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

何向阳

  何向阳,女,中共党员。祖籍安徽。1988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现为研究员,支部书记,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青联十届全国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青联社会科学联谊会副会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联常委。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文学人格论》独立承担人。国家社会基金课题《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对女性文化人格的影响研究》独立承担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首届河南省十大青年社科优秀专家。首届“河南文艺十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五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首批人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首批人选”。
  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评论》《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东方文化》等发表论文二百余万字。出版《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版)、《肩上是风》(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版)、《自巴颜喀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版)、《思远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梦与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版)、《夏娃备案》(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版)《镜中水未逝》(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版)7部。主编《知识女性文丛》丛书3种。代表论文有《文学:人格的投影――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家族与乡土――20世纪中国文学潜文化景观透视》《部落与家园――近年小说的一种文化倾向》《不对位的人与“人”――人物与作者对位关系考察暨对20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形象及类近智识者人格心理结构问题的一种文化求证》《12个:1998年的孩子》《夏娃备案:1999》。论文论点20余次被《新华文摘》、《读书》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心理学》转载、摘编。论文入选《河南新文学大系》(1917--1997)(理论批评卷)(河南大学出版社)、《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评论卷》(华文出版社)《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2001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多种选集,散文入选1997中国文学排行榜,1998、1999、2000、2001、2002《中国最佳散文》《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2000、2001《中国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散文经典》(云南人民出版社)多部选集。
  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1997――2000年度)(2001年);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1年);第十二届“冰心文学奖”(2002年);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2003年)。
  获中国社科院、团中央颁发的“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95年、2003年,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2005年)6项省级奖;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2000年);《当代作家评论》评论奖(2000年);《南方文坛》评论奖(2002);“河南省1979――1990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论著奖”(1990年);“河南省首届文学新人新作奖(理论评论)”(1992年);“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7年)(1998年);“河南省文学奖”(2000年)“河南省优秀图书奖”(1999,2006);入选“2001年河南文艺十大成果”。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通报表彰。入选“全国优秀妇女读物”暨全国妇联推荐作品(2005)。
  1995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党员”称号。2002年评为“河南省十大青年新闻人物”。2002年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2004年评为首批“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2005年评为“河南省巾帼创业标兵”。“河南省三八红旗手”。2006年3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作品展示

 
《彼黍》
《彼黍》

  这本评论集是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学术批评书系中的一种。书名取自《诗经》的《王风·黍离》,黍是几千年来北方大地上一种常见作物,是给人温暖精神的粮食,寓意被称为文学理论的“作物”虽久远弱小,却与文学一样,同样滋润着我们日常的生命。这是一部自选集,是何向阳近年理论研究轨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记录。全书分为人、众、族、类四辑,每辑四篇。“人”是对单个作家的具体论述,“众”是对文学现象的文化评论,“族”是关于文化人类学对文学文化现象的介入与观照的论述,“类”则是以论文与对话形式将“族”的文化放大而为     [详细]

《立虹为记》
《立虹为记》

  这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余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相信本丛书的出版,既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精神盛宴,也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目录   自序:批评的构成   重读赵树理   怀想     [详细]

《思远道》
《思远道》

  内容提要  本书是女学者的一部文化思想随笔集。文章多以人物带学理,内容涉及置身于墨侠、儒、道、释四种传统文化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特征,以及书与人关系中人格与文格的契合,从中探究文化流脉中民族思想生息传承的人文线索,以文化求道途。书中还附有代表性人物图片,以结构理辨与实证。     [详细]

《自巴颜喀拉》
《自巴颜喀拉》

  内容提要  这部作品即是一份以乡村民众生活为基点的个人记录;并将现实、历史、个人、集团、部落、自我纠缠在一起,凭此展现出与河流相关的自然、文化和精神这三层内涵。     [详细]

《夏娃备案》
《夏娃备案》

  内容提要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位、名声和影响也许还无法与八十年代那批批评家相比,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全新的追求,他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算得上是对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览。这套书不是宣言,也不是证明,而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呈现”与“展示”,这代批评家将用他们最优秀的批评文章标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详细]

主要作品

 

相关文章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