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近年来,聚焦汉字、成语、诗词、戏曲、武 术、收藏等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异军突起,凭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树立了中国电视本土化创新的新标杆。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创新,不仅对中国电视的 内容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整个文化、社会、艺术、传媒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走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节目原创之路
胡智锋 郝娴贞
当前原创文化类节目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综观当前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主要具有以下类型:以汉字、成语、诗词为核心创作要素的语言文字类文化节目,这是当前最主流、数量最多的文化节目类 型,代表作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黑龙江卫视的 《最爱中国字》,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等;以综合性见长的国学知识类文化节目,如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江西卫视的 《挑战文化名人》等;戏曲类文化节目,如山西卫视的《走进大戏台》《伶人王中王》,河南卫视的《牛园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等;武术文化类节目,如 中央电视台《体验真功夫》,河南卫视《武林风》等;文物收藏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我有传家宝》,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等。
虽然这些节目基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节目样态和风貌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如都具有鲜明的“少”、“新”、“轻”特征,即年 轻化、时尚化、轻松化;多围绕汉字、成语、诗词、戏曲、武术等显性传统文化元素展开;多采用季播的播出方式,注重节目形态的创新;在传播手段上,注重与新 媒体的融合,除开通节目官网、微博、微信公共号外,还有很多节目通过与视频网站合作、开发手机App、网游等方式实现了台网互动,在传播力、影响力、互动 性和参与性等各个维度都刷出同类节目的史上新高。
原创文化类节目的意义与价值
目前看来,原创文化类节目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以及传媒价值、艺术价值。
文化意义:原创文化类节目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文化类节目作为连接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脐带,将传统文化 中优秀的、适合当代传播的、富有正能量的文化因子和价值观源源不断地输送、转化到中国的当代文化中,既守护了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又丰 富了当代文化,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社会意义:原创文化类节目有利于凝聚正能量,匡正世道人心。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尚正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达 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和谐的价值追求和深邃智慧,是东方文化的根基,也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所共需的精神能源。原创文化类节目通过运 用传统文化元素积极传扬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恭礼让、勤劳敬业等中华传统美德,凝聚荧屏正能量,对社会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均产生了正向的引 导和引领作用。
艺术价值:原创文化类节目有利于当代艺术格局的重构。首先,原创文化类节目实现了对传统艺术样式的守护与弘扬,原创文化类节目长期关注传统艺术 样式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传统艺术样式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传播、推广;其次,原创文化节目以先进的传媒技术手段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当代创 新,如以《梨园春》《走进大戏台》为代表的戏曲类文化节目,通过将地方戏重新包装整合,推陈出新,赋予了传统戏曲样式全新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再次,原创文 化节目催生了新的传媒艺术形态,传统艺术的接受者可以更为切近地、更为沉浸地、更为多方位地感知借由传媒艺术所带来的巅峰体验,这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以及 当代艺术格局的重构均起到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传媒价值:原创文化类节目有利于传媒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近年中国电视节目的格局来看,特别是在现象级综艺节目当中,几大节目模板几乎全部 移植于国外,鲜有本土原创节目,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质更是几乎与中国电视隔绝,中国电视的本土化创新进入到一个极其困顿的境地。新一代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兴 起,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植根本土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寻找创新源动力的可能。它们以特有的中国气派和强大的原创魅力,印证了以传统文化助推电视节目 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是可行的,传统文化理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
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启示
第一,在道路选择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节目原创之路。拥有数千年丰厚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电视创作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资源宝藏。只要我们悉心挖掘,并做好当代转换,就可以打造出既具有中国风格、民族风味,又贴近现代审美、符合当代创意节奏的优秀电视节目,就可以 实现“意思”、“意义”兼备,“叫好”、“叫座”兼得。
适当地引进国外模式,借鉴国际先进制作经验无可厚非,这既是电视荧屏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但如果将引进国外模式视作惟一 的选择乃至一种路径依赖,就有可能会出现方向性的问题。我们必须看到,所有的文化产物都会承载着其所属的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判断,过分的宣扬、依赖外来模 式,不但会影响中国电视自身的创新机能,还会挤压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丧失自身的文化主权。因此,在道路的选择上,必须要有清醒的文化自省,要坚定不移地 走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道路,尤其是要学会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力量。
第二,在价值选择上,要始终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世情国情变化巨大,随之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潮,在这种情形下, 在主流媒体上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这种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原创文化类节目将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于无形中传递了主流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它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创作者要有价值传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一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新风尚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
第三,在生产传播上,要坚持“三品”合一。要努力实现“宣传品”、“作品”、“产品”的有机统一,既要追求价值的高度,宣扬正能量;也要追求艺 术的精度,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追求良好的艺术品质和格调;同时还要在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上做文章,达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从原创文化类节目的整体品质来看,“三品”统一做得还不够,在各个维度还有很多的拓展空间:在价值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还更多地停留在汉 字、成语、诗词等显性文化因素上,缺乏对文化内蕴和价值层面的深层次的理解、运用和开掘;在艺术表现上,存在同质化、单一化的现象,很多节目都是采用知识 竞技加嘉宾点评的形式,比赛方式也多限于书写、猜词、背诵等,真正能做到另辟蹊径的节目精品尚不多见;同时,和一些成功的引进模式相比,原创文化类节目在 单位时间的可视性、可听性、吸引力都还不够,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都无法与那些真正的现象级节目相抗衡。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 索。
第四,在制作技巧和表达策略上,要善于将传统文化现代化、时尚化、年轻化,要在新媒体的融合上下更大功夫。与传统文化类节目相比,时下流行的原 创文化类节目展现出的最大不同就是兼顾了文化性和时尚性,在注重立场、内蕴的同时,不教条、不枯燥,以一种轻盈、活泼的方式化解了以往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常 见尴尬。这是原创文化类节目带给我们的又一个非常好的启示,那就是在文艺创作中越是要传达严肃、主流、正统的内容,越要采取轻松、有趣、丰富的形式来表 达。切不可凭借立场的正确性、文化的正统性、官方意识的主导性,而忽略文艺创作的艺术性、多样性、群众性,否则会无益于文化的建设,也会反噬意识形态的影 响力和控制力。
做好原创文化类节目的传播,还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平台优势结合起来,使节目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获得更为广 阔的发展空间。 当下的电视受众的时间呈碎片化,导致对电视节目的收视忠诚度下降,对网络新媒体的熟悉和喜爱日益增强,电视节目应借助新媒体进行节目的品牌推广,提升品牌 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增加互动,增强对节目品牌的认同感,进一步密切联系受众,形成传媒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电视媒体的自身努力,原创类节目的繁荣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支持,尤其是在我国电视节目市场运行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引领和导 向会对电视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当下,原创文化类节目出现创作高潮,但从通盘来看,原创文化类节目仍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市场收益都无法 和一些明星类、游戏类的现象级节目相抗衡。同时,面对收视压力,一些原创文化类节目也开始“变味”,如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行选秀娱乐之实,趁着原创 文化类节目的创作热潮浑水摸鱼等。这种不良现象扰乱了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创作环境,拉低了节目的整体品位。肃清原创文化节目市场的不良现象,既需要创作者的 自律,亦需要政府通过政策调控、设立奖项等方式给予外力的引导、扶持和鼓励。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原创文化类节目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时代、适于传媒的本土化道路,其中所积累的经验值得珍视、梳理和研究。相信沿着本土化原创文化类节目继续拓展,一定会产生更加积极、正向的价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