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古国,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生存和发展历程中,形成、积累和延续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体现为“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们作为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载体,为文明的传承、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这些诞生于前现代社会的知识、技能和工具,生存和发展空间逐渐缩小,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为了让人们不忘历史文明的足迹,也是为了让现代生活能够与历史根须的营养联接起来,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为其注入现代生活活力的迫切性。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可以说生逢其时。它用影像记录、探究、对话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人们重新体验、观看和探究非遗文化的兴趣,激发观众对这些遗产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艺术想象、历史积淀的好奇,为我们快速旋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一种非物质的文化诗意。
第一季的《传承》共7集,内容涉及大陆、台湾的70多个地方,“上高山、下大海、踏沙漠、进森林、走乡村、行城市”,拍摄了80多位在民间的技艺传承人,并重点呈现了近50位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和人生。每一集都通过七八位文化传承人,讲述几个若即若离的故事。其中,第一集的《道》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开篇绪论,它从武术、舞蹈等多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挖掘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厚德载物、修身内省的各种传统哲思,都通过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得到了提炼和升华。而随后的5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为框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单元,展示了不同材质、不同功能、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也涉及传统技艺、医药、各种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以及体育和游艺等。凉茶、钻木取火、呼麦、地戏等非遗项目,都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第七集的《和》作为收官之作,则是全片“九九归一”的总结,将几十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上升到东方哲学的高度。一个“和”字,道出了中国人与自然、家庭、社会、国家、自我心灵之间刚柔相济、共生共享的生命境界。
《传承》所传承的不仅仅是非遗技艺和知识,更是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非遗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可以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传统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传承》对此有自觉的认知。所以,它不是对非遗项目的静态介绍,而是借用现实中的非遗传承人的行动、生活、家庭关系、人生命运,将非遗知识与人物故事结合在一起,塑造了非遗文化中真正的主角:人。遗产因为活在人之中而活在生活中,活在纪录片中。作品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记录,对他们的采访,生动表达了形形色色中国非遗的历史渊源、遗产价值和传承现状。人们在观察这些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故事中,感受到了非遗与日常生活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也感受到了现代生活对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这种以人传事的视角,的确为这部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传承》有意识地突出了“传”与“承”的关系。纪录片中多次出现两代人、三代人之间的传承故事,不仅表现了老一代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坚守,更表达了年轻人对非遗魅力的认同。《传承》总导演贺亚莉曾经对媒体表示,在两年的拍摄中,她自己也不断被这些技艺所震撼,同时也被这些非遗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所感动,这促使她和创作者们“力求通过这部纪录片揭示成百上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存、生产、生活智慧,以及海峡两岸传承人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所以,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非遗文化都面临现代生活的挑战,但在纪录片中,还是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性的两代人薪火相传的画面,来表现文明力量的传递。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类文明就像一条河流,只有不择细流、不断历史,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非遗文化,有着浓浓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多是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虽然许多传统知识和技艺已经退出了当代生活中心,但其中所包含的经验、智慧、人生哲学、世界观念,却仍然熠熠生辉。随着时光的流逝和间离,这些曾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文化反而会具有更强的精神特征,具有一种审美的魅力,为喧嚣的日常生活带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