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对纪伯伦的书写、模仿与反抗

//m.zimplifyit.com 2015年12月18日08: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马 征

  哈利勒·纪伯伦是发展了百余年的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奠基者和 “灵魂”式人物,这不仅是由于他那“燃烧着火一般激情”、“镌刻着灵性的印记”的散文诗和戏剧作品、他那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谚语和格言,更由于他非同一般的影响力:纪伯伦在世时,富有神秘色彩和灵性意味的人格魅力使他在美国拥有众多的追随者,缔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纪伯伦神话”;对于大众读者,纪伯伦的作品穿越时空,打动着一代代不同民族的读者的心灵,这使他的作品成为无可置疑的“经典”;而对于后世阿拉伯裔美国作家的创作,纪伯伦更像是一个“标杆”,成为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史命名和作家定位的基本参照物,成为众多阿拉伯裔美国作家模仿、讨论、戏拟甚至反抗的对象。

  宣称要给阿拉伯裔美国文学注入新力量的《新阿拉伯裔美国写作选集》,其标题干脆命名为“纪伯伦之后”,以突出选集不同于先代之“新”。而在首部阿拉伯裔美国文学选集《葡萄叶:百年阿拉伯裔美国诗歌》中,纪伯伦成为评价和遴选同时代诗人的基本参照。作为纪伯伦在美国阿拉伯移民群体中最重要的推介者和拥护者,努埃曼从纪伯伦在世时便开始观察他,立志要写一部关于纪伯伦的书。他撰写的《纪伯伦传》,回忆和评价纪伯伦的创作、感情与生活,在纪伯伦的阿拉伯亲友中引起轩然大波。纪伯伦去世后,被评论者认为与纪伯伦“关系微妙”的爱敏·雷哈尼曾写下极尽褒扬之词的散文诗《纪伯伦》,赞颂纪伯伦文学不同于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精神性,他将纪伯伦描述为一位将人类永恒的声音传播于东西方的先知:“就像一块磁石,纪伯伦汲取那些永恒的声音,将它们四散于空中,播撒于东方的历史,流传于文字和经典。他听到了,领会了,记住了。”

  爱敏·雷哈尼的诗满含“命定”的神秘意味,与之相比,当代阿拉伯裔美国作家更常把纪伯伦当作挑战的对象,以凸显自己作品对前辈作品的“突破”。当代阿拉伯裔批评家、作家尤金·保罗·纳赛尔在《与哈利勒·纪伯伦一辩》一文中,对纪伯伦这位阿拉伯裔美国作家的“灵魂人物”的评价,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与哈利勒·纪伯伦一辩》中,纳赛尔每每以纪伯伦的文学和思想穿插于移民美国的少年迈克尔正经历的生活场景和所回忆的黎巴嫩生活场景中,作品以现代文学惯用的“碎片化”或“蒙太奇”方式,展现了纪伯伦思想与阿拉伯民间风俗、生活场景的截然断裂。作者参照现实生活场景,有针对性地引用纪伯伦文学的理念、思想甚至原文,其批判相当尖锐:

  你不明白吗?你不会使人们满意,哈利勒·纪伯伦,用你那超越了个体的、冷冰冰的、抽象的“爱与生命”,用你那“大灵魂”或“大自我”,超越的人或精神的主人!我们已经拥有这些,那不过是写给布莱克和惠特曼的明信片。人类将会在属于他自己的房间和永恒中,拥有他专属的天堂。

  你不公平,使人脱离了他的乡村和文化。但你知道,我的兄弟,我的同胞,还有什么乡村能比你的故土贝什里更美吗?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噢!我的纪伯伦!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再没有一位乡村的反叛者曾作出如此荒谬的结论……

  1947年生于巴勒斯坦的沙里夫·S·埃尔穆萨,因巴以战争随家人辗转来到美国。沙里夫的诗作《在同一张床垫上做梦》直接借用、反讽了纪伯伦《先知》的“论婚姻”一文——纪伯伦在文中表达了夫妻既要合一又有间隙的婚姻观: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个杯中啜饮。

  彼此递增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沙里夫的当代诗颇似具象诗,每一诗行的排列都有韵味,不同于纪伯伦诗作的精神至上,沙里夫的婚姻观更为现实。在诗中,婚姻的金科玉律是“适应”,是夫妻双方“此消彼长”的力量平衡,婚姻中的人既要接受玫瑰,也要接受破旧不堪。在最后一节,诗人写道:

  不要在同一块面包上取食,

  纪伯伦说,

  但先知从未结婚。

  要从同一个杯中啜饮,

  我说,

  在同一张床垫上做梦。

  在“众声喧哗”中,纪伯伦似乎更被赋予格外的神秘意味。然而,纪伯伦的“存在”——包括他的生命和作品,恰恰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标记了一种历史、一种思想和一种文化。首先,纪伯伦的个人奋斗经历是一部早期阿拉伯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史,他的移民动因和经历、移民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早期阿拉伯移民的缩影。在他被贫穷、疾病和死亡追随的短暂生命岁月里,我们能感受到早期阿拉伯移民在异域他乡痛彻肺腑的无奈,更能感受到一位有着强烈成功欲望和艺术天赋的青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决与抗争。其二,现代主义者的人生本身便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文学和他们的艺术。纪伯伦的生命存在本身,便标志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学、一种艺术,是现代主义的注解。其三,在文化的意义上,纪伯伦的人生、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着西方人对“圣经所述”之“东方”既熟悉又遥远的怀恋与好奇,这一经久不息的文化想象,在根本上成就了纪伯伦的人生、文学和艺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