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第一位重要的是人

//m.zimplifyit.com 2015年12月29日13:48 来源:张西南

  今年的头一场雪下在了立冬之前。那天正好去军艺参加繁荣军事文艺、打造强军文化的研讨会,一路上看见飘飘洒洒的雪花,虽然气温骤降,但呼吸着雪 中凉爽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格外的精神。我在想,为什么总政领导和机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会议放到军艺来开,显然是要抓 住人才这个繁荣之本,突出队伍建设这个重点,为我军培养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进一步理清思路,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改革发展新的形势任务,更好地建设 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意义确实深远。

  当我来到军艺,树上、草坪上和林间的小路都已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我放慢了步子,静静地站在雪地里,环顾这座我并不陌生的校园,很自然地想起了 一个人,这就是徐怀中。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一名刘邓大军的老兵,一位在文坛有口皆碑的好人,也是我尊敬而熟悉的老部长,更是我十分爱戴的为军旅文学建功 立业的一位老作家,当然也是部队文艺队伍中大家都非常知心的老朋友。

  他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创建者,也是第一位主任。在筹备首届招生工作期间,徐怀中曾专门打电话找到我,了解我有没有可能脱产来军艺上学的考 虑和条件。后来听说,当时一位来自部队基层的考生,因错过了报名日期,可能失去入学资格。就在这紧要关头,徐怀中闻讯阅读了这个考生的作品,发现了该名考 生的文学潜质,决定破例让他报名并录取了他。就是这名考生,他在日后的校园里种下了一棵有些异样的“红萝卜”,有人对此投来不屑的眼光,有人往上面泼了一 些脏水,甚至还有人想铲掉刚刚露出地面的“萝卜苗”。但是,这一切都被徐怀中用自己和善的目光化解了,用自己纯洁的心灵擦洗了,还用自己宽厚的胸怀保护 了。谁能想到,多少年后,这棵有些异样的“红萝卜”,因为沐浴着军营的阳光,竟然长得特别的透明,还因为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长得出奇的粗壮,表现出顽 强的生命力,慢慢衍化成中国文坛的一株根深叶茂的树。

  徐怀中的善良、智慧和眼光,使他不仅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文化领导者。在他身上,行政管理和艺术管理的品行、素 质、能力兼而有之,身为作家和老师的操守、大气和包容融为一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从不夸耀自己创办军艺文学系如何如何,更不愿意以学员们的光环照耀 自己。事实上,包括那位差一点进不了军艺文学系大门的考生和所有入学的学员以及像我这样“失学”的人,都从自己的内心永远视徐怀中为尊敬的恩师。像他这样 以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为教书育人,称得上是一位真正德高望重的好老师。正如他的学生所言,“徐怀中这个老师,当得有新鲜的一面,也有古朴的一面。 用新方式拔高,用旧师德做底,探索创新的同时归于正,他是一个领军,撑起一方天,前后兼顾,调度适当。正是这一份荫庇,才使得我们保持了一种不安分又自然 的热诚和天性,去无所顾忌地冲锋陷阵。”

  但也有这样一种情况,他虽未站在三尺讲台,却始终把培养哺育部队的业余文艺骨干作为自己崇高的职责,一生无怨无悔,从来乐此不疲。

  这个人就是叶知秋,我所尊敬的一位部队文艺老兵,我所熟悉的一位在军旅文艺园地辛勤耕耘的老作家。他自身创作勤奋,但在更多的时光里,却把自己 的心血和智慧用来浇灌园地里的幼苗,或为那些已经开花结果的树枝培土、浇水,而每当收获的季节,他总是站在园地里一个不被人们注目的角落,轻轻地点上一支 烟,远远地感受内心的喜悦。他是川东人,在四野五纵南下进军大西南途经宣汉时,叶知秋携笔从戎。从最初的文化教员、文体活动骨干到广州军区《战士文艺》主 编,一直战斗在部队文化工作岗位上。老叶曾对我说,部队转战南疆,与他曾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的老战友,后来走上了军委领导的岗位,叶知秋还是一步一个脚印 奔波在军营文化工作的长路上,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心血培养部队基层的文艺骨干,心甘情愿地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军区部队的专业作家艺术家。诗人张永枚 曾动情地说过,“30多年后我重读知秋的诗,仍为他的诗感动。仅从诗艺来看,其内蕴于今也有益,其起点之高,使我惋惜他工作缠身又少机遇,未得及时的评 介,颇有埋没之叹。”

  我以为,张永枚的“颇有埋没之叹”不无道理。老叶是诗人,对此了解的人不少,都曾为他写的《榕树的歌》《映山红》《秋恋》和《征途集》而感动。 但老叶还是一个园丁,对此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在南国军营的文艺百花园里,那些曾竞相绽放的花、挂满枝头的果和郁郁葱葱的树,都曾浸润着他的汗滴,想必比我 年长或年少的一代甚至两代文学同仁都不会忘记,一叶知秋,映红了南粤军营。作为老叶的战友、诗友西彤的一番肺腑之言,表达出了广州军区许多专业作家和业余 文艺骨干对他由衷的敬佩,“他炽诚的诗心不就像那如火如血的映山红:默默地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扎进这片他所挚爱着的热土,又默默地为大地添一丛绿意, 为山川添一抹笑容。”

  今天重整文学之师,再提繁荣大计,怎么能不让人又想起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大潮奔涌神州,军事文艺浪遏飞舟的波澜壮阔,尤其是扬子江畔、紫金山下,独树一帜笑傲江湖的军旅文学群体,如今却久违了,不禁使我又想起了一个人——

  他就是胡石言,出身于书香门第,而在新四军的队伍锻炼成长,是一位令我崇拜的老作家,也是一位令我敬仰的文化长者。他的成名作中篇小说《柳堡的 故事》,后改编成同名电影,至今还是我们军事文学和军事题材电影的一座高耸的山峰。他晚年的另一部名篇佳作《秋雪湖之恋》,对十年浩劫中军营生活进行了深 入开掘,对那个非正常年代军人的情怀作了最真实的描绘,至今读来还感动不已。

  石言老人的文学地位早已载入史册。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功力和道德修养的优秀作家,正在他人生最宝贵的时期,也是 他文学创作完全成熟的时期,本可出更多作品、出大作品的时期,他却暂时搁置了个人的创作宏图,把自己的主要心血和精力乃至全部的才华和能力,都投入到培养 和带领南京军区年轻一代文学家的创作实践中,打造出当时在全军乃至全国文坛都名声大振的南京军区文学创作群体,涌现出了像朱苏进、江奇涛、何晓鲁、铁竹 伟、徐志耕等一批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成为这个文学群体最显著的标志是,石言老人花费10年多的工夫,手把手地帮助指导年轻作家们写出了浩浩 20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陈毅文学传记》。石言老人不仅从未因此耽搁了个人的创作计划而有丝毫的怨言,相反却不无欣慰地说,“我感到,完成了这一工程,死 了才有脸去陈老总麾下报到。”曾与石言老人合作改编《柳堡的故事》的剧作家黄宗江老人也说过,“有陈毅这样多情的老军长,才会有石言这样多情的战士。”我 想套用黄宗江老人的句式,有石言这样倾情青年才俊的文学长辈,才有南京军区这样倾情文学的青年才俊。自然,他的高尚人格和优秀作品,也将和他笔下的“九九 艳阳天”一样永驻我们的心间。

  我想起的这三个人,虽然地处南北,相距遥远;虽然出身不同,经历迥异;但在他们身上却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共同特点:从他们的经历来看,都是从战争 中走来的人,经历过烽火硝烟的洗礼;从他们的人品来看,都是甘愿奉献、不计得失的人,并能从为他人作嫁衣的甘苦中体验人生的快乐;从他们的性格来看,都是 行为低调、不尚空谈的人,始终如一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坚守在军队文艺岗位上履职尽责。

  其实,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或者说与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像他们一样的人,才使我军的文学艺术薪火相传,生机勃勃。尽管 今天的时代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从他们身上,仍然能够给予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部队文艺工作丰富而深刻的启示。最主要的有这样几条:

  要重视培养扶持文艺的创造者,更要重视培养扶持文艺创造的组织者;要重视表彰奖励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更要重视表彰奖励培育文艺成果的辛勤园丁;要重视关注厚爱那些文艺名人大家,更要重视关注厚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白丁。

  归根到底,呼唤文艺的繁荣,首先要呼唤人才的涌流;打造强军文化,首先要打造文化人才。如果今天我们的队伍中有更多的像徐怀中、叶知秋、胡石言 这样一些甘愿做人梯、当铺路石的人,那我们对实现军事文艺新的繁荣会更加充满期待和信心。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文艺工 作当然也不例外,别说是攀登“高峰”,就是走上“高原”也很难!有了人才,特别是有了一流人才,就可以不断地创造奇迹,再创军事文艺新的辉煌。从这个意义 上说,要把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一定要向人才聚焦,在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保护人才、保留人才、推出人才上 齐心用力!

  那天会后,雪停了,天晴了,校园里洒满了阳光。看到会场内外、校园上下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让人感染振奋。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 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最重要的 是组织领导落实、人才培养落实,特别是人才保留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创作规划落实,真正把美丽的图画变为繁荣的现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