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徐庆平教授是中国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儿子,但他却没有以此名门光环作为骄人的资本。作为美术史学家、画家、书法家、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个儒雅谦和、坦诚平易的蔼然长者。但你真正走近庆平先生,以心求画,又会在他温和的态度里感受到“棉裹铁”的威力。
父亲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天”的奔腾骏马已成为徐悲鸿的人格象征。于是徐庆平先生就自然地和马有了不解之缘。他自小画马,临父亲的马。后来几度深入内蒙古草原,更深地体会了铁骑长风的气势。在《八尺飞龙如风至》《八骏图》《万马奔腾》等画作中,庆平先生表现的就是这样的壮观景象。
除了画马,庆平先生还喜画虎。在一般人的眼里,老虎是可怕的动物,但在他的眼里,那斑斓美丽、虎腾虎跃的勇猛却总是令他心仪而感动。有这样雄强伟岸之美学追求,才有庆平先生笔下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长城,那大漠孤烟中不屈不挠独自前行的人,在风浪和礁石搏击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这和悲鸿大师的马、雄狮、苍鹰是一脉相承的。
雄强刚劲外,庆平先生也有着清朗柔和之情,可谓优美之至。他有着对美异常敏感的心:那渔舟唱晚、澄江如练的太湖,幽深寂静的故乡毛竹,草原上绚烂的晚霞牧歌以及抱羊如子的深切的牧羊人,还有红硕的山茶、美丽的凌霄花都是水墨与色彩的交响,沁人心脾。庆平先生还在中国画里特别引进了光的效果。他对描绘色彩在阳光(也可以是室内光)下瞬间变化的印象画派非常喜爱。在《北海公园之夜》中,他就用心描绘了夜色里美丽的冰上之光,那剔透晶莹、清澈明净之美非玉壶冰心者所能画出。
柔和深情还反复出现在画家同一母题的画面上:母马与小马、大虎与小虎、大熊猫与小熊猫,还有老猫与小猫……父亲是他身后永远不倒的力量源泉,如高山仰止,母亲的慈晖却是他切近体己的眷眷温暖,像长河流水滋养他一生。也许《山高水长》就表达了画家对父母敬仰深情的拳拳之心,然而父亲却过早地逝去了。《母子》《春歌》《舔牍》就是母子之情的相濡以沫,《习奔》《志在万里行》《饮水思源》就是母亲的谆谆教导,有这样坚强美丽不凡如孟母的母亲,画家是幸运的。
庆平先生刚柔相济,崇高与优美并重的美学风格,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亦有着很好的体现。他感到万分幸运的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徐悲鸿。“拔山盖世之气,长河大海为辞”是父亲在书法集联的扉页上给他的题字。
比较一下徐庆平先生与其父亲的书法是饶有兴致的一个话题。对于徐悲鸿绘画的研究已非常深厚,但对他书法的研究,却很薄弱。徐悲鸿的书法应算作清末碑学革命的继续。他猛烈批判帖学末流,“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这同他猛烈批判科举制度,痛斥柔糜无力的文人画末流相一致。他高度看重曾执弟子礼的老师康有为的崇碑主张,把所临之碑上溯到西周时期的金文,战国、秦代的石鼓文以及魏晋名碑……因此徐悲鸿的书法体现着铿锵浑穆而又烂漫天真的金石气,也有着魏碑古拙质朴的雄强感。
如果徐悲鸿的书法如黄钟大吕,徐庆平的书法就如深夜里的铁马关河,亦如音乐中的急弦慢章。父亲赋予了书法艺术以拯救社会民生的使命感,庆平先生却多了几分心灵体味的审美气。这里无意于比较思想史意义的高下,在不同的时代,艺术本身就有着不同的功用。
和康有为走极端地尊碑抑帖不同,徐悲鸿在碑学之外也高度看重帖学。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而博涉多优的气度对徐庆平先生的书法有着极深极好的影响。因此庆平先生亦碑帖同重,真草篆隶行皆临。乍看起来,徐庆平先生的字和父亲是不同的,父亲多写行书,碑体味重,如黄钟大吕,沉雄烂漫。而庆平先生则似乎帖学味道更浓。
但细细品味却能看出他们的相通之处。庆平先生所反复临写的碑帖都是父亲看重和喜欢的:启蒙的《张猛龙》,其后的《虢季子白盘》《散氏盘》《石鼓文》《爨龙颜》《爨宝子》,颜真卿、王羲之、王献之、王觉斯,还有在康有为之后和徐生翁将碑派书法发展到拙的境界的于右任……自然庆平先生也是反复临过父亲的字的,学父能学到遗貌取神之境,这份拆骨还父、取神塑己之工当使天界的父亲感到欣慰。
庆平先生遍写诸体,最终落实在草书上,终于到酷爱的地步,几乎看遍了书史上所有的草书。他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写唐诗宋诗及宋词,写徐悲鸿先生的名句,也写自己的诗作,他常常在心绪俯仰里沉浸在妙不可言的美之中,一首王安石的诗他曾反复写过多遍:“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庆平先生的些许自况,我看到了他的草书不似张旭醉狂草般的龙飞凤舞,却如王觉斯“纵而能敛”。他书写的王维诗句《山居秋暝》更是静中生动的极致:潇潇竹声,漫漫浣女,徐徐莲动,袅袅渔舟,歌之舞之,气韵生动。因此庆平先生的书法笔势沉雄骨骏,墨意润泽劲敛,结体浑厚宕逸,面貌苍老深秀。
徐悲鸿先生在“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中又奉行着“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即使追险绝也终能归平正而守住中国文化的根本和境界。想必庆平先生综合融汇之而更多驻足在了后者。是的,“中庸”之道,不是骑墙,是执矛盾两端而并举、适度的辩证法,庆平先生深得此道才能如此执刚柔两端而并蓄,从而有着深可咀嚼回味的无上智慧。
最后要提及的是庆平先生的蔼然仁厚之德。这是滋养其才学书画的宿营地。留学法国多年,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多年,法语世界的优雅在庆平先生的风度气质里有着很多的体现,但他却更是守护中国文化之根的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父亲教他的这几句话庆平先生曾手书多次,铭刻在心。孟子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豪情,父亲徐悲鸿曾郑重手书之,庆平先生亦郑重手写之……这历历墨迹沉潜的是深厚、坦荡而浩浩荡荡的威仪人格,这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内圣之德,这是庆平先生秉承父亲的精神也是秉承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而继续的品德,这是人端正儒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