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10月14日,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档推出了由景宜领衔创作的30集新疆题材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传奇》。
时间向前推移38年。197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之际,景宜的散文处女作《我们爱五月》在《云南日报》上刊出。文章带着山野的清新和泥土的气息,描写了山区文艺工作队送戏下乡,在田间地头为少数民族群众演出的感受。
从“豆腐块”大小的小散文到大型民族题材电视剧,景宜文艺创作的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她也从一名文学青年成长为少数民族影视的开拓者,而不变的是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志向和身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担当。
苍山洱海,云南大理,四季如春,鲜花不败。白族女孩景宜从小沐浴着这里的灵气,听着白族祖辈的故事长大。少数民族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使得他们的天性中带有浑然天成的人文之美,这种环境也成了孕育景宜文学生命的摇篮。
当年,当她把短篇小说《骑鱼的女人》的第一稿用还不熟练的汉字写出并发给编辑的时候,文中还有很多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但她讲故事的能力,特别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和性格刻画,却让人十分惊叹。老作家草明曾感叹:“读景宜的小说让人感到少数民族作家的智慧和天赋是独有的,不可取代的。”汪曾祺也曾评论说:“景宜的小说语言具有民族的灵感,就像是从洱海里捞出的白菱花。”
1982年,在一代老作家丁玲、艾青、玛拉沁夫的关注下,景宜带着自己的小说第一次走出大理,到北京参加中央文学讲习所第六期少数民族作家班。
那个班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作家,有维吾尔族小说家祖尔东·沙比尔、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藏族作家益西泽仁等。那次培训让景宜感到各少数民族的故事都是同样的精彩,自己的置身之地不应仅是一个苍山洱海,而应是多民族组成的祖国大家庭。从那次学习开始,景宜从苍山洱海出发,走向了雪山草原、大漠戈壁,走到了藏族、独龙族、纳西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民中间,先后创作了中短篇小说集《谁有美丽的红指甲》,中篇小说《古代民歌和十四岁的孩子》,短篇小说《雪》《骑鱼的女人》《岸上的秋天》,长篇报告文学《金色喜马拉雅》《节日与生存》等作品。用景宜自己的话说,她从吐鲁番海拔-150米的艾丁湖畔,写到了海拔4800米的喜马拉雅山藏族村庄。
在喀什、和田地区采访时,景宜听到不少关于维吾尔族和汉族纺织工人互相帮助的动人故事。比如,和田丝绸厂筹建时,为解决丝绸工人短缺的问题,从1952年开始,大量青春年少的汉族缫丝女工从东南沿海的无锡、苏州、杭州等地奔赴和田,这一去竟是一辈子。不过她们没有后悔,而是跟当地人结婚生子,用一生演绎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青春之歌。由于年代相隔长,地域跨度大,很多当事人都已离开了丝绸行业,这段动人故事中的大量细节很难再现。为了挖掘出故事中真实感人的细节,景宜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寻觅,直至今年,她终于凭借惊人的毅力和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感,将这个动人的故事搬上了荧屏,这就是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
景宜的民族故事库中的素材越来越多,她对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一个问题逐渐清晰地走入了她的脑海中:56个民族在经济发展有差距,文化心理各不同的情况下,他们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前行吗?这个问题,驱使着景宜踏上更加艰难的探寻之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景宜一直在准备创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变化的作品,并将之命名为《交往》。时至今日,那部计划中的《交往》仍未面世。然而,我们相信,她的每一分努力都会离她的目标更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亲善交往,促进民族团结。我们期待着她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