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大秧歌》和传奇叙事方式的创新

//m.zimplifyit.com 2015年12月07日09: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准

  一个讲述主人公海猫从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的流浪儿成长为八路军连长的故事,竟然拍出了长达79集的大戏,奇峰突起的开篇、环环相扣的悬念、 一浪高过一浪的被推向极致的戏剧化冲突,让那么多观众看得兴味昂然、欲罢不能。继《铁梨花》《将·军》《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的成功播出后, 《大秧歌》在天津卫视和江苏卫视的同时热播,标志着郭靖宇编导的传奇剧在连续热播上又创造了新的记录,已经成为当代我国电视剧创作和播出中一道魅力独具的 风景线。在观看《大秧歌》的愉悦过程中,我越看越惊异于中国传统的传奇叙事方式在郭靖宇手里竟焕发出如此新鲜多彩又令人着迷的艺术生命力。

  作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大秧歌》和郭靖宇的整个传奇剧创作,中国传统的传奇叙事方式如何在当代电视剧创作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讨的课题。

  从《大秧歌》看郭靖宇对传奇叙事方式的开拓与创新

  传奇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叙事传统,本来就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和演变着的。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创新竞争中,传奇叙事不仅依然占有一 席之地,而且理应与时俱进地开辟新的生长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电视剧是最大众化的叙事艺术,最适合传奇叙事方式实现创造性发展。此时此境,郭靖宇的传奇 电视剧可谓应运而生。他热衷于传奇叙事方式的运用,更致力于传奇叙事的开拓和创新,取得的创作成绩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与前面归纳的传奇叙事方式四个要素相 对照,郭靖宇作品特别是《大秧歌》中的开拓与创新至少有以下四点:

  其一,超越古代常见、现当代也不鲜见的为“传奇”而出奇的习惯做法,赋予“奇”和“异”的描写以有意味的社会内容和文化意蕴。比如主人公出身之 奇:自称“行走江湖”的海猫活到20岁还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他回到虎头湾第一件事就是在大秧歌会上找出亲生父母,你说奇也不奇。这一设定,极其自然而又 巧妙地使得首先弄清自己从哪里来、争取名正言顺地有尊严地活着成为主人公一切行动的起点和出发点。环境和处境之奇:已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山东海阳 虎头湾镇,吴姓和赵姓两大家族还在为争夺出海权斗得你死我活,两姓男女不许通婚,如有私通者被发现,本人和所生孩子要一起沉海!这种“出奇”的描写不但彰 显了海猫处境的艰险和复杂,还带出了整个虎头湾都需要进行现代启蒙的主题。主人公婚姻之奇:海猫本来是个小叫花子,由于机缘巧合,出场不久就被虎头湾两大 美女即吴家族长千金吴若云和赵家族长丫鬟赵香月同时爱上,三个人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后来,连蛇岛首领竹叶青和八路军卫生员苏菲娜也喜欢上了他,真的奇 异得很。这奇和异,折射出的不只是海猫的可爱,还有胶东女子大胆坦荡的爱。海猫绝处逢生之奇:两次沉海,一次被赵香月救,一次被共产党游击队救;两次被饭 菜中下毒,一次由贪吃的黑狗替死,一次被吴若云救;两次左胸口中枪,一次被地下党送他衣服中的铁片所救,一次是母亲留给他的玉佩挡了子弹。堪称奇上加奇。 这些奇和异的渲染中既包含着好人有好报的象征意味,也揭示了亲人和革命队伍对他的恩情。还有抗日方式之奇:鬼子大佐藤田强逼虎头湾专门为日军表演斗秧歌以 满足征服欲,在中共组织的引领下,虎头湾民众假装屈从,却以林家耀的巧妙“翻译”为掩护,在广场秧歌表演中由两个乐大夫利用对唱把日军骂了个狗血喷头。奇 特至极,又张扬了海阳人民独特的智慧和勇敢。凡此种种,都把奇和异的表现推向了极致,同时又自然而然地带出多彩的历史风云和地域文化特色,让剧中人活动在 一个充满文化象征意味的舞台上,把传奇叙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上。

  其二,在个人情感、个体生命体验的描写中自觉地连通国家命运的大情怀,致力于创作主题的扩容与拓展。以个人情感、个体生命体验的描写为中心是传 奇叙事方式的特征之一,但许多作者就个人情感写个人情感,就个人命运写个人命运,连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都很模糊,使作品内容陷入苍白和轻飘。另有些作者虽 然写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却把人物定位、时空关系、因果关系弄得错误百出,结果弄巧成拙,徒留笑柄。这是小说、戏曲、电视剧中许多传奇类作品始终不 能上档次的重要原因。郭靖宇起点比较高,他的传奇剧都是年代剧,大背景很清楚,一个民主革命,一个抗日战争。更可贵的是,从2005年的《刀锋1937》 开始,他在坚持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叙事主体的同时,就自觉地打通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联系,越往后做得越努力。在《大秧歌》中,海猫以追求个人尊严 开始,但刚与父母相认,父母就被迫当众自杀,自己也被沉海。被救不久,他又被国民党县政府当作共产党抓起来枪毙沉海,幸亏中共游击队救了他。这样,他的个 人命运自然就与启蒙和革命两大时代课题连在了一起。接着,他成了八路军胶东某支队的侦察排长,日军也攻进海阳城,开进虎头湾,他个人的追求完全与救亡、启 蒙、革命交织在一起。从第31集开始,个人情感、个体生命体验描写仍处于叙事中心,但作为八路军的一员,海猫不但以抗日为第一使命,而且与林家耀、赵大橹 的关系由情敌变为生死相依的战友,与吴姓族长吴乾坤的关系由敌对变为协作,与吴若云、赵香月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相联系,对待抗日的态度和行动成 了评判剧中一切人的最高尺度。海猫在抗日中大展雄图、百炼成钢的描写,林家耀、苏菲娜、赵大橹英勇牺牲的刻画,县长、竹叶青、吴乾坤战死的渲染,都通向了 一个最后的主题:只有在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斗争中献身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尊严,也只有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都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民 族的尊严。《大秧歌》的这一成就有力地开拓了传奇剧的主题容量,也提升了其个人情感描写的境界。

  其三,突破为情节而情节的常见做法,在追求情节跌宕的同时,寻找一种在强情节模式和性格刻画之间的积极平衡。情节的密集跌宕是传奇叙事方式的一 个优势,但只靠强情节吸引眼球,甚至让人物湮没在情节的迷离中,那就是对自我审美品位的降低。“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这是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叙述方式 的目标。对传奇叙事方式不应使用这样严格的尺度,但这不意味着它可以不讲性格逻辑。郭靖宇的传奇剧大都采用强情节模式,同时也重视人物性格刻画,并越来越 追求在二者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平衡关系,《大秧歌》就是这种追求的最新成果。看得出来,编导在主要人物的性格设计上是下了工夫的:海猫是吴家长工吴明义和赵 家族长妹妹赵玉梅的私生子,一生下来就交给族外的瞎眼婆婆代养,几岁就成了叫花子到处流浪,说不明的出身,好心奶奶的言传身教,流浪儿的艰难经历铸就了他 善良、仗义、机敏、敢于冒险、维护自尊又爱面子和喜欢夸饰的性格;吴若云作为吴乾坤的独生女,自幼养尊处优又上过洋学堂,她高傲、任性又有些叛逆;赵香月 出身贫苦,是赵府的丫鬟,双重处境造就她勤劳、热心又有些野性;吴乾坤乃官绅之后又当过旧军官,自负、行事强势;赵姓族长赵洪胜在家族争斗的弱势经历形成 了他的势利又精于谋算。其他如赵大橹的耿直、吴江海的贪婪、林家耀的新派作风、吴天旺的阴暗、槐花的放纵,几个日酋的残忍与毒辣,都可谓个性分明。所谓建 立积极的平衡,表现在编导一方面按主要人物性格的走向设计了剧情发展总格局,同时用人物相互的性格碰撞推动了具体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发挥强情节的优 势,大量运用偶然、巧合元素把人物间性格碰撞也不断推向高潮。这是双方都主动推进对方的运动中的平衡。像海猫与两大美女那些最有意义的冲突、吴明义赵玉梅 的双双自杀、吴乾坤与赵洪胜几次过招的戏、海猫与黑鲨比武的戏、海猫的信被调包导致虎头湾血战的戏等最精彩的篇章,都已无法分清是性格碰撞推动了情节的跌 宕,还是强情节模式推动了性格碰撞的戏剧化。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双赢的积极平衡确实把传奇叙事方式的美学品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其四,超越简单的“以想象求奇,以细节求真”,用对细节真实和历史真实感的多方追求支撑艺术想象力的自由飞翔。在大胆想象和虚构的同时如何用细 节真实保证剧情的真实感,这也是传奇叙事方式在运用中的一个瓶颈,是区分高品质传奇剧和低端传奇剧的重要分界线。郭靖宇在这方面的追求也是自觉和出众的, 而且每拍一部新戏就会作出新的努力。这次拍《大秧歌》,海猫这样一个底层人物成长史居然拍出79集,不仅叫观众看得有滋有味,同时在追求剧情真实感方面也 下了更多的功夫。首先,他不仅用遵循生活逻辑的方式来保住细节真实的底线,划清与那些神剧、雷剧的原则分界,而且更自觉地用性格逻辑来提升细节真实的美学 品位。比如,全剧一开篇,海猫无意中救了被劫杀的吴若云,两人一起逃跑,一起被抓到聚龙岛,又一起逃出来,相互间从排斥到相识,从互相感激到互相欣赏,那 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全都是按海猫的性格逻辑和两人性格碰撞设计出来的,虽然铺陈了近两集,却令人感到很真实很过瘾。其次,剧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却 把昆嵛山根据地、八路军胶东纵队、地下战地医院、日军进海阳、游击队用地雷炸日军、1942年冬天日军大扫荡这些最具有当时胶东抗日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写进 了剧情,还多次提到中共胶东抗日主要领导人许世友和胶东最大的伪军头子赵保原,这就帮助虚构的人物能够行走在一个真实的历史舞台上。另外,全剧以最具有海 阳地域文化特色和象征意味的海阳秧歌为贯穿,并随剧情发展设计了五场斗秧歌的大戏;剧组还投巨资在海阳海边专门搭建了一个等比的虎头湾镇,在海上搭建了一 座巍峨壮观的海神庙。诸如此类的做法,都从历史氛围的营造上支撑了全剧追求艺术真实的上乘品格。

  综合以上四点,《大秧歌》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郭靖宇对传奇叙事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郭靖宇遇上传奇叙事,传奇叙事遇上郭靖宇,结果是双赢。

  对危机艺术的追求是郭靖宇传奇电视剧的核心优势

  在关于戏剧本质的讨论中,英国戏剧理论家W。阿契尔提出过一种看法: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而戏剧则是一种“激变”(crisis,又可译 为“危机”)的艺术,后者处理的是人的命运或环境的一次激变。我以为,这种说法有些以偏概全,但如果它是专指戏剧叙事方式的一种,即把冲突危机化的方式, 则是很精当的。

  电视剧也是剧,从话剧团出来的郭靖宇更懂得这一点。如果要问他对传奇叙事方式进行开拓和创新的集中表现是什么,或者说他的传奇类电视剧在叙事艺 术上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我以为那就是他能将上述传奇叙事方式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不断地制造主要人物的命运危机和情感危机,并不断地把戏剧冲突推向 极致,以创作者的激情灌注来拥抱观众的兴奋神经,从而产生出强烈的持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仍以《大秧歌》为例,看一下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危机叙事的追求首先表现在主要人物海猫、吴若云、赵香月、吴乾坤、赵洪胜等出场前,就给他们设计了奇特而又错综交织的戏剧性关系,而且大幕还未 拉开,各种激烈的冲突就都已在酝酿着:海猫要回乡寻找亲生父母,要虎头湾还他一个出身尊严,吴明义、赵玉梅在20年的压抑后要豁出命来认儿子,世代为仇的 吴、赵两姓要在斗秧歌中争个你死我活,当年父母被沉海的海盗黑鲨要回虎头湾杀吴乾坤和赵洪胜报仇,还要劫杀由长工吴天旺护送的吴家大小姐吴若云,而上过洋 学堂的吴若云则正准备女扮男装去打破不许女人跳秧歌的禁忌,林家耀从南洋回来要与吴若云订婚,吴乾坤同父异母的弟弟、县保安队长吴江海要带队去攻打聚龙 岛,还有中共游击队指导员王天凯因在海阳县城活动而被保安队追杀……一个个奇特的惊天秘密就要被揭开,一个个生死较量就要展开,一个个激变式的冲突都戏剧 性地指向海猫和其他主要人物的命运危机。这是多么巧妙而又奇特的危机艺术的构思啊。

  另一个做法就是积极地用次要人物尤其是新出现人物给主要人物制造麻烦,加速激变的到来,用陆续发生的事件不断给主要人物制造生命危机。比如,最 早出现的吴天旺很快就变成了海猫的敌人,较早出现的林家耀、赵大橹一出场就是海猫的情敌,肖老道一出场就在算计海猫和吴若云,苏岩苏菲娜刚出场就与海猫冲 突得火星四溅,后来出场的竹叶青对海猫爱恨交加,日军头目麻生、藤田是海猫和虎头湾的死敌,最后出场的日本特务三浦更是海猫和虎头湾最凶恶而又狡猾的敌 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出现和变化都推动了剧情走向激变的脚步。

  郭靖宇还是一个善于运用偶然、巧合来搞戏并制造危机叙事的高手。《大秧歌》刚开始的危机骤起就是由连续三个偶然和巧合引出的:吴若云从马车里摔 出,刚好砸到了在高粱地睡觉的海猫身上;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叫花子危难中居然救了一个高傲无比的富家小姐;这个富家小姐却恰恰是他仇人吴乾坤的女儿!三 个都是极为罕见的巧合居然在此时此地叠加在了一起。正是这三个巧合,给他带来了接二连三的生命危机,也给他和吴若云的关系埋下了种种变数,你说妙也不妙? 全剧结尾处,也是三个偶然、巧合的运用来制造并化解了虎头湾前所未有的一场巨大生命危机:三浦因偶然发现了吴宅有地下通道,日军投降后他就潜伏下来,策划 了在地道装炸药,要炸死在广场庆祝抗日胜利的军民的阴谋;秧歌疯子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认出了脸上缠着胶布的伤兵“老林”实际上是三浦装扮的;没人相信秧歌 疯子的话,恰巧被秧歌疯子救过的海猫相信了他的话,在最后关头阻止了爆炸,在广场上当众揭穿并抓捕了三浦。这巧思实在让人赞叹。

  死亡是生命的高峰体验,情感纠葛和波澜是文艺创作内容的主要载体,生命危机和情感危机是危机叙事中的重中之重,正是由于郭靖宇在对危机艺术的追 求中大胆探索、勇于创造,一部《大秧歌》中光主人公海猫的命悬一线、绝处逢生的戏剧化危机就达20次左右,情感危机叙事也达10多次,此外,在对吴明义、 赵玉梅、苏岩、赵三伯、吴老太太、春草儿、竹叶青、苏菲娜、林家耀、赵大橹、吴乾坤等人的死和情感冲突的描写中也都程度不同地发挥了激变叙事的优势,因而 它们都成为戏剧化程度最高、感染力最强的高潮戏。一部长达79集的超长篇连续剧,从头到尾,精彩的危机叙事如此密集又被推向极致,这是艺术想象力怎样的一 种自由飞翔,又折射着创作者付出了多少辛勤耕耘的汗水!也许,这就是郭靖宇创作思维中最闪光的核心部分,是他对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最独特的贡献之所在。

  由于着意于我国传统的传奇叙事方式在当代的发展,以上讲的都是《大秧歌》的成就和郭靖宇在发展传奇叙事方式中的贡献。这并不是说《大秧歌》和郭 靖宇对传奇叙事的运用已无可商榷。比如在《大秧歌》中,受吴天旺和三浦欺骗的吴若云为给父亲报仇竟然要去点燃炸广场的炸药,这一激变的出现就缺少足够的合 理性。又如,与在片子的大背景交代和具体情节中越来越涉及标志性重要历史内容的趋势相联系,编导对相关历史的了解也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当然,这都是前进 中的课题,解决这些课题的过程也就是继续上升的进程。

  百花齐放是繁荣文艺的必由之路。电视剧创作的更大繁荣也需要鼓励各种叙事方式的自由竞争。当然,每种叙事方式在文艺发展中的实际地位和分量,都 是由相应的作品的水平来支撑的;任何一种叙事方式在新的时代能生长出多少新的生命力,则取决于相关艺术家在运用这种方法中有多少开拓和创造。也正是从这种 意义上来讲,多出一些《大秧歌》这样的作品,多出几个郭靖宇这样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传奇类电视剧地位的增重,传奇叙事方式生命力的提升,前景就会更加美 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