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李鸿章大传系列

李鸿章大传系列

//m.zimplifyit.com 2016年06月27日09:53 作者:叶曙明
作者:叶曙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书号:
定价:45元

  1)书名:《李鸿章大传:书生的事业》

  2)类别:传记

  3)作者:叶曙明

  4)定价:45元

  5)开本:16开

  6)页数:286页

  7)ISBN:ISBN 978-7-5399-9216-7

  8)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上市时间:2016年6月

 

  1)书名:《李鸿章大传:以一人敌一国》

  2)类别:传记

  3)作者:叶曙明

  4)定价:45元

  5)开本:16开

  6)页数:286页

  7)ISBN:ISBN 978-7-5399-9217-4

  8)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上市时间:2016年6月

 

  1)书名:《李鸿章大传:大清裱糊匠》

  2)类别:传记

  3)作者:叶曙明

  4)定价:45元

  5)开本:16开

  6)页数:296页

  7)ISBN:ISBN 978-7-5399-9218-1

  8)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上市时间:2016年6月

  【内容简介】

  《李鸿章大传》共三册。第一册《书生的事业》从1823年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他少年时科场得意,任曾国藩幕僚后抱负难伸,及至淮军草创,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最后于1869年剿灭捻军,成为朝廷封疆大吏的经历,再现了李鸿章的青年时代。第二册《以一人敌一国》,生动展示了从1869年至1887年中法新约正式签订期间,李鸿章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主持国防、外交的面貌。“曾国藩的时代过去了,李鸿章的时代开始了。”自强图存的努力举步维艰,在洋务运动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同时,李鸿章努力尝试以平等身份对待世界各国,依国际公法处理中国与英法俄日美等国的关系,这也让他毁誉参半……第三册《大清裱糊匠》讲述了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人生达到顶峰,至甲午海战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经历惨不忍睹的败局,痛失台湾,最后英雄末路的全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现场”。

  李鸿章(1823-1901)

  签订马关条约场景 日本人绘制

  李鸿章与俾斯麦合影

  【编辑推荐】

  “李鸿章是一个悲剧人物,就像那个整天要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中国的宿命。”叶曙明先生说。近代史研究名家叶曙明先生又一力作《李鸿章大传》,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展现了李鸿章在举步维艰之中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做出的努力。叶曙明先生从八十年代开始历史研究与写作,每一部都有独特的视角与观点,史料扎实,文笔优美,深受读书界与媒体的好评。他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学养、小说家的笔调才情,展现了活生生的李鸿章,更加贴近现代读者。从李鸿章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中的境遇,看到近代中国正如西西弗斯一样百折不挠地向着文明推进。

  【作者简介】

  叶曙明,著名近代史研究者、作家、出版人。他成就斐然,著有“近代史三部曲”——《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中国1927•谁主沉浮》,另有《大国的迷失》《军阀》《草莽英雄》《共和将军》,以及《百年激荡:20世纪广东实录》《广州旧事》《万花之城:广州的2000年与30年》《广州往事》等关于广东文化的优秀著作。叶曙明以诚实的史料和过人的才气,带读者回到“历史的现场”。

  【作品看点】

  ★文明史的视角: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作者从文明史的角度去观察李鸿章,以历史学者的学养和眼光,着眼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肯定了李鸿章一生的努力,办学校、开工厂、修铁路、架电线、建现代海军,把中国推上现代文明的轨道。“李鸿章有尺水,行尺船,把空间一寸一寸地撑大,亦豪杰也。”

  ★回到“历史的现场”:《李鸿章大传》的作者有多重身份,叶曙明先生既是一位历史学者,也是一个小说家。学者的身份使得这部传记有扎实的史料,鲜明的史学观点,大量鲜活的历史细节可以把读者带回“历史的现场”。小说家的身份则把枯燥的史料和还原为复杂历史本真,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之中人生际遇的悲悯,对中国近代史的感叹,改变历史轨迹的机遇在乎一瞬,这使得历史有了文学性的温度。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的人生,就是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而李鸿章代表了那一代人在现代文明化进程中的努力与挣扎,也许还有无奈。

  我中堂(李鸿章)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孙中山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目录】

  《书生的事业》

  耕读传家001

  潜龙在渊007

  初识曾国藩007

  天国风暴016

  家乡烽火连三月027

  殉国今日事033

  转战含山、巢县040

  无家的失群雁044

  幕府生涯054

  湘军崛起054

  风雨故人来060

  埋头案牍的日子066

  祁门行营074

  筹办淮扬水师080

  失望出走086

  淮军草创098

  峰回路转的一年098

  淞沪危急103

  淮军的诞生110

  鳌鱼脱却金钩去117

  叫花子兵在上海124

  一战而红130

  秉政江苏142

  现代化的起步142

  四江口大捷151

  组建班底157

  白齐文事件165

  太常争夺战173

  血洗昆山180

  扫荡吴越185

  平吴决胜年185

  苏州杀降193

  大局渐入顺境193

  遣散常胜军212

  天国灰飞烟灭221

  艰难的善后236

  平定捻乱243

  天下第一军243

  署理两江总督251

  病夫领军258

  尹隆河之战265

  大破东捻271

  肃清西捻278

  《以一人敌一国》

  筚路蓝缕001

  无所作为的一年001

  进驻京畿008

  自强新政之梦022

  主持国防与外交032

  睁眼看世界038

  圣贤与豪杰045

  大海潮涨054

  轮船招商局054

  琉球风波065

  为华工争权益070

  日本侵台080

  塞防与海防之争090

  马嘉理事件102

  举步维艰116

  吴淞铁路的悲剧116

  矿业艰难起步125

  大灾之年134

  收购旗昌风波140

  创办电报业147

  经营台湾154

  游走刀锋161

  中俄危机161

  电线铺进京城178

  突破重围筑铁路183

  织布局的困局191

  筹建海军199

  日本趁火打劫213

  中法战争231

  密云待雨231

  刘义打番鬼240

  和战不定251

  马江的惨败260

  从淡水到镇海269

  虽胜犹败275

  《大清裱糊匠》

  和平岁月001

  朝鲜甲申政变001

  巨文岛事件010

  迁移蚕池口教堂018

  海上的龙旗025

  海军经费建园林034

  银行梦难圆040

  功业之巅050

  铁路大辩论050

  艰苦突围061

  海军的隐忧071

  江湖兴风作浪078

  大兴实业087

  时机稍纵即逝096

  甲午悲歌103

  半岛的乱局103

  和平已告绝望110

  不宣而战120

  平壤会战132

  惨不忍睹的败局140

  马关议和153

  回光返照168

  痛失宝岛168

  闲居贤良寺175

  柳暗花明又一村188

  落入俄国陷阱196

  从柏林到伦敦205

  走进美利坚217

  英雄末路226

  京中孤鸿226

  联俄的恶果226

  戊戌风云247

  风雪下黄河260

  东南互保270

  最后的谢幕280

  盖棺难定论293

  【精彩选摘】

  血洗昆山

  淮军气势如虹,乘胜进军。同治二年(1863)三月十六日,程学启率领十五营,一马当先,进抵昆山东门下,跨河筑营。昆山城四面大河,地势平坦,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分布着淀山湖、阳澄湖、澄湖、傀儡湖等大小湖泊,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太平天国占据后,把昆山、新阳两县合并,改名为昆珊。

  这时常胜军已开回松江休整。淮军在城下一连两天,叫骂搦战,但城内太平军并不理会,闭城固守。李鸿章亲带小队,由嘉定驰赴太仓,与李鹤章等人商定,在太仓北门外,派驻重兵,扼守通往常熟、苏州之路,以阻援兵。太仓布置妥当后,于三月二十三日,前往昆山城外,视察前线。

  这番行程,十分紧凑,李鸿章自己记叙如下:“二十三日,驰往程学启昆山营次,察度城贼情形,坚踞不出。我军两岸分扎,中搭浮桥,气势尚为联络。二十四、五日,周历娄江、青阳江、吴淞江各河道宜用水战之地,淮扬水师阳利见、成俞卿、张光泰三营分扼水口,与陆军相为依护。二十六日,由水路折往青浦,饬守将滕嗣武加意严防,如苏、昆穷寇乘虚内窜,与现驻千墩水陆各营互为应援。二十七日至松江府城,面商戈登添备攻具,克期赴昆山会剿。是夜,仍驰回上海。”

  四月初三,程学启营进逼城根,开炮轰击,昆山之战正式开始——这场战斗,后来成了李鸿章“平吴”大战中的一幕人间悲剧。

  守城的太平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李鸿章形容:“炮子往来如织,我军不能仰视。”直到淮军大炮的炮弹全部打光,有一艘轮船被太平军击中,烟火弥江。太平军乘势从南门杀出,直冲东门淮军阵营。程学启率开中、开左两营与奇字营迎战,洋枪齐发,太平军抵敌不住,丢下数百具尸体,退回城里。

  初七,又有大股太平军出南门,绕过东门,直扑青阳江一带。程学启派洋枪队前往阻截,水师在江上开炮,猛烈的炮火,把太平军逼回城里。但没多久,太平军又从北门冲出,扑向开字、新中营,并试图在城外高坡上筑营。开字营洋枪队哪里容他站稳脚跟,马上像蚂蚁一样围上来,噼噼啪啪放枪,迫使太平军放弃筑营,又退回城里。

  初九黎明,城内人叫马嘶,太平军似乎要突围了。天刚亮,几万太平军分别从南门、北门冲出,冒着枪林弹雨,向淮军的营垒猛扑。两军绞在一起厮杀,洋枪再也不起作用了,惟有面对面刀砍矛戳。怵目惊心的肉搏场面,再一次出现。李鸿章说:“自辰至未酣战四时,生擒及轰毙者不下二三千人,贼始返奔。我军逐北数里,落水之贼不计其数,直追至城根收队。”

  当时慕王谭绍光、湘王黄子澄率三万余众,由双凤镇赶来接应昆山突围,在镇北偷搭浮桥,企图偷袭淮军亲兵营。当淮军发现时,敌军已近在咫尺,急风骤雨般的枪炮声,顿时在河的两岸爆响。李鸿章描述战况:“四路环攻,子如雨注。周盛波等连开枪炮,击毙骑马贼目十余人,贼犹抵死猛扑。周盛传自带亲兵,伏于墙外木城,排放洋枪与营内大炮,轰击毙贼无算。孙善成水师往来会剿,自辰至午,过河之贼愈多,周盛传派队乘船渡河,将守桥之贼击毙数百,浮桥立即烧毁,贼乃胆怯遁去。”

  这种反复冲杀的激烈战斗,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从四月初三,一直到四月十四日,整整持续了让人惊心裂胆的十二天。

  初十,戈登带着四百名常胜军和四尊小开花炮,重返前线。十一日黎明时分,天空浓云密布,依然一片昏黑。开字营、新左营介字、魁字等营,早早吃过干粮,出动一半人马,与水师战船配合,架搭浮桥。其他各营都已进入了预定的进攻地点。

  东方终于露出一线曙色,但大雾笼罩,视野迷茫。程学启率领亲兵和洋枪队,会同戈登的常胜军,从中路直逼城墙根下。讵料,太平军已于半夜潜出城外,在大雾中埋伏了两万多人马,当淮军走近时,伏兵齐出,枪弹密如骤雨,从四面八方泼向敌人。淮军士兵像刈草似的倒下了一大片。戈登马上指挥开炮还击,空中硝烟滚滚,与大雾搅在一起,更是什么也看不清楚。

  李鸿章记述:“戈登连放开花小炮,击中多贼,该逆大股稍却。程学启挥令各军乘胜进击……该逆奔逃无路,半就擒诛,计共杀毙贼匪万余名,落水死者不计其数,其破贼营二十四座,夺获旗帜、器械三四千件,贼马二十余匹,余匪不及入城,望西鼠窜。”只见尸横遍野,血肉模糊,如同一个屠宰场。

  然而,更大规模的杀戮,接踵而来。四月十三日清晨,程学启率三营及水师,由大河直抵正义镇。昆山西面是阳澄湖,北面为巴城湖,南面为青阳江,通往苏州,只有正义镇一条旱路。李鸿章判断:“我军必先据其后路要隘,使城贼胆落,则破之必矣。且破城后,不致一名漏网。”因此,程学启以重兵夺取这个通道,目的就是要把昆山的太平军一网打尽,赶尽杀绝。

  为了把正义镇牢牢掌握,淮军出动了三个营、常胜军两百多人携带多门火炮,加上水师的多条战船。中开营洋枪队居中策应,各营分路进击。一颗一颗炮弹准确地落在太平军营垒上,腾起团团尘土。枪弹横飞,喊声震天。淮军发起一波一波连续的冲锋,终于攻陷了太平军营垒,消灭了两三千守军。常胜军会合水陆各军,衔尾追击,一路又杀了三四百人。

  正义镇失守,令昆山城内的太平军感到绝望了,他们集结了最后的精锐部队,试图突破重围。城门一开,汹涌而出。李鸿章记叙:“(慕王谭绍光)退无所归,复率三四万贼直扑我营,当督诸军前往抵御,各水师亦开炮夹击,擒斩二三千名,贼乃奔溃,我军乘胜逐北,毙贼尤众,余匪败回昆城。”昆山太平军士气至此已趋于瓦解,郭松林仅以一支四百人的小队,就俘虏了三千多太平军,并押解到上海。

  淮军各路会合,把昆山围得水泄不通。黄昏,太平军组织第二次突围,从小西门冲出。李鸿章以令人惊悚的笔触,描写了战争史上残酷的一幕:

  果见慕逆等纠合大股由小西门一路拼死猛扑,意在夺路狂奔。因排列洋枪迎击,我伏兵四起,呼声震天,水师炮船连环轰打,贼不能支,纷纷回窜,自督洋枪突入贼队,郭松林左右冲突,斩杀伤毙者不可数计,两岸积尸数尺,河水为之不流……枪船由水关潜进,刘士奇等各架云梯,蚁附而上,遂于十四日卯刻将昆山、新阳两县克复。其守城各逆无路奔逃,尽行剿灭。计一日一夜生擒悍贼七千余人,轰毙斩毙二三万人,落水死者无算。

  李鸿章给曾国藩的信中,报告战况,也写得十分骇人:“昆新克复,查得踞贼与援贼擒杀淹毙,实有二三万人,千汊百港,漂尸浮油。”他写给左宗棠的信,也掩饰不住得意:“昆新于四月十四日克复,程镇学启先督军扼断正义、唯亭去路,遂将伪慕、凛王两大股屠戮殆尽,漂尸约三万余,稍快人意。”

  大量的杀戮,不是在两军殊死决斗时出现的,而是在一方已经取得绝对优势,胜利在握,居高临下实施的。即使铁石心肠之人,读到“漂尸三万”“稍快人意”这样的描述,亦会感到不寒而栗。常胜军有两名军官,投书给《支那之友》报纸说:“贵报载太平军弃昆山时焚毁劫掠事,与当时事实不符,祠、庙、偶像、官署等,确系太平军所毁,至民居房屋,则官军毁之。余首先入城,目击一切情状,官军统领程学启、李恒嵩二人,专教兵士劫掠屠戮,惨状殊不忍睹。”后人读史,不禁要问:需要多大的仇恨,才能产生这种屠戮的快意?

  在十几天的鏖战中,按李鸿章的奏报统计,杀死太平军有四五万人,还未统计淮军方面的阵亡人数。是说或有夸大,但挤掉一半水分,也杀了两万余人。两万余具尸体排列起来,可长达六十多里地,从昆山一直排到常熟。

  曾国藩对如此辉煌的战绩,称赞不已,写信祝贺:“昆新之捷,擒斩实二三万人,伟矣哉!近古所未有也!向尝疑上海非用武之地,又颇疑左右力薄而遽远谋,或非所宜定,至今乃知胜负非碌碌者可及耳。”

  然而,战后的城乡,留下的却是一片废墟。许多尸体来不及掩埋,随地丢弃,任由腐烂,恶臭熏天,河水、井水全部被“漂尸浮油”所污染,不能饮用。人们害怕瘟疫而纷纷迁徙,以致村落空无一人,完全荒废。李鸿章描述他所目睹的惨况:

  三年以来,无论大道、间道,逆贼出入蹂躏,几于无地不焚,无户不掳。而浦西之太仓、嘉定、青浦各乡,浦东之金山县境被害尤久且烈。蓝天苏省民稠地密,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犬相闻。今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间有破壁颓垣,孤嫠弱息,百存一二,皆面无人色,呻吟垂毙。询其生计,则云近地无可求乞,远地不能行走,惟掘草根作饼充饥。

  曾国藩在皖南所见的情形,同样触目惊心:“自池州以下,两岸难民,皆避居江心洲渚之上……壮者被掳,老幼相携,草根掘尽,则食其所亲之肉,风雨悲啼,死亡枕藉……徽、池、宁国等属,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李鸿章认为,即使从此天下无事,亦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江苏才能恢复到咸丰及道光末年的光景。

  然而,在历史的舞台上,或为官军喝彩“伟矣哉”,或为太平军喝彩“伟矣哉”,一直都不乏其人,不乏其声,因为,他们都不是“人相食”的那一个。

  马嘉理事件(节选)

  ……

  到了七月,马嘉理事件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威妥玛发现,总理衙门的人,没一个是认真办事的,在没完没了的推脱、推卸、推诿、搪塞、虚晃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威妥玛在日记中,生动地描述了总理衙门的大臣是怎样议事的:“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王一发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这种场面,凡官场中人,都不会觉得陌生。

  不过,总署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觉得洋人脾气恶劣,不可理喻。崇厚就批评威妥玛:“威妥玛的谈话是不能当真的——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今天说是,明天又说否……暴怒、愤慨、咆哮,任性而发,使我们只好不理。” 双方的思想、文化、语言、习性都格格不入,对起话来,就像隔着一座喜马拉雅山。

  威妥玛指责总署:“总署向来办事多是含混敷衍,不独此一件事!无论何事都是往返商量多日尚无定见,似此如何办得事的!”他声称,既然总署没有诚意,他只好离京,前往上海。路经天津时,李鸿章约他七月初三会晤。

  当日,威妥玛到衙门拜访李鸿章,按照督抚衙署规定,凡有客至,先由门役通知号房,再由号房通知门房,由门房再通知签押房。威妥玛性急烦躁,等了一会,满头大汗,大叫:“不能杀我,殆将渴死我耶!”大怒而去。第二天,李鸿章亲自到英国驻津领事馆回访,为昨日开门略迟道歉。

  威妥玛直接质问李鸿章,究竟有无资格办理此事:“中堂如是奉旨办理此事,或总理衙门有信请中堂办理,此事我自然应与中堂商办;倘或不然,只好谈论,不能商办。”

  李鸿章依然保持微笑,肯定地说:“我是通商大臣,专办交涉事务,云南钦差又是我的胞兄,商办既可,谈论亦可。”

  威妥玛说:“云南之案并非通商事件,今中堂这么说,自然是未奉旨办此事。我们亦可细细谈论。”

  李鸿章说,你可以当我是旁人闲论,不妨将心里意思照实告知,不要说虚假话。他的谈判艺术,时而小溪潺潺,时而飞流直下,时而板起面孔,时而又嬉皮笑脸打痞子腔,张弛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而且他能扣紧关键,言之有物,不拘小节,肯负责任,折冲调和能力颇佳,洋人都愿意与他打交道。

  威妥玛把云南当地缅商和柏郎的信函,交给李鸿章过目,里面对腾越官员如何派兵阻路,如何迎击柏郎,如何杀死马嘉理,有详尽的描述。李鸿章仍坚持说,阻路的是当地团练,不是官兵。威妥玛反驳:“穿号衣的如何不是官兵?”

  李鸿章一时语塞,只好劝威妥玛少安毋躁,现已派钦差查办,大概年底总可以办完。威妥玛声色俱厉地呵斥:“自咸丰十一年到今,中国所办之事越办越不是,就像一个小孩子活到十五六岁,倒变成一岁了。”他又说:“总署向来遇事,总云从容商办,究是一件不办。今日骗我,明日敷衍我,以后我断不受骗了。中国办事哪一件是照条约的!如今若没有一个改变的实据,和局就要裂了。令兄到云南也不能定如何办法!”

  李鸿章说,两国相交,全靠条约。条约如何可以改变?除条约外如何可作改变凭据?中国历年所办之事,若皆不照条约,你是英国钦差,怎么会答应呢。威妥玛说:“中国有许多事不照条约,非止一端,非止一日,比如商货完税后到处百方抽厘,名曰华商捐厘,无非洋商暗损。”

  李鸿章说:你不要尽听洋商之言,怎样抽税捐厘,这是中国自主之权,你岂视中国不当自主之国?威妥玛马上尖刻地说:“丹国是一个极小国,我国还许他自主,何况中国?但中国自周朝以来常说内修外攘,试问至今内修若何?外攘能否?今不改变一切,恐终不能自主,非独我一人意见,各国官民皆如此说。”这番话虽然难听,却一针见血,道出实情。威妥玛说得兴起,愈发口没遮拦:“中国改变一切,要紧尤在用人,非先换总署几个人不可。”

  李鸿章变色说:“国政非尔等所能干预!”

  威妥玛抱怨:“我在中国办事三十余年,无时不帮中国相商,而今我心已灰透了,物极必反亦不能怪我。”最后他抛下一句狠话:英国与中国“恐一定是绝交样子”。李鸿章事后形容,威妥玛在会谈中“气焰甚张,语意过于激烈,恐难挽回”。

  ……

  夏天的烟台,风和日丽,海风习习,大沽河波光粼粼。外表祥和平静,内里充满危疑震惧。威妥玛邀请李鸿章登上英国军舰观操,人们又纷纷劝李鸿章,千万不能踏足英国轮船,当年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是一上英船,便从此杳无踪影了。李鸿章呵呵一笑,毫不介怀,坦然上了英国军舰。威妥玛握着他的手说:“吾今服矣。”

  朝野和各国都紧盯着这次中英会谈。李鸿章在谈判前,扬言这次谈判,最终结果要与修改《天津条约》结合起来,因为《天津条约》的签署国除英国外,还有美、法、俄等国,他们对英国这次单独向中国索取权益,深感不满,这时各国外交官大都聚集在烟台避暑,李鸿章正要利用他们,对英国施压,令其不敢过分要价。

  与威妥玛的谈判,从七月初三开始,历时二十多天。威妥玛的态度,有所改变,虽然放弃了要提岑毓英到京审讯的要求,但其他方面,态度依然强硬。他对李鸿章说:“我在中国当了七年驻京大臣,受尽文(祥)中堂磨折,怄气已多,今文中堂去世,又有沈(桂芬)中堂办事,也是一样路数,无非薄待洋人,欺瞒哄骗,不免有种种爽约之处。外省如闽督,藐视洋官,南洋沈(葆桢)制台于梅正使往晤时,事事不受商量。十八省官员,大约皆一般见识。我想若要改变,除非照咸丰十年办法,英打到京城,那时或可改心。此案若问真正罪人,不是野番,不是李珍国,也不是岑(毓英)抚台,只是中国军机处。”

  德国公使出面斡旋,几经谈判,七月二十六日,中英双方签订《烟台条约》。条约内容,概分三部分,一为“昭雪滇案”,二为“优待往来各节”,三为“通商事务”。最重要的条款包括:清廷派员到英国道歉;赔偿英国二十万两银;英国可派员到云南驻寓,察看通商情形,准备开办通商;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租界免收洋货厘金;洋货运入内地,不论中外商人都只纳一次子口税,全免各项内地税;英国可派员观审中国各地涉及英人生命财产案件;英国可派员由甘肃、青海或四川进入西藏,以抵印度。

  这份条约,与李鸿章经手的其他条约一样,照例招来“卖国”的批评。有人认为允许洋货进入内地,是对土货的打击;有人批评让英国人旁听涉及英人生命财产案件,是破坏中国的司法权;也有人宣称开放通商口岸是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些批评,细细推敲,大都站不住脚,在全球商业时代,关起国门,并不是保护土货的良法,把通商看成洪水猛兽,更是愚不可及。允许观审,亦并不等于破坏司法权,让英人旁听与英人有关的审案,合情合理,总署最初不肯接受,更多是出于面子原因。

  但《烟台条约》也绝不是一份平等的条约,它只单方面予以英国权益,而中国没有对等地获得相同权益。但这次谈判,本来就不是在和平、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而是带有对中国的惩罚性质。由于美国、俄国、德国、法国均不满意英国单方面行动,这个条约,直到光绪十一年(1885)才获英国政府批准。

  条约签订之后,等了一年多的郭嵩焘,终天在十月十七日由上海起程,登上了前往英国的轮船,出任驻英使节。这是中国第一个派驻国外的外交使团,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表明中国愿意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愿意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从文化上看,也就是不再坚持“用夏变夷”的主张了。当时许钤身已改派为出使日本钦差大臣,郭嵩焘提名刑部员外郎刘锡鸿顶了许钤身的位置,充当赴英副使。这个人,后来为郭嵩焘造成了巨大的麻烦,甚至让李鸿章差点阴沟翻船。

  对李鸿章处理这次危机的手法,美国历史学家在1910年完成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李鸿章身上,中国找到了一个政治家,因为他看出他的国家的实际需要,并且,只要他能够保全一位同僚免于受辱,同时又能够放手谈判的话,他是敢极大胆地放弃一些自尊的小节的;在芝罘(烟台),他做过了没有一个中国大臣以前曾经做过的事,就是以后也很少有这样做的——他负起责任,并且甘冒汉人和满人的不可调和的批评的仇视。

  李鸿章对这份条约,大致还算满意。条约签订一个月后,他给丁宝桢的信中,乐观地说:“人第见添开口岸,滇蜀驻员,谓通商之患将无底止。不知中土门户早已洞开,即添数口,利害各半……幸将前请觐见及王公往来、土货准华洋商人领单免厘各节,概行抹去,于国体、饷源尚无甚窒碍。从此妥为驾驭,二十年内或不至生事耳。”

  李鸿章希望用条约换来二十年太平日子,让中国有一个和平发展的机会。如果真有这二十年,中国可以做些什么?李鸿章已做出了展望:

  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抵强,未有不终受其弊者。

  但是,历史会给他二十年太平日子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