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古装剧历史架空玄幻流行 跟风创作难立不败之地

//m.zimplifyit.com 2016年04月13日09: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许 莹
《芈月传》 《琅琊榜》 《花千骨》《芈月传》        《琅琊榜》          《花千骨》

  古装电视剧以对历史资源展开想象为主要创作特征,根据不同的历史史实参照程度与想象程度,又可将其划分为古装历史正剧、宫斗剧、历史戏说剧、穿 越剧、仙侠奇幻剧等多种类型。近年来古装剧热引人关注,2015年下半年《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等剧接连霸屏,2016年年初延续了2015年古 装剧创作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2月份各大上星卫视上映的古装剧就达到8部之多,《寂寞宫廷春欲晚》《新萧十一郎》《青丘狐传说》《解忧公主》《五鼠闹 东京》等剧扎堆播出。然而荧屏上根据正史改编的古装历史正剧越来越少,一直严肃考究的古装历史剧美学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架空、仙侠玄幻之风悄 然盛行,其中不乏违背基本历史逻辑的粗制滥造之作,因而古装剧创作热情延续的背后却是观众热情的消减,2016年年初的几部古装剧收视率最高的刚刚破一, 和去年古装剧收视率动辄破三破四的收视佳绩相比下滑不少,且频频引来观众诟病。

  片面追求观赏性

  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

  古装戏最早是针对时装戏而言的类型概念,梅兰芳先生在其戏曲演出生涯中为了探索创新而编了一批时装戏,过去的戏曲表演就成为古装戏了。到了电视 剧中,古装剧是指剧中人物穿着古代服装,假定发生在一定的古代历史背景演绎故事的电视剧类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谈到,古装剧只是一种样式,其 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必须在历史走向真实的大前提下来编写故事,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和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但是当下电视剧市场上充斥着 完全倚靠感官刺激来获取收视率的作品,离开了正确的历史观与美学观,离开了对思想性、艺术性的追求,而假古人之嘴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背离人民和历史发展 走向的古装剧是要坚决摒弃的。

  古装剧要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仲呈祥认为,我们不能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将影视作品完全政治化,以概念化公式化的方式进行说教是 一个极端,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作品打着古装剧的旗号,一味追求观赏性,单纯凭借视听刺激来取代一部严肃作品应带给人们的思想启示意义是另一个极 端。《琅琊榜》四年磨一剑,画面精美考究,《芈月传》展现了芈月追求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思想内涵,它们都是以质取胜的典范。古装剧的质就在于,它是否坚 持了正确的历史观,是否坚持了正确的美学观,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的和人民的检验。古装剧创作者应当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担当感,牢牢把握创作 导向,做到为人民立言为人民呐喊,而不可一味迎合市场而丧失了艺术家的良知。

  片面追求观赏性,单纯依靠明星效应、话题、噱头的古装剧很难深入人心。女主角多是背离历史的“玛丽苏”。玛丽苏本是一位国外《星际迷航》的粉丝 在续写剧情时虚构的女主角,与各位男性角色暧昧不断,缺乏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古装剧成为披着古装外套的偶像剧,女主角外表清纯或风华绝代,陷入情感漩涡不能 自拔,此类故事的视角与格局较为狭小,仅仅局限于宫斗或情爱元素。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秘书长、编剧刘毅认为,近两年由于网台互动,受众群体年轻化,年轻女观 众成为追剧的忠实粉丝。“玛丽苏”迎合了年轻女观众的口味,人见人爱楚楚可怜的形象完成了其自我欲望的荧幕投射,但缺乏深度思考的一味迎合却使这类古装剧 陷入了快餐文化的囹圄。刘毅强调,播出平台不能将明星作为购买古装剧的惟一参考标准,从“人保戏”到“戏保人”观念的转变,是推动优质古装剧生产的关键一 环。

  网络IP助推古装热

  讨“巧”不等同讨“好”

  在播出层面,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古令”中,明文规定了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年度播出古装剧的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该卫视黄 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一剧两星”实施后,每晚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由三集变成两集。在“限古令”与“一剧两星”的合力作用下,一个上星频道 全年播放的古装剧在110集左右,古装剧就此迎来了播出困难的严寒期;在制作层面,国内电视剧的投资与日俱增,古装剧在服装、道具、布景、特效等方面更是 对资金的要求较高,动辄数亿投资的古装剧拍摄让现代剧望其项背。面对如此严峻的播出形式以及高风险投资的现实语境,古装剧依仗网络IP带来的强大粉丝基础 为各大卫视的收购与投资方成本的回收打了一剂“强心针”。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编剧余飞表示,网络IP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古装剧创作热潮。例如古装剧《琅琊榜》根据海晏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小说 自2007年起于起点中文网进行连载刊登后,就荣获当年某类型年度网络最佳小说、九界网最热门点击等成绩,小说实体书更是一版再版,畅销多年。山东影视传 媒集团一举买下版权,广泛征求网友改编意见,剧本打磨两年后方才开拍,但是网络热门IP并非屡试不爽的良药,该剧的成功还有赖于对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

  网络文学已成为IP核心产地之一,而古装IP占比极大。余飞从创作层面给予回答,他认为古装IP占比大是由于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古代,而古代没有 健全的法制,导致在古代发生的故事其矛盾更容易被推向极致,从而也更容易激发主人公的智慧并与反面角色进行斡旋。例如在宫斗戏中,嫔妃们常用的宫斗武器麝 香、保命仙丹、毒药鸩酒等等,在现代家庭生活剧中是无法出现的,而表现现代家庭伦理剧的剧本编纂更加注重逻辑推理与现实观照。反观古装历史正剧,则需要创 作者对浩瀚如烟的史料进行梳理与选择,更加强调对史实的考据,创作者要坐得了“冷板凳”。这样看来,历史架空、仙侠奇幻对于古装剧本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 更为讨“巧”的事情。然而讨“巧”不能完全等同于讨“好”,缺乏精心创作、内容雷同、一窝蜂扎堆的历史架空或仙侠奇幻古装剧很难引发情感共鸣,无论何种类 型的创作,电视剧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才是最赢得人心的。

  古装剧扎堆播出

  跟风“顽疾”何所医

  在现阶段国产电视剧市场上,“跟风热”成了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部剧火了之后,一段时间内电视荧屏上便会出现一系列同类题材的复制版。古 装剧扎堆播出,剧情同质化严重,对于制作者而言,不必要的撞车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浪费;对于观众而言极易产生审美疲劳,看到开头就能凭借过往观剧经验猜到 结尾的剧情使得这一题材本身的吸引力渐趋走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表示,安全性业已成为电视剧高风险投资者的首要考虑因素。打开电视机,“家里打”、“宫廷 斗”,文艺作品既不敢面向现实,也无法深入关切社会。中央下大决心从严治党,但反腐作品却很少在荧幕上呈现。制作方的安全性来源于所谓的经验,而非出台的 明文规定。一部电视剧在某电视台被拒绝却又被另一个电视台接受,或者有些电视剧多次被拒绝最终播出时却一炮而红的例子比比皆是,播出尺度在无形中或自我想 象中被条条框框所限定,其实在公开政策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这种无形的红线带来的危害极大,摸不清安全边界的制片方不敢在多个领域开拓创新,只能 在近期旧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模仿效法,在所谓的安全边界内进行投拍,这也就导致了当下电视剧题材类型不断缩减,直至某一类型完全做垮,才会有新的类型涌现 的现实瓶颈。古装剧历史架空、仙侠奇幻之风盛行亦是寻求安全性的表现,古装历史正剧会面临播出方与观众对其历史真实的拷问,创作者为了避免和历史纠缠不清 索性架空历史,以确保作品的安全性。

  电视剧类型多元化是确保优秀作品涌现的前提,拘泥于同一类型题材并不仅仅是制作方急功近利的单方面原因,根治“跟风”顽疾还需要明确的政策出台以鼓励制作者进行多元化尝试,打破无形的播出壁垒,真正让亦步亦趋的制作者敢于迈开步子前行。 (许  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