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讲座 >> 其他讲座 >> 正文

影视剧里的老北京,八成都是错的

//m.zimplifyit.com 2016年05月25日08:51 来源:北青天天副刊

现场


红衣服的80岁的老读者

   赵恒先生是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于1948年生于北京,是北京文化生活史、戏曲史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史、北京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的研究,著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等。最近在三联书店出版了专著《百年旧痕》,这次讲座赵先生正是从这部新著谈起。



侃侃而谈的赵珩先生

 

影视剧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今天我们了解旧时的北京,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影视剧。可恰恰我们今天的影视剧所反映的历史和生活场景是不真实的。


听一场好的讲座就是给自己充电,金句通通记下来


人力车的称呼,在影视剧里一律叫黄包车?

   非也,实际上,上海叫“黄包车”,北京应该叫“洋车”,在天津喊“胶皮”,在广州就是“车仔”,这都是历史的真实。

觉得民国时代穿着马靴带着鸭舌帽的女士很帅?

   那是女流氓的装扮!服装上影视剧犯的低级错误不少,就像男人穿着没有带领的西服背心那都是胡来的。

唐三彩是艺术品,达官显贵摆在家里上档次?

   要是40年代以后可以,40年代之前,中国人无论多有钱不会用唐三彩做摆设,因为那是被视为不祥的。

   在赵珩先生看来,如今很多反映百年生活的题材影视剧中社会变迁历史的正确率不到20%-30%。从生活场景、服装、语言完全没有办法还原那个时代。
   但赵先生也说,其实我们往往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反映历史的影视剧中都会对生活场景中的细节做严格的考究,而我们的影视的整体水平反映出了商业化现状导致的对历史真实的忽视。 

一门叫做“社会生活史”的学问

 旗袍的长短可以反映时代的变迁,家中陈设和交谈语言的变化,可以洞悉历史的剪影。从社会生活细微末节处着眼,考察一个时代真正的政治背景,价值的取向,思维的方式,便是社会生活史这门学问。


摘自赵先生的PPT:1949年-1966年,生活方式的政治化倾向——生活方式成为当时政治立场与思想意识的体现

   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欧美已经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过去我们只重视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等,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和重视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北京的百年生活变迁,主要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赵珩先生将其分为七个不同的时段,通过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讲述似乎将现场的观众带进了一场时间旅行。(详细内容的可以看后面的“百年北京生活掠影”)

 满满的会议室里认真听着讲座的大家~

   对于小编来说,之后一个多小时的问答环节仿佛是另外一场同样精彩纷呈的讲座。有对北京风貌和文化充满情怀的老北京人,有表示惭愧的影视传媒公司的人士、有说起自己的北京情结无法实现时潸然泪下的广州姑娘……20多个问题表达了太多的情绪、记忆、理想、感受和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赵老师回答中的一些金句呈现给大家。


正在提问的参与者

   历史没有假如,生活不能复制,无法复制的是房子周围的氛围和生活,他们不能看到蓝天上飞过的鸽子,不能听到歌哨,听不到胡同里卖菜的声音,听不到晚上的吆喝声,听不到房头上野猫的声音,老人的咳嗽声和黎明时刻婴儿的啼哭声。

——关于“如何看待现在北京市老旧胡同和四合院的修复和改造?”赵珩先生如是说。

   任何一个城市它的绚烂与平常不同,都是和你的需求有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不能做直接的比较和评论。

——有人提问说北京是普通的很绚烂的城市,而上海是绚烂的很普通的城市,赵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不赞成老北京人的提法。老北京老到什么程度,什么人算老北京,是周口店的那个算老北京,还是明清算老北京呢,还是民国时期算老北京,还是居住两代的算老北京?很难用这个时间划定。就像北京是多元化的城市,不能以京味文化来代表,不能只看到宫廷文化忽视了市井问题。老北京其实应该这样的理解:只有一个了解城市,热爱这个城市而为之做出贡献的人,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

——关于如何给“老北京人的具体概念下定义,赵先生觉得这样的定义其实并无意义。 

   任何发展都会丧失很多的东西,我们在得到之中也会失去很多。过去我们确实没有顾及到很多,是我们的文化意识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我们是丢了文化。浮躁是今天病最大的问题,丢了文化产生浮躁。不过今天才意识到也没有问题,为时不算太晚。

——有人问“我们在新的发展中弄丢了什么?”赵先生提到了“浮躁”和“文化意识”。 
赠书给提问的参与者们签名赠书的环节,晚饭时间早就到了,但是精神食粮必须全部带回家!

 

北京百年生活掠影

   赵珩先生将百年北京的生活变迁分为了七个历史阶段。他说:“了解近百年北京生活方式的脉络,也是学习和反思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是单纯地再现生活的反映和现象,而是以此去了解背后所承载的不同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去理解当时的价值取向。

第一阶段(1911-1919)

   从满清到民国,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后旗人生活的变化、北京人居住区域的变化及商业区域的形成、外来人口的迁入、北京城帝都格局的第一次破坏和宅门的殒落与知识人群的递增。


依次为:清代妇女的旗装和“两把头”; 民国初年的街头店铺招幌

第二阶段(1919-1928)

  体现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理念的冲击,在知识群体中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一般民众国家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依次为: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时尚女装;溥仪的服装也受到新潮流的影响;面对民众讲演的文化人

 

第三阶段(1928-1938)

   反映旧北京最辉煌的时期。体现了迁都后的北京悲怆与凄凉,“古都”、“旧都”、“故都”意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依次为:二十年代末的搬家公司“窝脖儿”;三十年代走街串巷卖“熏鱼儿”的

第四阶段(1937年到1945年)

  北京人在心理上最低谷的时段,处在沦陷时期,体现为生活的不安和物质的匮乏。

 
沦陷时期的北平

第五阶段(1949年-1966年)

   1945年到1949年这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时间。1949-1966主要表现为解放区带来的气息,对苏联生活方式的模糊向往与羡慕,生活方式的政治化倾向等特点。

依次为:解放区带来的列宁装;1949年11月北京封闭妓院;知识分子妇女穿着“泛政治化”的朴素服装

第六阶段(1966年-1979

   这一时期受到极左思潮的巨大影响,生活方式一体化和军事化,旧有居住环境开始了最初的瓦解,是文化沉寂的十年。

依次为:文革中,胡同里看大字报;军装化的红卫兵服装;“文革”中的新华书店橱窗

第七阶段(1979年-今

   改革开放后的宽松带来了生活方式多元化,体现为港粤之风北渐、旧日生活方式的彻底瓦解、城市特色消失等特征。


依次为:改革开放初期刚刚恢复“电烫”的理发馆;改革开放后,喜气洋洋排队买年货的北京市民

   当然,除了政治与文化环境的改变,北京人的生活还受到1949、1969和近30年来的三次人口迁徙以及媒介的变迁等层面的影响。

   现场,赵先生分享的干货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多,因为篇幅有限,这里只能略见一二。想了解更多细节的朋友,推荐阅读赵老师的新著《百年旧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