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巨浪》如它的片名一样,让人感觉有很大的企图心。全剧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北平青年学生运动讲起,涉及“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胜利日”等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要历史场景。这部电视剧以“一二九运动”为切入点,长跨度地讲述了一代进步青年的革命史,可以说填补了近年电视剧创作题材上的一个空白,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观看全剧后,笔者却感到一些淡淡的失望。
据宣传,《巨浪》创作团队查找了百万字资料,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景。电视剧是在山东临沂拍的,但许多场景如老北京胡同、卢沟桥等全部重新搭建。然而,对于一部以表现进步青年投身革命历程为主旨的电视剧,最真实的历史场景其实不该是建筑物,而应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文化生态,这却不是花多少钱、搭多少场景就能达到的,或者说,它不仅需要“走账” ,更需要“走心” 。据说,《巨浪》主要演员为拍摄付出了许多心血,包括登上悬崖、吊威亚等,但就扮演投身革命的青年而言,更需要做的是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当时的历史资料,揣摩进步青年的群体心态和精神面貌,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对爱情、对民族、对革命的真实态度。
人们喜欢读历史,不仅因为历史中蕴藏着智慧,还因为历史本身的复杂和不可预料性。真实的历史进程,固然有其大势,但这一大势之走向,却常因偶然之事而曲折多变,甚至出现倒退和反复。较之秉笔直录的史书,历史题材艺术佳作往往可以借助合理的虚构、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表演,把历史上那些曲折微妙之处放大、集中地展示给世人。 《巨浪》的四位主角是虚构的,但历史事件却是真实的,剧中有280多位人物真实存在过。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电视剧中的“人”固然是艺术虚构,但凡是让人动心、引人思考的艺术形象,总是以丰富的社会关系为依托。当然,这些社会关系也是虚构的,不过,对剧情中的人物而言,它们又是真实的,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才是呼之欲出的“这一个” 。选取真实的历史人物编织故事,为完成一部出色的历史剧提供了部分保证。
但更重要的是把真实的人物演真实,为他们建构起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的社会关系网络,使他们说话和行事在这个社会关系中开展,符合时代特征、身份特征和思想特征。以此来看《巨浪》 ,不免有些遗憾,“宋玉泉”“杜晚枫”作为学生干部,缺少了一些“学生味” ,多了一些“干部气” ,而学生运动的其他参与者的面目则过于模糊,其出镜的意义似乎只为凑够一场游行示威所必要的人数。更重要的是,作为反映爱国学生运动的电视剧, 《巨浪》没有给予大学教授们足够的关注,以至于这些爱国学生运动的剧中人,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成了历史的看客。
实际上,史学界对“一二九”运动及卷入这场运动的知识分子群体早有详尽研究,许多亲历者也留下了生动的回忆。比如,当年的学生领袖姚依林曾详细回忆了运动的来龙去脉,还原了当年青年学生所处的历史情境;何兆武、赵俪生等也在回忆中讲述了学生群体内部的派系分化和复杂斗争。如果仔细读过这些史料,就会更好地体悟青年学生在徘徊、苦闷的心态中追求真理的心路历程,进而捕捉到这一群体共同心态中的个体差异和选择,这种差异并非小青年之间的意气之争,而是建立在对时代潮流、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基础之上的信仰抉择。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在“一二九”运动中,张申府等教授是如何声援和支持青年的,哲学家冯友兰是如何掩护进步学生、帮助他们躲避军警搜捕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又是如何出面保释被捕学生的,而蒋介石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权力博弈又是如何影响到他们处置学运的微妙态度的。由此,便可以获知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背后那个历史合力的“平行四边形” 。
可惜的是,对于上述这些, 《巨浪》都缺乏足够的观照,反而把过多的笔墨挥洒在所谓爱情纠葛、吃醋使气上,将革命中插播爱情的历史真实变成了爱情中插播革命的叙事泡沫。再花哨的泡沫,也无法堆出哪怕一波巨浪。如果以为这样讲述青春故事才能符合今天青年的观剧口味,那么这实在是低看了当年的青年,也低估了今天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