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与思想》序
2013年,王永盛在鲁迅文学院第20届中青年高研班学习时,依鲁院抽签定导师惯例,他是我抽到的四个学生之一。王永盛给我的印象:生性腼腆,为人真诚,重情义。在其鲁院学习期间和毕业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知道他长期坚持写文学评论,偶尔也会把文章发给我看,让我指导,这种师生关系不知不觉间很好地延续着。
《符号与思想》是王永盛近年来创作并发表的文学评论合集,其中包括了“文人”、“读感”和“观象”三辑。在第一辑“文人”里,永盛写作家印象和作家创作历程、创作成就,写人也评作品,写人时偏感性,展示的是作家生活化、日常化的一面,更像是人物随笔或者人物传记,好在文章对作家作品的概括和解读,让这一辑的文章仍然保留评论的特性。永盛从事《厦门文学》编辑工作20年,兼当地作协工作10年,前者让他对文学作品有着基本审美判断,后者使得他有机会和更多的作家交往。写作家印象也便是他在熟悉作家后,对作家创作之路进行概括并为作家画像,可谓是得天时尽地利。“文人”里的论述对象,有厦门当地作家陈元麟、林丹娅、沈世豪等,文章深入细致地解读了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分析作家成长和对作家作品构成影响的因素。作者在写作上刻意而为,力图保留对作家创作历程的原生态的归纳和探索,这种感性保存,是对某一时期地方文学现状的鲜活记录,多年以后它们将是难得的、可资参考的地方文学史料。此外,作者对福建、厦门以外的实力派中青年作家鲍十、吴君、石一枫等,也进行了详尽论述。相比较而言,这类作家论有着学院知识分子评论的系统、精确和严谨,富有学术性,体现出文学批评应有的形态和格局、伦理和能力,是永盛今后做文学批评时需要继续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文集第二辑“读感”,着力于一篇小说或一本书的评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精细分析或宏观论述,视野较开阔,行文收放自如。《试论墨白前期小说创作》、《混合文本的多维度价值取向》、《纷繁世界,感恩的心》和《那些需要被审视的灵魂》等多篇,是从旧话题中开出新意,见解独到。这一辑文学批评文章,作者力求以学理服人,把理说透。在审美表达的基础上,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悟。从中可以看出,王永盛对文学史实和文学理论熟知并有所掌握,这让他在展开批评时更加得心应手。《混合文本的多维度价值取向》一文中,王永盛认为“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取向是有多种维度的,比如历史维度关注社会的发展,比如人文维度关怀人的精神世界,比如娱乐维度单纯提供休闲消遣,比如宣泄维度迎合感官刺激或者宣泄情感”,以此推论作家南宋的随笔集《鼎沸集》作为混合文本是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其中的“真”(真情、真诚、认真、较真)是南宋散文的最重要特征。其批评虽然没有刻意的“专深”之感,但条分缕析,有实指,不空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清晰,也形成了此专辑的文风。
第三辑“观象”,主要是王永盛对文学现象的评论或解读。写这样的文章,需要以敏锐的观察、思辨的方法和开阔的视野,来观察和探索文学与传播、文学与生产、文学与阅读等多方面的关系。例如针对报告文学面临的困境,王永盛在《困境与突围》一文中指出原因:一是报告文学作家责任感与使命感退化,集中表现在作为报告文学的灵魂——批判,不断被无情地削弱;报告文学产生的初衷和本性,渐渐被抛弃;报告文学奠基人捷克作家基希提倡的“艺术地揭发罪恶的文告”式报告文学,已经远离。没有了批判,报告文学只能沦为“好人好事、表扬稿式”颂歌类作品的天下。二是报告文学作家神的光环在消退,报告文学作品能提供给读者高人一筹的理想、价值观被瓦解;而读者自身在市场经济中实现“个体化”后,不仅不再听信于报告文学赋予的精神与信仰,甚至对报告文学因为金钱而生发的“激情”表示深深的不屑和愤怒,最后选择与报告文学分道扬镳,决绝地扬长而去。进而他提出,要化解困境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实现报告文学责任与使命的完全回归,二是重新确立报告文学的批判属性,三是进行文本规范的自觉……一篇两千字不到的短文,作者以敏锐的直觉和问题意识,将现象的状态、发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清晰描述,作出了准确判断,殊为难得。
当然,在今天丰富而驳杂的文化、文学语境中,文学的话语方式、话语背景和学术空间,都有巨大的拓展和变化。一个成熟的评论家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批评的胆识和激情;不仅要有科学、理性的审美判断力,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操守……以此对照,王永盛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他有着对于文学近乎本能的热情,有着对于文学批评异乎寻常的热爱,我想,这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对文学本身的信仰一定会使他的文学道路越走越宽广,也一定会使他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受到读者喜欢。《符号与思想》的出版是王永盛文学批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可喜可贺,祝愿他以此为起点,在文学批评方面不断进步,并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
是为序。(吴义勤于2015年秋于西安所作)
《符号与思想》后记
20年前大学毕业到厦门文学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有谈笑风生中的日升日落,也有孤灯夜下的为人作嫁衣,一干就是20年;10年前开始兼厦门市作家协会事务工作,往来无白丁……正是工作缘故,接触作家和作品多了,就有了写作家、评作品的念头。最初打算创作一部纯粹的作家印象记,就是本书第一辑收入的许多文章,想写得感性一些,让作家形象立体一些,强调生活化、真实感,尽量让文章有点趣味和情怀。但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以传记体写作家,学术味太淡了,理论性不强,终究还是把文本评论和对文学现象的解读,一起收入到该文集中。
我的性格偏内向,也缺乏批评的勇气和底气,因此往往读了许多作品,特别是自己不一定喜欢的作品,然后搜肠刮肚挤出千把字,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不尽如人意,连我自己过后再读都会感到失望。这是写作之苦,也是评论之难。
我生活和居住的厦门,位于祖国东南一隅,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文化的交融由来已久,东西文化、沿海与内陆文化都在这里碰撞激荡。多年以后,若研究厦门的文学,翻开《符号与思想》,也许能看出彼时厦门文学的蛛丝马迹,我想,对研究者来说,这种原生态的记录,应该是最鲜活的、最实用的。它是《符号与思想》最有可能产生的价值。
果真如此,要感谢厦门大学出版社以及社长蒋东明先生、总编宋文艳女士、责任编辑牛跃天先生,感谢你们的支持与付出;感谢本书60余篇文章涉及的作家和朋友,是你们的信任和包容,才有我的信口开河和信手涂鸦;感谢读者的不鄙弃,感愧铭心!
在孤寂的问学路上,我的老师们陈元麟、朱水涌、俞兆平、谢春池、林丹娅、李一鸣、李蔚超等,他们倾囊相授,惠我极多。吴义勤教授是我生命中的恩师,作为后学的我,点滴进步都源自他的关怀、注视和指导,使我倍感温暖,感恩萦怀。(王永盛)
(“《符号与思想》序和《符号与思想》后记”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永盛
王永盛,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供职于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福建省作协全委会委员,青年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20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作品散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作品与争鸣》、《文艺报》、《中华读书报》、《青年文学》、《山花》、《福建文学》、《厦门文学》等报刊。曾获第九届全国核心期刊论文奖、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奖和“首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编辑”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