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绿皮车站》

《绿皮车站》

//m.zimplifyit.com 2015年08月03日10:31 作者:齐栋(巴伐利亚酒神)
作者:齐栋(巴伐利亚酒神)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7
书号:9787539982311
定价:39.90元

  【内容简介】

  献给工业时代的民谣,取景蒸汽朋克的诗意。

  本书是铁路文化迷恋者齐栋又一力作,对八达岭下的青龙桥站、嘉峪关旁边的镜铁山站、森林深处的兴隆镇站……几十个各具风格的、已经被弃用或已经被很少使用,却在运输史上做过贡献的火车站进行走访、挖掘,对这些火车站的历史人文、周边景点进行了介绍。

  书中精美的风景照片均为作者亲手拍摄,且用胶片拍摄,照片颇具质感,令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国内铁道文化开山之作。

  三年寻觅,数万公里行走,三十四个铁路小站,从绥芬河到龙骨甸,从青龙桥到镜铁山,记录少为人知的美。

  【作者简介】

  齐栋,男,江湖花名“巴伐利亚酒神”。热爱旅行、摄影、书籍、电影、摇滚乐。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一个诗意栖居的自由行走者。深度迷恋铁路文化。已出版《老火车的时光漫游——35段经典绿皮火车之旅》《天堂不过黔东南》。

  【目录】

  华北

  青龙桥站—中国铁路之魂|001

  静海站—日耳曼血统在中国的延续|011

  许昌小火车站—记忆中开往春天的小火车|023

  东北

  朝阳川 - 开山屯—朝开铁路的美丽与哀愁|029

  仙人桥 - 黄泥崴子—我所热衷的铁道旅行|039

  集安站—鸭绿江畔的灵境|053

  临江站—“全国最冷清”的火车站?|063

  绥芬河站—俄式情怀下的那颗非理性的心|071

  兴隆镇森铁站—森林铁道王国的最后一根苗|087

  旅顺站—沉静如海|101

  阿尔山站—中国最美的火车站|111

  华东

  南京六合矿山公园站—窄轨小铁道的春天|129

  龙华车站—风雨中的故人|141

  华南

  徐闻-海安南—铁轨的尽头,海的入口|155

  石碌-八所—告别昨日血泪,守望碧海蓝天|167

  黔城站—搭免费的绿皮火车|177

  八斗站—看得见风景的车站|187

  西南

  柏林站—搭火车去柏林|199

  茅草坪站—彩虹女神的守望者|211

  水晶坡站—用脚步丈量百年老铁路|223

  碧色寨站—北回归线|235

  龙骨甸站—南成昆的醉美时刻|241

  关村坝站—光明与黑暗之间|253

  草坝站—嘉阳之外的窄轨天堂|265

  西北

  青石崖站—穿越秦岭之巅|271

  凤县站—相约十几年前的自己|281

  零口车站—温故1934|291

  白银临时火车站—白银之国“蒸上游”|299

  镜铁山站—冰山脚下的“秘境驿”|307

  乌兰站—从上海到乌兰的火车之旅|313

  【精彩选摘】

  青龙桥站

  中国铁路之魂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正处在一个急速变化与岿然不动的夹缝之中。从车站旁竖起的一块警示牌便可窥得端倪,上面用鲜红的 字迹提醒参观游客:青龙桥站为铁路运输生产场所,并非旅游景点,若进入站内请注意安全。一种略显含混、欲拒还迎的态度,还原出曾经在中国铁路历程中扮演过 重要角色的青龙桥站,如今必须要接受一个新的定位和转变。但可以确定它的未来仍旧光明,成为一座吸引四方宾客前来参观膜拜的铁道文物车站及博物馆,似乎并 不久远。

  这毕竟是一座在每个中国孩子脑海里打上深刻印记的火车站。小学课本里《詹天佑》一文,如今依然在这群玩着手机APP长大的“零零后”的教材中清 晰可辨。就算他们记不住这座青龙桥站,也总能牢牢锁住“人字形”铁路和詹天佑的名字。这么些年以来,多少文豪的作品已经被剔除出了小学教材,而“詹天佑” 却始终屹立不倒。就像耸立在青龙桥车站里的这尊高大的铜像,他的表情坚毅,目光如炬,守望着脚下这座曾繁华似锦也曾萧瑟沉寂的百年老站,也守望着中国铁路 人一百多年来的所有梦想与希冀。

  如今的青龙桥站,经过了百年厚重的历史沧桑变化与浮沉,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过去的所有波澜壮阔,一切都已随风而逝,只剩下一种淡然的情怀 与博大的胸襟。不会再有昨日几千名游客,呼啦一下坐火车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八达岭长城的雄伟盛况。也不会再有每天几十对列车,在这里调转车头,给古老的人 字铁路上留下机械摩擦的喧闹。自从技术含量更新的丰沙铁路修筑完成后,逐渐取代了老京张铁路承载的所有重要的客货运任务,青龙桥站便日趋冷落下来。现在, 它已不再办理旅客乘降,但仍全力以赴,发挥着最后余热。由北京北来往于延庆之间的“S”系列城际列车,依旧会选择在青龙桥站完成停车一分钟的技术任务。

  好在,人民不会忘记这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火车小站。在今天复古风潮的席卷下,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起他们祖辈们或许并不珍惜的宝贵古建筑。以 寻古探幽为目标的人文旅行方式在很多人心中被大肆追捧,不少人也都开始培养或已经具备保护古建筑的意识。从这个角度上讲,青龙桥火车站既是一座“文物型” 车站,可以从近代建筑的角度予以保护和参观旅游,同时它又具备另一层意义上的“卖点”:它属于一座不折不扣的“工业遗址”。就像很多废弃的矿山、钢铁厂被 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或创意产业园区那般,一些废弃的与铁道有关的周边物体,也更适合被开发成“铁路公园”,并符合工业遗址的种种特质。这不仅仅从旅游业的 角度上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以极大的带动并推广中国刚刚起步的“铁道文化”产业。

  小站青龙桥,也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个好的兆头是,来这里游玩的人日益增多。他们的面孔遍布人群之中的任意一个角落,有七十多岁的老奶 奶,也有五六岁的孩子,而不是先前或许只有铁道迷才会有兴趣光顾。当然,他们也并非特意“慕名而来”,至少大部分人,往往还是选择游玩八达岭长城结束后, 再把这座小站作为一道“餐后甜点”而吃下。而每当城际列车开来之时,青龙桥的站长便成为最“紧张”的一个人。他会再三瞭望四周,确定此时已没有行人停留在 铁道上。这也是之前那块警示牌希望所起到的作用:在这座车站仍在投入使用的每一分每一秒内,所有的游客都必须遵循一个最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安全第一,毕竟 生命只有一次。

  一个秋天晴朗的早晨,我开始探寻这座在旅行欲望清单上留存已久的青龙桥站。从八达岭公交站下车,往回走大概1.5公里,一座古老的京张铁路涵洞 便出现在眼前,心情也在这个时候不可自控地荡漾起来。继续朝前走,沿途所有与铁道相关的景致,都配有清晰的文字标牌予以说明。这让整个寻找小站的过程,写 满了轻松和畅快。感谢制作这些提示牌的工作人员,让每一个游客既体会到了讲解员如影随形的感觉,又不至于迷失了方向。不多时,青龙桥站的月台便绵延至脚 下。抬头望去,堪称艺术品的站房就矗立在不远的前方。如今,我真的站在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圣地之上。

  铁道的另一端,拿着旗子的站长保持立正姿态,巍然不动,稳若泰山。他的眼光一直在注视着我,这也让我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果不其然,很快一列延 庆-北京北的列车便驶进了站台。老规矩,虽然不会有旅客上下车,但一分钟后这趟列车将更换方向,驶离车站。走到对面,和刚才那位站长又一次目光接触,我朝 他微笑,他也很客气地朝我点了下头。没有多余的言语接触,一切发生顺其自然,悄无声息。秋天的阳光肆无忌惮地挥洒在小站的月台上,是那样的暖人心魄。

  小站里有一对“男女情侣”,拿着单反相机在不断拍照。直到走上前去,我才发现自己又一次“眼拙”。虽然其中之一有些男孩子气,但也是两个不折不 扣的女孩子。她们不是铁道迷,却也是对这座车站持有敬意,并特意前来游玩。在这一刻,青龙桥站写满了美好。即便我们三个人也只是默默地站在候车室前,保持 长时间的发呆抑或放空状态。

  车站的建筑毫无疑问在当时既时髦又洋气。用现在流行的话语叫做,“混搭”。站房总体上偏中式,但门窗的设计却是不折不扣的“西式血统”。可以想 象在那个遥远的20世纪初,当青龙桥站和京张铁路一并投入使用时,是何等振奋人心,扬眉吐气。而让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远离屈辱,赢得尊重的那个人,此刻就安 静地站在小“站”月台上。

  没错,他就是这座车站的守望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公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精神气概和灵魂却永世长存,想必这也是这座始终矗立的 詹天佑铜像赋予我们的意义。詹天佑之于中国铁路的重大作用,不仅仅在于他用自己的智慧修筑了一条条在列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铁路,更在于他给处在一个黑 暗混沌年代下举目无措的整整一代中国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极大程度上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强不息的勇气。也让那一代的中国人,在黑暗中看到了些许 希望的火种。并且有更多的人,为了让整个中华民族富强兴盛,开始摸索一条又一条救世之路。

  说到这里,突然联想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之中,曾指出一名领导者在意外事件中必须具备的两种特性:一是在茫茫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 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把这两点用在一个与战争毫不相关的铁路工程师身上,却也天衣无缝,万般贴切。而1919年4月,当劳瘁成 疾的詹公在病危之际,望着中华大地上那个未竟的“铁路强国”梦,留下了一段让人无限感伤的话语: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路,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莫大幸事了。”

  今天,每一个来到青龙桥站的人,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都会在詹公天佑的铜像前或默默致敬,或肃然致哀,或竖起拇指,或点头称赞。一代铁路之父长 逝之后,也永远地安葬在了这座带给他无限荣耀的青龙桥站附近。这座车站因此被笼罩上了一层不朽的光环,相信詹公的灵魂也在世世代代保佑着这条神圣的京张铁 路、这座美丽的小站。

  小站陈列着很多老旧的铁路古董。比如人工道岔、当时的线路标志等。值得一提的是用“苏州码子”计数的线路标志,彰显出当时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 这种数字乍一看有些像北欧的“如尼文”,也让当时莫名其妙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明觉厉”的体验。在阿拉伯数字全面取代中国人计数习惯的20世 纪之前,“苏州码子”也曾作为主流的计数方式,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京张铁路的所有线路标志,包括线路里程标和线路坡度标等,均使用了“苏州码子”计数。或 许这也是为了强调这条铁路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制造”吧!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来自于青龙桥的“老站牌”。自右向左读起的四个繁体字“青龙桥站”并无多少特别之处,让人感觉到稀奇的是下面的一行字 母,让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无法分辨究竟是英文还是拼音。实际上,这些字母是当仁不让的拼音,只不过使用的是流行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威妥玛式拼音法。而与之 相对的一块崭新的青龙桥站牌,就是简体中文加汉语拼音的组合方式了。这一老一新,相互辉映,呈现着这座小站在古老和现代夹缝中的多元特色与发展空间。一如 迎面驶来那趟长长的“和谐长城号”动车组NDJ3列车,就在它的头顶不远处,古老的八达岭长城如巨龙一般,盘踞在巍峨的悬崖峭壁之上。这也只是这个快速发 展的国度里,屡见不鲜的无数幅画面之一而已。

  铁道旅行小贴士

  青龙桥站: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始建于1905年,目前为四等站。青龙桥站旁即著名的人字形铁路,站台上矗立着一尊“铁路国父”詹天佑的雕像。

  交通:

  从北京德胜门乘坐公交919路,到八达岭下车。

  周边景点:

  (1)八达岭长城景区,这个应该不需要介绍了。青龙桥车站附近也有水关长城和居庸关长城景区,都可前往游玩。

  注意事项:

  (1)青龙桥站虽开放了游客参观,但它并不是一座废弃车站,平时仍有火车来往于此(不办理上下客)。若去车站参观游玩,请务必注意人身安全,尤其在穿越铁道之时!

  (2)如果有兴致,可以试着爬一下车站对面的“野长城”。在最高点以一种“居高临下”姿态俯瞰青龙桥站,赏心悦目。但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一 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尤其是那座老长城,简直就像天梯一般,而且如果多人攀爬,时刻会有落石之类的突然袭击。宁可不爬,也不要贪图一时的爽快,不然天梯真成 了“通向天国的阶梯了”。

  【书评】

  铁道小站的另一种表情

  作者:胡泊

  美国的铁道迷们会羡慕中国如此繁密的铁道网络,串起的一座座铁道小站有着陌生疏离的美感,它们绽放在生活之外,吸引着庸碌的人们踮脚眺望。轰隆 隆的发动机声音、冰冷蜿蜒的铁轨、长长的日夜不停前行的车厢,带着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它们运输或面无表情、或各怀心事的人们,将他们从一个个站 台带走,或者留下。那些沿着铁轨蔓延的远方,也许不代表新的希望,但是一定代表某种目的。这么多站台,不知道一天中有多少故事上演。

  鲜有人留意这些小站,它们表面沉默,吸纳着人们轻重缓急的脚步声、急促悠长的呼吸声、高声细语的交谈声。有人在人群里冲撞,有人抱紧了行囊,有 人张皇四顾,有人歪在长椅上打起了呼噜。平凡的人们迈出的平凡的脚步,在这里留下一个虚浮的痕迹。在检票口,人们亮出车票,得以通行,将小站留在身后,身 后又是绵延不绝的、前仆后继的新的人流。

  当然也有人迹罕至的小站,安静得能听见远处的鸟鸣。它们或者已经完成了历史的职责,毕竟时间流逝,今日的一切都大有不同,新的城市在拔地而起, 旧的线路可能被废弃,它们由日夜不停息的服务者变成了静静矗立的悠闲的景物。感谢人们的遗忘,感谢它们的偏僻,还能保有完整的身躯,供铁道迷们前来探望。 ——就如东北的森林小铁路,完成了建设的重任,来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今天,小火车们发现它们承载的面孔熟悉的工人已经变成了满脸好奇的游客。小火车们憋住 了笑,接受游客们喜爱的目光,继续漫不经心地在山林间咣当咣当。

  当然也有连接着美丽风景的小站,周围环绕着大自然的杰作。在人们有心情欣赏这些美景之前的年代,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用铁路勾连起山里和山外的 世界,打通封闭的乡村和阔大的外面世界之间的通路。铁道承担起这一重任,并在山腰或者山脚,选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建起一座小站,供人们等待,供人们回来。 然后它们终于到了今天,到了前来观光体验曾经的游客和拖着行李准备走出去的本地老乡一样多的今天。——就如西北的一些铁路,陌生的面孔赞叹着四周的景色, 手里的相机几乎一刻不停地咔嚓咔嚓,专心候车的老乡已经见怪不怪,眼神虚空,静等着火车进站的广播通知。

  当然也有在铁道史、甚至中国现当代史上值得书写的铁道小站,时代变幻,当年叱咤风云,扼守咽喉之地,到了今天,昔日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离此不 远处,即有高大崭新的高铁呼啸而来、飞驰而去,它们也自知,自己的吞吐量已无法满足这个奔波的时代,也落得个清净吧,胸前被订上“文物保护”之类的铭牌, 告诉年轻的一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有来追忆当年的铁道文化爱好者们,在红砖黄瓦间,觅得慷慨悲歌、戎马号角、缠绕于血肉之中无法摆脱的耻辱与荣耀。 ——比如华北的一些铁路,谁也无法抹杀在民族史册上的地位,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种种。

  当然也有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铁道小站,创业史艰辛而伟大,值得人们书写与铭记。先锋们的奋不顾身令我们觉得惭愧,当然更多的是肃然起敬。当人们 远行至此,会惊奇于为何自己对此所知如此之少,只有还忠守于此的铁道小站,如同纪念的丰碑,定格在历史的纵横脉络中。——比如西南的一些铁路,在崇山峻岭 中蜿蜒,在陡峭壮观中前行,让每一位或经过此处、或专程来此瞻仰的人们惊叹人类的伟大,又感慨自身的渺小。

  比起欧洲和日本那样铁道文化发达的民族,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还不习惯用审美的眼光打量。还好,有江湖人称“巴伐利亚酒神”的齐栋这样的铁道文 化爱好者,怀着朝圣的心,不惜祭出长达三年的时间,用脚步探索大江南北,眼光和镜头探向那些少为人知的美,用文字和照片记载下来,再毫不吝啬地分享给我 们,让我们也如临其境,从海南到内蒙古,从黑龙江到贵州,三十四个铁道小站,远超于三十四个的惊喜,令我们感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然有还未探寻到的、值 得朝拜的美,在山川中,在林海里,人们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如同一首首等待弹奏的工业时代的民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