匠人的工作间。
你若对老东京口味感兴趣,请一定在这里下车,因为有“神田食味新道”,乃特级老字号食肆集中的地区。
“横纲”级老饕
由神田火车站北口出来,往前(西北)走三百米,经过须田町一丁目红绿灯后,继续往前走一段,左边的三角地,就是神田食味新道了。
松屋(Matusya): 神田须田町一丁目十三番地。
沿着大马路靖国通往左(神保町方向)走几步,有十九世纪中明治初年创业、现由第三代老板经营的荞麦面店“松屋”。这儿是已故历史小说家池波正太郎曾常光顾的地方。
池波是日本文坛上特有名气的美食家,能够跟谷崎润一郎相比的“横纲”级老饕。他非常喜欢神田须田町、淡路町一带(旧地名为连雀町),因为这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遭到空袭,至今保留着好几家老字号食肆,在东京市区算是奇迹般的例外。古老的木造房子充满魅力,所供应的饭菜又特别正宗,让现代人品尝到十九世纪东京的口味。
一九二三年在东京浅草出生的池波,小学一毕业就在日本桥茅场町的股票行当了徒弟,十几岁开始跟伙伴一起来连雀町享口福。他当年常光顾,并留下了不少人生插曲的馆子,大多仍然在经营中。
旧地名连雀町,取自“连雀”,即藤制背包,乃古时商人为运输商品而用的。显而易见,今天的神田食味新道两百年前是藤匠集中的地方。
连雀町这地名,今天在东京西郊三鹰市也有。一九二三年关东大地震发生时,房屋塌下来非得往郊区搬走的老居民,出于怀念,将新住所命名为连雀町。可见,他们对故乡神田的感情多么深。
老字号荞麦面店: 东京人的点心
池波曾在一本书里写过:“著名食肆附近一定躲藏着一家好店。”他爱光顾的松屋就是好店的例子。至于著名食肆,则不外是北边两条街上的神田薮荞麦了。
跟普通民房般的松屋不同,“薮荞麦”是有围墙、有大门、有庭院的大铺子。每天正午,好多辆黑色高级轿车送主人来用餐。
着实壮丽,但是,千万不用给吓坏。毕竟,这儿是自从江户时代老百姓居住的神田,而且荞麦面是江户——东京人的点心。也许有人嫌吃不饱,但价钱却贵不到哪里去。
说实在,若你在东京只吃一次荞麦面的话,薮荞麦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吃到美味,又能享受到江户文化的精粹。薮荞麦的牌子,你在日本各地都看得到。然而,总字号只有东京几家而已,其中“神田薮”又是最有名的一家。
单独旅客也不用怕,因为荞麦面店是日本人要独自吃饭时的首选。顾客中单独客人并不少。而且这里有英文菜单,跟日文的对照看,应该不难自己叫菜的。
日本荞麦面店是大白天都可以喝酒的地方。尤其坐在环境这么好的馆子里,不喝太可惜了。不妨先叫一樽清酒(七百三十五日元。有一百八十毫升,带小碟酱菜当下酒菜)。慢慢喝着看庭院风景,感觉定会蛮好。
这家店的老板娘,跪坐在收款处,传达客人点过的菜给厨房听时,用歌舞伎演员说台词般的特殊发声。众伙计送客人同时喊出“谢谢光临”也颇像在演古典群像戏。看起来真有趣。
至于主食,还是非得吃招牌“蒸笼荞麦面(Seirou soba)”,乃冷面蘸佐料吃的。一份六百三十日元。有些人叫两三份。反正,吃多少也吃不饱。但是,那爽快的口感,吃过了一次,保证一辈子也忘不了。
风流甜品店
不知怎地,白天饮酒容易喝醉。由薮荞麦出来,能休息一会儿的地方,有两个选择。
要想喝咖啡的话,对面就有“肖邦”,彩色玻璃好浪漫,整天提供浓郁咖啡。要走和风路线,则可以去南边一条街上的“竹村”。
竹村卖的都是日式甜点,其中炸馒头(四百三十日元)为池波正太郎推荐的佳品。
在他写的通俗历史小说里,这样的甜品店不是女人小孩去的地方,而是好色男人带红颜知己去休息的风流场所。犹如在一些国家“理发院”是风化店的别名,在旧时江户,“红豆汤铺”拥有钟点房的功能。
不过,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今天光临竹村的,很多是正经的中年池波书迷;当年的暧昧风气早就没有了。
神田食味新道另外有鸡肉锄烧店“牡丹”、鱼火锅店“伊势源”等专卖老东京风味的馆子。
还有,十九世纪末创业的西式点心店“近江屋洋果子店”,以文豪夏目漱石都曾吃过的“搔扬(kakiage)”即炸肉饼闻名于世的和式西餐店“松荣亭”等,均是可爱老铺子。
你来这里,不用事先打电话订位,不如在小巷里,随便走走看看,慢慢决定先去哪里,然后要到哪里。
肖邦(Shopan): 神田须田町一丁目十九番地。
神田食味新道简直就是老东京风味的主题公园。强在它不是后人特地设计的,而是历史自然留下来的。
喜欢美味和怀旧气氛的人,绝不能错过了!
现在,你走回神田站继续坐中央线?还是渡过万世桥,往秋叶原计算机OTAKU城去(五分钟)?或者由松屋一直沿着靖国通,经过滑雪板店街,往神保町书店街去(大约十五分钟)?
你的东京散步,已开始上个人轨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