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爱是心中的蔷薇》

《爱是心中的蔷薇》

//m.zimplifyit.com 2016年04月11日14:42 作者:顾坚
作者:顾坚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书号:9787544760829
定价:35.80元

  【作者简介】

  顾坚,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已出版长篇小说《元红》《青果》《情窦开》等。《元红》被评论界誉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的经典力作”,获江苏省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青果》参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爱的传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复读生宝存在垃圾堆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弃婴,抱回出租屋照料,弃婴在恢复健康后被人收养。

  大学毕业后,宝存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与勤劳纯朴的姑娘志芸结婚,育有一女,生活平静而幸福。数年后,因二胎风波,宝存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服装生意,无意中收留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打工女孩香玉。香玉工作努力,聪明漂亮,被宝存夫妇视为家人。两年后,宝存和香玉的一次闲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满怀期待的祝愿(代后记)

  叶橹

  顾坚继《元红》、《青果》、《黄花》三部曲之后,又完成了新著《爱是心中的蔷薇》。读他的小说,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就是他笔下的那些农村中的少男少女们,一个个都是内心充满骚动的不安分者。1980年代以前的中国农村,因为贫困而封闭,因为封闭而贫困,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青年人,都不甘于这种贫困和封闭的生存环境,因而就有了内心的不安和灵魂的躁动。顾坚笔下的那些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代人,正是在这种不安与躁动中寻求新的生活出路的人。为了改变生活命运,他们唯有通过读中学读大学来跳出“农门”。然而顾坚本人也没有真正通过这种方式而跳出“农门”,就以他的笔下出现的这批农村青年,没有什么人是通过进入大学或留学而改变命运的“成功者”,反而是历经各种不同的挫折而找到了奋斗之路的人。《爱是心中的蔷薇》这部小说中的宝存身上,虽然留下了一些他自身的生活印痕,但是作为文学形象,其社会内涵显然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

  我在同顾坚闲聊时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就是他们这一批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农村而今又在城市里找到了生存根基的人,许多已经成为城市里的中坚力量。这一方面固然得力于自身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这一总的格局。说得更直接一点,如果没有这种改革开放的局面,许多人的能力和才华是无法得到表现的机遇的。顾坚对此是深有体会,就以我们从他的系列小说中,无时无处不感受到一种对昔日农村生活的怀旧情结,又同时深切地体察到那一代人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这一切都顺理成章而具有历史感和认同感。

  不过这一次他的《爱是心中的蔷薇》,在题材的选择和切入视角上似乎有了一点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新意。他从宝存发现并检回一个“弃婴”而展开小说的情节,对近半个世纪普遍存在于中国大地而又困扰着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的敏感问题,发出了含蓄而尖锐的叩问。计划生育曾经或者至今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只准生一胎的硬性规定所造成的后果也日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农村,因为重男轻女而导致的遗弃虐杀女婴的现象屡见不鲜,迄今造成的男性人口超千万的结局,将会给未来的社会安定造成何等的危害,仍是难以逆料的。顾坚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切入视角,自然是有其生活积累而形成的识见的。他在小说中借翠萍之口说出的一段话,或许代表了广大普通百姓的心声:“宝存弟,你是考大学的人,有学问,懂得道理。我就有些想不通,从前的夫妻一养四五个,也没有把大路养得堵起来,现在只许养一个,实在是太少了!养了男娃就没有女娃,养了女娃就没有男娃。你要敢躲养二胎,当犯人一样倒处去抓你,抓到了像犯人押到医院去打胎;抓不到养下来了,则把你罚得鼻塌嘴歪,倾家荡产,恨不得出去讨饭!我看,计划生育就是不讲理!”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话里,说出的不是什么高深理论,但确乎更符合人性和人类的生存规则。计划生育作为一种国策,或许有着决策者的无奈,但是硬性规定“只准生一胎”并且在执行中是如此地不通情理,恐怕也非决策者所愿意看到的罢。

  诚然,顾坚的小说绝非立足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谴责,他只是见微知著地一笔轻轻带过,留给读者思索的,则是对于人物命运的关注。就小说的艺术情节而言,宝存之拾到女弃婴并使其得以留存在人间,无疑是一种出于人性本真的善举。就连后来这一女弃婴的种种故事,于他和读者都已然淡忘无知,如果不是后来她以香玉的名字重新出现在宝存身边,并演绎了一顿温馨的情节,人们也许对这一女弃婴的出现,仅仅看成是这部小说的序曲而已。可是由于香玉身份的揭秘,以及她同宝存演绎的短暂而浪漫的情节,使这一序曲与剧终发生了一种因果关系,就难免使读者产生了一些遐想。

  作为小说家,顾坚善于把平淡无奇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庸常的普通人的生活显露出其内在的意蕴和诗性。而作为小说的布局,《爱是心中的蔷薇》的首尾之间的因果关联,似乎隐藏着顾坚内心深处的一个秘密。因为宝存同志芸之间的婚姻,尽管看来夫唱妇随,感情融洽,可是毕竟因为受有关政策的粗暴施虐而丧失了一个尚未出生的男胎,并且志芸因此而很可能无法再怀孕生子,这或许就是他们婚姻中难以驱散的阴影。顾坚既不愿因为香玉的出现而破坏了这对夫妻的婚姻,又想弥补一下宝存人生中的一点缺憾,才设置了这样一段缘分和结局。这只能说是复杂的社会人生中并不鲜见的“故事”,与通常的俗见和所谓的道德伦理无关。如果用道德品质之类的概念来谴责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未免显得迂执了。

  应该说,顾坚的小说中活跃着的普通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故事,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一个历史阶段中的史实。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叱咤风云的气概,但是有着正常的人性和欲求。他们的善良乃至不乏缺点,正是千百万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他们中也有某些属于人性恶的具现者,但这些劣迹似乎也是因为有某些体制性的弊端而助长其横行无忌的。特别是在农村中那种封闭落后的生存环境里,一些无法无天的作为,对于普通善良者的伤害,几乎可以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庆幸的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强调法制和人权的氛围正在得到强化,就以现在来看顾坚小说中描写到的某些现象,有点像是历史陈迹。只是希望这种陈迹不要再沉渣泛起。

  因为和顾坚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接触交谈的机会比较多,所以我不仅对他的小说创作感兴趣,也对他抱有较高的期望。我多次同他谈及他们这一代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奋斗者和拼搏者的命运。在我看来,当今活跃在各个城市中的中坚人物,许多都是从农村中经历奋斗和拼搏而改变了自身命运的人。他们命运的改变,并不简单地是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是具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体现了一种人身价值的确认和提升。说得更极端一些,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品质提高的表现。在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中,何尝没有许多禀赋极高的优秀人才,只是因为体制的束缚使他们无法跳出“农门”。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才有各种可能充分发挥才智,建功立业。当今无论是在城市或者在农村,无数优秀人才纷纷涌现,而像顾坚这一代人,更是风华正茂地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所以我常对他说,你应该用自己的笔抒写出你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巨大转折,同时把他们作为时代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我当然不是要他去写那些假大空的人物,而是希望在人物的心灵史上写出一代人的悲欢离合,写出他们的灵魂历练的复杂过程。顾坚有极好的对生活现象和细节的描述能力,有对故事情节的铺叙和构建的才具,这是作为小说家的可贵品质。也许他还可以在对生活想象的把握的基础上,更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去描写人,表现人。如今他已经写出了四部长篇,如果在未来的时日里,他能够以新的成绩奉献于中国文坛,他将会成为人们不容易忘记的一位作家。

  《爱是心中的蔷薇》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我衷心祝愿他以稳健的步伐行走在永无止境的笔耕之旅上。

  2015年10月8日于扬州

  【名人推荐】

  张辉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爱是心中的蔷薇》,让我想起墨西哥作家帕斯在《双重火焰》里说过的话:爱,是个复数。我们怎么理解宝存和香玉之间亲情的天然感应和爱恋的潜滋暗长?它不是《洛丽塔》式的,也不是《金锁记》式的,它带着苏北平原的独特乡土气息,也带着纯正的淮扬风味和惹人追索的诱人迷思。

  丁启阵,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顾坚继《元红》《青果》《情窦开》等广受好评的长篇之后推出的这部《爱是心中的蔷薇》,是根植于苏北平原的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当代广袤的小说林中,有其独特的风姿。顾坚是我的同龄人,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他以小说家独有的生动、细致笔触讲述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却让我感到既亲切又陌生。因为,他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活得更深情,更用心,更富有想象力。

  李建平,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喜欢苏北,也喜欢河陌纵横、民风淳朴的里下河地区,当年《柳堡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可谓家喻户晓。那是具有独特风情的鱼米之乡,居住着情感浓烈的乡亲们。顾坚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爱是心中的蔷薇》,讲述了一段具有当代特质的爱情故事,其细腻的笔触、曲折的情节、戏剧般的冲突,构成了激荡人心的文本叙述,如同走进湍急而又深透的潜流之中,让人思绪跌宕,慨然万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