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文化部、中国文联、总政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美术展”将于8月18日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届时,一大批中国美术佳作将集中在此亮相。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记者:如此高规格的展览,展品都选自哪里?
吴为山:这次展览的策展思路汇聚了近现代史专家和艺术家等各方面的智慧,展出的作品来自8个方面: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部分省级美术馆和纪念馆藏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各地优秀创作、总政宣传部组织的军队画家创作、文化部组织的各省市文化厅局的创作、全国重点美术院校的新作、中国美术馆组织的雕塑作品、一些艺术家或艺术家亲属珍藏的相关藏品。既有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优秀作品,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纪念抗战的佳作,还有最近半年为这次展览而新征集的作品。
记者:展品如何把握历史性和艺术性?
吴为山:展览汇集了几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抗战历史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主题是“铸魂鉴史、维护和平”。展览按照抗战时间线索形成三个篇章,每一篇章内又分不同小节,在遵循抗战时间线索的同时,观照革命美术发展的内在特点与不同时期的风格。其中,抗战时期创作的版画作品独立成篇,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走进历史的现场,感受那一代画家对战场、苦难的描述;2009年由国家组织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的作品作为反映正面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显示出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精神,也折射出新时期画家们对战争的诠释与感受,呈现了20世纪美术史的语言演变与风格特质。
记者:您可否举例介绍展出的一些亮点?
吴为山:在展览中,1949年以前创作的作品,可以说起到了“揭露”和“控诉”的作用,如王悦之的油画《弃民图》、司徒乔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滑田友的雕塑《轰炸》、刘开渠的《无名英雄纪念碑》、胡一川的版画《到前线去》、李桦的版画《怒吼吧,中国》、彦涵的版画《狼牙山五壮士》等,不但描写了人们家破人亡的苦难生活,也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而1949年后创作的作品,则反映了画家以朴素的情感表现战争给民族、国家、个人带来的灾难,彰显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精神,代表作有萧传玖的雕塑《地雷战》、林宏基的油画《烽火少年》、汤小铭的油画《满腔热忱》、秦大虎和张定钊合作的油画《在战斗中成长》等。再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作品,立意重在对历史的反思,对和平的维护,如靳尚谊的油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陈坚的油画《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家破人亡》,许江、孙景刚等合作的油画《1937.12·南京》,潘鹤和程允贤等合作的雕塑《和平少女像》等,观众可以从中看到画家用多角度、多元化的创作理念和技法反思战争,表达对和平、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其实,优秀之作举不胜举,观众一定会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