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绍俊,男,1951年9月16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长年从事文学批评活动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有著作:《文学批评学》(与人合著)、《文学中的性爱描写》(与人合著)、《鲁迅与读书》、《还在文化荆棘地》等。撰写理论评论文章近百万字,分别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汇报》等全国性报刊上。
作者先后在《文艺报》和《小说选刊》供职,追随着文艺的最新动向、最新潮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将问题意识贯穿在其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之中,将文学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一个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因此其研究成果描述了当代文学实践的轨迹。作者认为,近十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这一点恰是与现代、后现代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现状的途径之一,便是重建起文学的宏大叙述。作者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分析,阐释重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也力图将这种重建落实在自 [详细]
内容简介 2006年11月,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成为继文学大师茅盾、巴金之后的中国作协第三任掌门人。期待着她在三重身份中继续寻找创作的临界点,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本书作者贺绍俊先生是文艺理论家,但他除演绎逻辑理论外,还原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也让人叹服。 目 录引子·从石家庄到北京壹·让镰刀飞起来贰·夜路早行人叁·“絮花”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肆·第一个创作源头:香雪铺就的底色伍·第二个创作源头:红衬衫的情趣陆·陷入沉思柒·“三垛”捌·第三个创作源头:启开玫瑰 [详细]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整体风格的形成、制度化建立、文学生产和传播控制等内在机制和外部制约等问题。这些问题和角度在过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中,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但它却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具体到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无不与这些问题密切相关。本书还认为,80年代以后,经典写作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大众文学的发展以及传媒的不断发达,使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书在叙述、分析经典写 [详细]
《文学批评学》不再把批评看成是创作的附庸和指导,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着眼于批评的单个环节,而是把文学批评视为一门完整、独立的文艺新学科进行建构。作者在古今中外丰富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提要钩弘,并大胆吸收二十世纪其它人文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其研究空间、框架构成和理论思维既融汇前人之长,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本书材料丰富,论证从容,行文流畅,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文艺新学科体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