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青春,是冰火交汇的旅途

——访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编剧梁振华

//m.zimplifyit.com 2015年07月29日16: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小立

  熟悉梁振华,是因为他写了大量的影视评论,在笔者眼里总觉得北师大教授梁振华应该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著书搞研究的学者,其实,他近几年最响亮的名 头却是青年剧作家。正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他身兼总编剧和制片人。在当下电视剧受众越来越年轻化,青春、励志、时尚类型最受追捧的收 视环境下,梁振华七八年前就开始酝酿的这部青春题材电视剧,今天完成、播出正逢其时,记者日前就该剧创作得失采访了总编剧梁振华。

  记者:《冰与火的青春》是典型的青春偶像类型,类型化不等于模式化,你的这部青春题材作品的独特发现在哪里?

  梁振华:我愿意把这部作品定位为青春励志题材。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近年来很多,很常见,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叙事方法。从创作的初衷来看,《冰与火 的青春》显然不愿意只让“青春”成为一张外皮、一个标签,而是试图对“青春”进行某种提炼和命名,试图就“青春”的内涵进行有态度的发掘。在我的理解里, 青春是一种带着醇香的伤,痛楚与爱的边际,混合着奇妙的快感。青春也是一次决绝的找寻,彷徨于无地,借以向自己的影子告别——即便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 属于我自己”。这部作品里的青春故事,有欢欣也有痛感,有蜕变也有感伤。这样的青春,才是沉甸甸的,才不至于悬浮和肤浅。

  冰与火,是对青春一次不乏野心的命名。炽烈的火、酷寒的冰,这样的时刻和情境相连相遇,相克相生,交织成一场冰火交汇、百感交集的旅途。冰与 火,是青春的两种色调、两样人生。作品里的主人公,几乎每一位都承受着“冰与火”的淬炼,都经历了曲折的自我蜕变。我一向以为,所谓“青春”,就是一次反 观自身的觉醒。找到自我,找到自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这就是青春了。

  “偶像”是一种形象或气质的外在包装,无关类型。纯正的偶像剧是以爱情作为绝对叙事主导的,《冰与火的青春》显然不是。当然,这部剧邀请了贾乃 亮、杜淳、颖儿这些具有偶像气质的明星来出演,这是保证同类题材电视剧获得年轻观众青睐的常规做法,而且他们对人物的塑造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记者:在庞大的青年队伍中,可书写的群体太多了,为什么聚焦了“富二代”的励志故事?这和现实生活中的青年励志是否有些远?

  梁振华:青年人的故事,是可挖掘的富矿,不同的身份、年龄、性格、理想和成长轨迹,都可以延伸出天差地别的青春叙事。《冰与火的青春》写了一群出身、性格、理想迥异的青年。之所以把男一号江焱定位为“富二代”,原因如下:

  其一,一个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富二代”,这当中的戏剧落差和人物蜕变空间是巨大的,“两头落差大,中间起变化”是一句写戏的俗语,这样设计,会让情节的伸展具有更大的张力,给观众的期待感显然更大。

  其二,就剧情来看,主人公江焱的“富二代”身份更多是一个出身背景的设定,是其性格、情感和处世方式的成因,故事真正的聚焦点是江焱家道中落之 后回归零点,从泥泞中一步步艰难地完成自我救赎和改造的历程。所以,故事真正写的是“富二代”的苦难与奋斗,江焱在一次次承受冷眼、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时 候,他的“富二代”身份事实上是沉重的负担和拖累,他的成长比一般的平民或贫家子弟还要困难重重。

  其三,包括江焱在内,剧中的一群青年人如夏冰、肖一飞、林晓珑、苏克,分别来自都市、城镇和农村,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成长背景和社会阶层的青 年,他们有不同的人格构成和理想,他们成长故事的调性和轨迹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样的是,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都在实践自己的理想,即 便跌倒过、失落过,也不曾沉沦和放逐。这些年轻人的设定,跟我长期在大学校园里对当下青年状态的观察相关,我期望今天的年轻人在这部剧里都有感同身受的体 验,要么故事中有些情境你是熟悉的,或者真实地经历过;要么你本就是寒门出身的苏克、肖一飞,或者,就是另一个养尊处优但无法回避成长困境的江焱。

  记者:为什么许多观众都喜欢苏克这个人物,其实他的戏在剧中并不多。

  梁振华:也许是因为苏克这个人物让很多观众有了代入感和共鸣感吧。他家在农村,本人质朴、本分、善良、重情义、做事循规蹈矩,与此同时,也固执 地捍卫着自己的道德信念,绝不坑蒙拐骗,绝不惟利是图,更不会落井下石。当然,苏克也有自己的理想,就是永远扎根在自己的人生岗位上,做踏实靠谱的人,做 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苏克的爱情同样是内敛的,因为自卑,也因为他对感情的理解——爱,是更好地去守护,而不是占有。事实上,我在设定这个人物时在他身上 赋予了一定的理想主义气质。他不是力挽狂澜的英雄,却像一块清澈的明镜,比照着世俗人格的混杂和卑污。在他身上的确着墨不多,但收获了这么多观众的喜爱, 可见理想的辉光在观众的心中从未黯淡。我愿意这样理解。

  记者:你的大学教授、学者、评论家的身份,会让我另眼期待你的电视剧创作,一直想象着你的作品中的独特气质。《冰与火的青春》收视大获成功,但剧中人离我期待的气质还是有些距离。

  梁振华:您所期待的气质,我大概能感知到。今天的学院文化,的确面临一个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式的问题。启蒙情怀过浓、批判锋芒过甚的语态,与今天 的时代文化语境存在一定的隔阂。你的声调越高亢,你的态度越激越,换来的很可能是观众愈加冷漠的表情。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个问题很复杂,牵涉到审美 趣味的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全面兴起,也牵涉到文化受众的代际更迭,在这里无法展开。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尽相同的创作理念,在我个人而言,一直是希望提供一种融 合型的创作方法。也就是说,把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和观众当前所习惯的审美形式进行一种嫁接或者融合。尊重类型的规定性,但尽量把情怀的、理想的、甚至哲学 的内涵润物无声地消纳在市场接受的形式框架之内,去满足不同层次和欣赏水平的观众的需求——喜欢谐趣的,可以收获欢快;热衷情节的,可以看到波折;而愿意 去思考的,自然也能从作品中延伸出一些观照现实或自身的感悟。当然,这是一种理想,我只是尝试这样去做,效果是否妥帖,观众有自己的答案。未能完全满足您 的期待,一定有故事本身的原因,我正在反思。

  总之,选择任何题材,我都不会完全放弃对“言外之意”的追求,也尝试着把这点意思说得更有意思,让观众爱听爱看。我一直相信,一个写作者写下的 东西,跟他对世界、现实和人的理解有根深蒂固的关系,他是谁,便决定了他的写作,人就是写作本身。至于故事怎么讲,就归结到讲故事的技巧上来了,古往今来 的经典叙事作品汗牛充栋,这是所有编剧穷尽一生应当努力去学习的。

  记者:好的电视剧首先成功在人物上,江焱身上具有的聪慧、善良、责任的特质都写出来了,但总觉得这个人物的心灵轨迹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某些配角人物发展也有断裂感。

  梁振华:所有人物的心灵,都要外化成行为和动作。这是影像写作与文字写作最大的区别。如何内外兼修,既体现动作,又观照心灵,在以后的写作中我 会不遗余力地探索。其实,剧中的每一个配角人物,我都设计了相对完整的发展脉络,有始有终,也有变化轨迹。但依然有这种断裂感,应该是叙事的笔力不够纯熟 所致。有时候,构想和叙事表达之间有长长的鸿沟。好的编剧,一定能把好的创意形诸笔下,变成一场场生动的戏,一个个鲜活的人。

  记者:现在再怎么炒作IP,都需要一个剧本的转化过程,把剧本改编好是关键。但艺术创作永远提倡原创精神,《冰与火的青春》是作者的原创发现,你是否坚持做原创?

  梁振华:IP之火热,多少有些让人意外。IP的价值,更多在市场营销和商业推广的范畴内,跟创作本身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一个网络文学IP,要变成一部成熟的影视作品,之间的距离有可能是无穷远。如今能够完成IP转换的成功影视作品,比例之小是有目共睹的。

  对编剧来说,改编和原创是历来有之的两种创作方法,这不是什么新话题。即便是改编创作,也无法回避大量的原创成分——文学作品变成影视作品,不 仅是语言媒介的转换,更是创作思维和表达策略的根本性改造——但凡有过改编经验的编剧,应该都会认同这一点。原创永远是艺术的生命力之魂,这是毋庸置疑 的。

  只要是感兴趣的题材,我本人并不拒绝改编,也不拒绝所谓的网络大IP。去年,我就把南派三叔的悬疑战争小说《怒江之战》改编成了电视剧。但在以 后的创作中,我更多的精力肯定在原创,像《冰与火的青春》这样,把自己真正想说的故事,用符合影像叙事规律的方式说出来。这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身边的成熟 编剧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记者:音乐创作可圈可点,歌词有文学性,音乐很抒情,剧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歌和插曲,既烘托了剧情又刻画了人物。希望你的下一步作品不要丢弃了这个手段,其实这是韩剧中常用的叙事方法。

  梁振华:全剧共有五首歌曲,我为其中三首写了歌词,无非希望把剧情的内容和内涵,通过音乐的方式加以传达和强化。在青春题材的都市剧里,音乐不 仅仅是叙事的补缀,而是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情绪、情感的释放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这里,也要感谢幕后的音乐团队,功劳是他们的。

  记者:从电视剧《新青年》到《冰与火的青春》,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虽然聚焦的都是青春岁月,但笔锋一下子从革命先驱、青年猛士转到了当下富二代的成长,听着都有点穿越,你认为其中相通的东西是什么?

  梁振华:两年多以前的《新青年》,写的是一个世纪以前青年“猛士”在历史烽烟处的狂飙突进,气质是昂扬激越、铿锵奔放的。今天的《冰与火的青 春》,写的是今天的青年在时代和现实夹缝中艰难而不屈的成长。虽然时代不一样,青年的处境不一样,但都是成长,都是不放弃、不妥协,都有追求的坎坷和艰 辛,也都让人看到哪怕是渺茫的未来的希望。在我心目中,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新青年”,他们站在相距一个世纪的时代路口,殊途同归地映证和诠释青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