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创作谈 >> 正文

该焦虑的不是时代的进步,而是自己的不进步

//m.zimplifyit.com 2016年06月02日11:08 来源:文汇报 王彦

  新剧《女不强大天不容》聚焦媒体转型,六六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

  该焦虑的不是时代的进步,而是自己的不进步

在六六看来,变,不止于媒体,而是各行各业;强大,不止于内心成长,还取决于一天不能停的学习。图为《女不强大天不容》中的女主角郑雨晴。(东方卫视供图)  在六六看来,变,不止于媒体,而是各行各业;强大,不止于内心成长,还取决于一天不能停的学习。图为《女不强大天不容》中的女主角郑雨晴。(东方卫视供图)

  20岁时,她干劲十足,却不懂得迂回曲折之道。在暗访地沟油制造工厂时暴露了身份,与同伴驾车逃跑途中车祸受伤;在调查涉嫌贩毒活动后,冒着坠楼风险、熬过通宵写出来的报道却不尽如人意。

  35岁时,她临危受命出任都市报社社长。履新演讲的第一句话,她磕磕巴巴说得支离破碎。可一旦转身面对熟悉的报纸版面,她在突发事件时拍板出特刊,在一片网络新媒体的冲击浪潮中霸气突围:“我们有深度!”

  这是《女不强大天不容》剧中人郑雨晴的故事,却叫现实里多少媒体人心潮跌宕。

  前天,由六六编剧,余淳导演,海清、杜淳、陈小艺、秦海璐等主演的《女不强大天不容》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首播。六六用犀利并幽默的笔触,描写报业近20年的兴衰转变,揭开沸腾的媒体转型话题。

  何曾想,报社女记者竟也成了影视剧中女一号。作为六六新作里的群体中一分子,本报记者向她提问:“剧本里写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写时代更迭中人心的焦虑,这样好吗?难道不该寻找一种向焦虑与不安宣战的心理按摩法则?”电话另一端的六六几乎没有迟疑,她说:“我想表达的恰恰是解决方案。该焦虑的不是时代的进步,而是自己的不进步。”

  聚焦当下、存档未来,因为我在活着

  “《女不强大天不容》开播了,我有些滋味难辨地守着电视机。”周二晚,有人在朋友圈里这般记录。她是名女记者,是千千万万同样在改变中蒸腾、煎熬、守望及奋斗的一员。顺手点赞的那一刻,人同此心。难怪外界评论“六六又一次触到社会热点了”。

  世界在变,风向在变,六六对社会热点的敏锐捕捉不曾改变。她似乎永远同步于时代,或再准确些,当她在文档里敲出剧本第一个字时,她已经聚焦当下、存档未来。《双面胶》是第一部以新角度探讨婆媳关系的话题剧,《王贵与安娜》《蜗居》 则从两性角度追问夫妻关系,《心术》拍出了真正直面医患关系的案例。这次《女不强大天不容》,讲述互联网大潮下媒体转型的历程,而这也是近几年来媒体行业内被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因为我在活着,因为我从未囿于自我的天地或架空、虚幻的世界。眼前、周遭,无不是活生生的变化。”六六坦言,自己偶尔设想过换换口味写些背向生活的故事,但每一个24小时里的信息传送,都在推着她走向现实题材的深处。昨天,六六正在哈尔滨为新剧做宣传。见面会上,她问在场众人,“你们有多少人内心焦虑的,能举手示意吗?”结果,呼啦啦举起一片。“这就是社会的某些现状。”在她眼中,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现在的我们与5年前的自己甚至不是同一物种”。如今的手机像六六的“器官”,但5年前还是偶尔可抛却的消耗品;如今的朋友,谁都无法断言明年今日身在何处,但5年前或许还有大学生一毕业就望到了职业尽头。

  提笔写女记者的20年从业经历,是因为她当真目睹了一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高楼倒”的现实剧情。2009年,六六曾建议自己的闺蜜离开传统媒体。但闺蜜给她的答复是:“你要知道,在我的家乡合肥,传统报业的收入水平高过上海的影视行业。”可仅仅三四年时间,社会进入让人目瞪口呆的变化期———BBS灌水社区还没消停,微博兴盛了;微博还不及退出历史舞台,微信又取而代之;微信仍风生水起中,但下一个社交风口已没人再会轻下断言。眼见一扇扇窗口打开又阖上,闺蜜终于在职业的危机阶段看到六六递来的橄榄枝,“我们写写女记者吧”。这就是剧本的源头。

  “我看病难了就写《心术》,教育难了就写《宝贝》,爱情难了就写《王贵与安娜》。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人生难题,我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为了写《女不强大天不容》,六六在安徽一个二线城市的报社里“实习”了两个月,走访媒体内外近4000人。她用“趴进去”来形容自己体验的生活,她跟温泉店老板搭讪,佯装下家找地沟油卖主讨价还价,六六累积起一本远超小说的素材簿。

  所以,在新剧中,她既不回避这时代中人们集体焦虑的源头———技术革新,也不掩饰各人命运的背后推手———选择使然。如果说剧中还有什么带着理想主义,那答案应当是她的“不说”———比起公开出版及见诸荧屏的,那些留在素材本上未被采纳的“遗珠”,或许才是真正的痛点。

  “强大是不惧于坦露弱点,因为坚信不会被击垮”

  3年前同名随笔集问世,2015年小说出炉,及至现在新剧开播,六六接受的所有采访都不曾绕开一个问题:为什么执着于“女不强大天不容”这个名字。7个带着女性意识觉醒甚至略显明目张胆的汉字组合,传递出她作为女性编剧怎样的内心?

  她矢口否认是要为“女权”呐喊,“因为女权的前提是男女不平等”。今时今日,当女性已经手握平等,六六自嘲希望女性强是因为“女人其实贪心得很”。这种贪心包括人格完美、教育良好、经济独立、父母康健、爱人知心、儿女优秀,最好再加上:女性本身容貌姣好。

  不过,她问旁人,也自问:如此完整的女性的一生该何以抵达?“郑雨晴是一种途径。你可以发现,她的职场、人生铺开了无数选项。外出采访还是相夫教子,接受升职还是转投新行业,同时推进几个项目抑或深耕一个领域……”六六剖白,为女性发声是她戏剧的“核”,而媒体行业不过是能承受这个戏剧核的载体。因为,“当下的时代,没有哪个行业比传统媒体更具代表性,代表曾经骄傲的先进生产力进入马车与汽车决战的时刻”。

  剧中,为了向大众展示女性参与社会、成就自我的全程,六六特意把女主角郑雨晴设定为一个符合“中庸之道”审美的女性,而非一开始就显山露水、自带主角光环的佼佼者。这也是她作为编剧的选择:“我确实可以挑离经叛道型或卓尔不凡型,但绝大多数女性有着正常的生活轨迹,而这部剧的观众也大多是这样一群人。我想告诉她们,人生就是升级打怪的过程。当闯过金钱、权力、情感等一个个关口,风轻云淡时,女性的强就是———我不惧于坦露弱点,因为坚信不会被击垮。”

  要达成她所说的“强”,六六安排剧中的郑雨晴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何尝不是她内心的映射。时代的变,非一时一刻,而是每时每刻。“我比任何时候都认同‘勤奋’‘夜以继日’这些成功要素。”曾有人跟六六打趣,自从有了无所不知的搜索引擎,编剧们可以喘口气歇歇了,六六却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网络带来的哪里是便利啊,分明是让人自知‘我有多无知’!”前阵子有报道说机器人已能取代记者写稿,生于忧患的六六立马在她的新作里添加“机器人写剧本”的情节,“现在还能庆幸,人与人的交流总比机器人与人的交流要顺畅些。可等哪天机器人也通人情,我就退休了。反正这2年我在为下一部作品研究中医,如今扎得一手好针,找我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林语堂说,幽默是智慧之刀,轻轻一晃。六六便是这样,举重若轻,把她对生活真实的焦虑与思索都敲打在自己身上。

  至于中医为何进入她的写作范畴。在她看来,这取决于人的两面性,“我们一方面在快速奔跑,一方面在回溯过去。内心的两面性造成了我们对文化、对自我认知的需求。站在风口不一定是我们想干的事情,但做最完整的自己,做对未来有交代的自己,这是我们能够办到的。”

  六六没有道出剧中郑雨晴最终的走向,更否认媒体转型是个糟糕的时候。相反,她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女人突然可以翻过身来的好时代,一个不努力奋斗都对不起的好时代。”言语中,有真诚的感恩,也有汹涌的霸气。她和荧屏前的女记者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也希望做主宰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