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重点推荐 >> 正文
早听说过这几年“种田”也成了通俗小说的题材之一,没想到看的第一篇“种田文”居然是舶来品,写的还是在火星上种田的稀罕事。
2015年10月,译林出版了《火星救援》的译本,适逢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美国同月上映,11月末,影片在内地迟了近两个月才上,在圣诞档前 就被下映给国产片让路,却也取得了近5.9亿元的成绩。从电影到小说,“火星人”在2015岁末制造了几波话题。这些话题大都是善意而逗趣的,和故事本身 一样。比如,美国宇航局(NASA)在影片上映前“腹黑”地突然宣布火星上其实有水。比如,从《拯救大兵瑞恩》(1995年)到《星际穿越》(2014 年),再到《火星救援》,美国政府为了救马特·达蒙一个人,到底花了多少钱?
作者安迪·威尔写小说纯属业余,他的正职是写代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码农”,工作之余是个痴迷太空的“技术宅”。可能作者也没想到,这部只在 “技术宅”的网上小圈子里传看的小说,在2011年以0.99美元的极低价格出版后,在美国亚马逊网站迅速攀上了科幻类作品的榜首。
小说以火星、太空和地球三条线索交叉叙事。主要用日志的形式,让宇航员马克·沃特尼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独自一人流落火星的故事。搭乘赫尔墨斯号 来到火星的科考队遭遇了罕见的沙尘暴,在误以为植物学家沃特尼已经死亡后,其他船员为了安全,不得不放弃他返程。而沃特尼却意外地活了下来,独自一人在火 星上醒来。
下一次人类造访火星的计划是4年后,沃特尼和生的希望之间隔的是“1425天的食物”。他发挥专业特长,在火星上种活了土豆养活自己,用改造过 的火星车远征千里去找1997年抵达的探路者号,想和NASA取得联络。NASA发现他后,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积极营救,而回程中的船员们得知利用赫尔墨 斯号营救沃特尼的计划被NASA按下后,不惜私自行动,掉转头回去接他。三条线索在沃特尼回到赫尔墨斯号与船员们团聚的那一刻交汇了。
小说的绝大部分功力都放在了怎样将一个外星求生的故事讲得真实可信。作者自学了大量航天知识,最初在网站上连载时,读者们还热衷于给小说“捉虫”,找出其中的科学错误,敦促作者边写边改。
书的中文译本有400余页,有近30万字,可谓内容丰厚,而电影版144分钟的片长对于商业片来说稍微长了点,但考虑到它几乎复刻小说的叙事框架,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删改,途中既得让科学知识匮乏的观众跟得上剧情,还能让十几个各色人物都立住了,这活儿只能说干得漂亮。
比较显眼的改动是一头一尾。电影是完全的顺叙,从引起事故的沙尘暴讲起,小说则以沃特尼的火星日志开篇,沙尘暴作为倒叙放在船员们得知沃特尼仍然活着的段落前面。显然,电影的处理叙事更为流畅易懂。
小说以沃特尼成功回到赫尔墨斯号做结,电影则将时间线延长到他们回到地球。清晨,沃特尼对地上一株刚冒出来的小嫩苗说:“你好啊”——他对火星 上自己培育出的第一株土豆说过的台词。数百个与死神并肩而行的“火星日第某某日”之后,字幕打出“第一日”,沃特尼拿着公文包,平静地走向课堂。
沃特尼在日志中说,“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电影得以保持小说的“原汁原味”,也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将叙事集中在这一主题上,并且保留了明快的 调子。制水、培育土壤、为火星车供暖,沃特尼一次次“战天斗地”的闯关和NASA上下动员、攻坚克难的营救行动,构筑了大部分情节。当然,因篇幅所限,影 片简化了很多技术上的细节以及主人公破解难题时思考、选择与试验的过程。这是小说和电影两种形式必然会有的差异。
这个故事设定,不得不让人想起《星际穿越》,马特·达蒙在《星际穿越》中同样是独自留在一颗陌生行星上的宇航员,其求生的方式却是大相径庭。在 NASA派出去找他的一行人刚启程时,女主角小布兰德博士对男主角库珀说,她喜欢太空,因为在太空里,他们会面对大自然的“残忍”与“恐怖”,乃至死亡, 但其中不包括“邪恶”。她的信念很快被达蒙饰演的曼恩博士以实际行动踩翻了,为了活下去,曼恩选择的是对同类施以欺骗和杀戮。
可以说,小布兰德对太空的美好寄托在《火星救援》里实现了。电影里惟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生在NASA的头儿和他的手下们之间,这只是更顾及 大局还是更有人情味的“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考虑到NASA对此片的大力支持,这不过是官方一点点“自黑”来卖个破绽以讨大众喜欢罢了。
电影上映后,大波观众热情洋溢,众口一词地表达,相比某些神坛上的大片,这才是科幻片应有的样子,一不煽情,二不讲大道理,科幻够“硬”不糊弄,人物乐观不纠结;反方则斥之为没有追求的平庸之作。
在我看来,电影还是那部电影,观感的不同,来自预设的不同。
如果事先对原著一无所知,也没看影片的宣传,而是带着对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上一部科幻巨制《普罗米修斯》(2012年),甚至是《异形》 (1979年)或《银翼杀手》(1982年)的期待走进影院,想在这个独自一人面对一颗陌生星球的主角身上寻找生命是什么、活着的意义等等斯科特的科幻旧 作里反复出现的终极拷问,或者一看马特·达蒙又被一个人扔在异星上,期待《星际穿越》的姊妹篇,必然会大失所望了。
《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乃至更早的《2001太空漫游》(1968年),都藏有一个希腊神话的母题——奥德修斯的返乡之旅,英雄伟大的探索都 是为了回归;《2001太空漫游》直译即《2001太空奥德赛》。无论是《地心引力》的依恋,还是《2001》的超然,主人公对地球这个“母体”都有一个 态度,而这个态度有关作品的精神内核。《火星救援》则轻轻绕过了对“母体”的执著,想活下去,想回家还需要解释吗?连亲情牌都不用,电影在片尾为赫尔墨斯 号的船员们每人添了一个合家欢的快乐结局,独独将书中沃特尼的父母省略了。
这是一部完成度很好的大工业制品,但这里面几乎没有“斯科特”。这位导演可是催生了导演剪辑版这一概念的第一人;《银翼杀手》和《天国王朝》(2005年)都是让习惯了寻常商业片套路的制片方无法忍受而痛下剪刀手,直到导演剪辑版问世才获肯定的作品。
如果说它与一般的好莱坞流水线产品有什么不同,那也是让后者平滑、完整、娱乐性强、政治正确的特性在片中更上一层楼。连中国宇航局放弃多年的 “太阳神”计划,都几乎没有波折,小说里中方的复杂考量被略去,打出的几乎完全是拯救大兵瑞恩式的人道主义旗帜;赫尔墨斯号决定回去接沃特尼时定下的暗黑 计划——如遇意外集体自杀只留下最年轻、体重最轻的约翰逊用食用同伴的方式活下去,也不见了。
科幻成了院线片最主流的类型再自然不过了,在所有的类型里,它是最能承载视觉奇观、促使人们离开电视机、电脑和手机走进影院的。称霸欧美暑期档 的漫画英雄系列电影,本质上也都是科幻片。而这几年围绕各色制作精良的科幻片孰优孰劣的争论,本质上取决于你去看科幻片,到底是想看些什么:有人爱看科幻 里的“硬核”,有人只要超级英雄之间的插科打诨有趣就够了,还有人抱着看惊悚片的心态,异世界渲染得愈恐怖他们就愈满意。
而对于《火星救援》,原著的读者们应该是满意的,想看智商在线的美国大片,它完全胜任,想看喜剧的观众也不会失望,马特·达蒙的表现完全撑起了其中单口相声的部分。迷恋科幻片的哲学追求?等《普罗米修斯》的续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