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在近日于中国摄影画廊举办的“原乡人——李伟坤作品展”中,最吸引人的作品便是用于设计展览宣传海报的一幅黑白照片——头戴圆沿帽的老人望着远处、老妇人牵着儿童的小手、乡村妇女忙碌地干着活,三者各自分布在三角形构图的顶点,但又同时被略显破落的农村屋舍背景囊括在同一环境中,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本次摄影展“原乡人”的主题。
进入展厅,摄影家李伟坤30余年来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等地的山区、村庄拍摄的60幅作品,更加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原乡人”的情怀。这些作品用黑白影像语言记录下了“家乡”的社会变化与“原乡人”的生活状态。李伟坤现任中国摄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摄协主席。这次展览是这位曾荣获第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开拓奖、中国摄协“德艺双馨优秀会员” 、国际摄联黑白摄影双年展览银牌奖、第15届奥地利超级巡回展金奖、第40届香港国际摄影展览金牌奖等众多大奖的摄影人从事摄影工作近40年来的首个个人作品展。
从电影放映员到摄影记者
“很神秘。 ”这是1951年出生在江西定南的李伟坤对摄影最初的感受,“小时候镇里的街上有一个小照相馆,是当地唯一的照相馆,我非常感兴趣,经常背着我弟弟到照相馆里去看。自己会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开一个这样的照相馆? ”
李伟坤1970年底入伍参军,随后在北京军区空军某高炮团做起了电影放映组组长。他所在的电影组除了负责给官兵放映电影,还承担着宣传工作。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李伟坤开始接触相机、暗房等,“开始对摄影有些热爱了。 ”那时候李伟坤和战友们一起为新兵拍照、拍摄训练场景……一次次的冲洗、放大与展示,让李伟坤感慨:“摄影对我而言真是一件非常有缘分的事情。 ” 1977年5月,凭借着此前打下的摄影基础,李伟坤被选拔参加了北京军区空军办的摄影学习班。其间,他第一次正式系统地学习了摄影理论与创作技巧。直到1980年,已经在电影放映组干了9年的李伟坤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下连队,未来可能会成为一名连队指导员;二是到山西大同某军队做一名专职摄影干事。最终,李伟坤选择了去大同,从事专职摄影工作。
在大同,李伟坤的摄影事业是“白手起家” ,“当时连相机、暗房都没有。 ”在那里,他逐渐建起了暗房,办起了摄影学习班。从那时起,李伟坤开始坚持“既然做专职摄影,肯定就要有专职的责任和专业的水准”的信念。由于表现优异,他立下了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
在部队的摄影经历培养了李伟坤细致、投入的精神。曾经为了配合部队召开的一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他在寒冷的雪天打算拍一组代表乘火车进京的镜头,他便开车到达八达岭,蹲在山坡上等待从包头开过来的一列火车。当时整个上午只有那一列客车,他选择了一个最容易表现列车出山洞的位置。那个位置在悬崖上,战友们都为他揪着心,可他却坚持掐着表等待列车通过的时刻。
萦绕心中的“原乡人”情怀
1986年12月,李伟坤转业回到广东珠海,在《珠海特区报》担任记者工作。这一次的工作转换仍然给李伟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时的报社刚组建不久,同样没有相机,只有很简陋的临时暗房。在随后的20余年里,他积极投身于新闻摄影工作,并于1987年开始担任珠海市摄影学会副会长、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在那期间,一人肩负两份工作的李伟坤忙碌而充实,“当时协会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地点,只有2名驻会人员,在大家的努力下,依靠摄影养摄影和社会的力量,协会面对的困难一一解决了。90年代初,我们还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现代建筑摄影大赛,办起摄影学习班,组织会员在国家和国际赛事中拿到了奖项。 ”正是在珠海长时间的摄影实践与组织工作中所积累的成果与经验,使得李伟坤在2005年年底当选广东省摄协主席。
广东因毗邻港澳,深受港澳发达的沙龙摄影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摄影沙龙为主体的摄影格局。当选广东省摄协主席后,李伟坤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将新闻、纪实、商业广告摄影队伍重新整合起来,走出一条“变革观念、多元发展”的道路。以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为例,李伟坤与广东摄影人意识到这是记录历史、见证时代,用影像承载社会和历史责任的时刻,于是整合了全省新闻记者、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的力量,在第一时间举办了“冰雪无情人有情——广东军警民抗冰救灾纪实摄影展览” ,留下了一批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
在采访中,李伟坤多次提到摄影人心中要有“爱心” ,“有了爱心,你就不仅是拍几张照片而已,而是能够表达出摄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 2008年,在广东摄影热心人士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摄协筹集资金80多万元,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新胜村建起了“广东摄影家希望小学” ,此举也开创了全国摄影界跨省筹建希望小学的先河。
李伟坤的家乡在广东揭阳辽东村,他常说,“我是农村的孩子” 。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李伟坤在定南农村做了两年知青。正是那段时间的艰苦历练,让李伟坤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群众痛苦的、为难的、高兴的各种状态和感情,也因此与下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做组织工作的同时,李伟坤也从未放弃摄影创作。基于对乡村的深厚感情与对摄影的热爱,才有了近日展出的“原乡人”主题展览。展览中,一幅幅作品诠释了李伟坤对纪实摄影的理解,“纪实摄影是很有血肉的,承担着摄影人的社会责任,很有意义。 ”
近40年来,他不断地在乡村行走,捕捉乡村的状态与变化,“我不拍摄表演的、摆布的场景,也不炫技。 ”他把拍摄对象视为父母、前辈、兄弟姐妹,理解他们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生活,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农村生活的烙印和割舍不断的乡土眷恋,陪伴着我去寻找‘原乡人’ ,我会用最简单最朴实的影像语言,记录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变化,去表达我永远的乡情。 ”他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