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典型代表的马头琴,在广袤无边的大草原上世代流传着凄美而动人的故事。12日晚,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在民族剧院首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师生运用曼妙的舞姿、磅礴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唯美的设计,将这一传说搬上艺术舞台,献给全国观众。这场舞剧表演,同时标志着以“传承文化艺术精髓培养民族舞蹈英才”为主题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传承文化精髓
白马为报答牧民苏和的救命之恩便追随左右,但在与觊觎自己已久的王爷的抗争中,为保护主人最终牺牲了自己;苏和按照白马的心愿,将它制成一把马头琴,日夜拉奏、形影不离……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取材于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传说》,以琴弦为主线,以琴展爱、以琴诉哀、以琴做骨、以琴为心,重温了草原上的古老传说。
当日的民族剧院座无虚席,全场观众的心弦牵绊于舞蹈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在最后一个舞段“鸣弦音扬”,数十位拉着马头琴的乐手,通过升降舞台突然出现在近千名观众眼前,悠扬的琴声、澎湃的心情,在剧场上空萦绕。最高潮中戛然而止,满场观众意犹未尽。
2013级舞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严宇说,自己通过微信朋友圈小视频,不断向亲友和同学传达着舞剧的精彩实况,获得点赞一片。提及感受,她感慨,“民大舞蹈编导真是多才多艺”。
国家一级编导张珂,尽管80余岁高龄,仍然专程观看了演出。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塔来提·吐尔地、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敏、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林平、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团长李玉珊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观看演出,并认为舞剧立意新颖、编导想法独到,音乐旋律与舞剧内容贴切,民族风格浓郁、时代气息强烈。中央民族大学校领导马文喜、石亚洲、殷会利、张艳丽也一同观看演出。
“第一次听到马头琴的声音,我便被那深情而委婉的音色所吸引。”担任舞剧编剧和总导演的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导教研室主任徐小平表示,草原上关于马头琴的传说,浪漫而富有诗意,带给她无限遐思和创作欲望。“一条条路径捻作心中琴弦,一步步脚印攒聚灵动音符”,她说,作品就是要传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唯美。
这部倾情打造的原创舞剧,于2015年进入文化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扶持发展工程扶持项目”。除由徐小平担任编剧和总导演之外,国家一级作曲、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徐平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著名蒙古族作曲家那日森担任作曲,青年教师苏娅菲和马亮亮担任执行导演,业界知名人士担纲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和道具设计,真可谓“群英荟萃”。
倾心培育英才
《永远的马头琴》首演,给为期四天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画上句号。这部作品,让社会各界对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师生的关注度再度高企。
不仅如此,研讨会期间颜值爆表、才华横溢、精心打造的三场主题作品晚会、三场课堂教学展示和一台原创舞剧展演,淋漓展现着舞蹈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各族学子的精湛技艺,让业内专家和各界群众频竖拇指、大呼过瘾。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席地而坐、站立观演场场可见,侧面映衬着“爆表”热度。
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评委、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林平说,在国家整体压缩艺术奖项的氛围之中,中央民族大学仍然凭借朝鲜族女子群舞《阿里路》和藏族男子群舞《布衣者》,从46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级舞蹈类评奖活动中6个作品金奖中的2个,可谓首屈一指。
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被称为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在培养专业特色鲜明、综合素质全面、理论实践兼备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方面,硕果累累。她培养的数千名优秀民族舞蹈人才,目前活跃在全国艺术院校、文艺团体及相关单位之中,其中众多佼佼者已成为我国舞蹈艺术领域里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和研究型学者。
聚焦专业发展
本次活动,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近年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发展研讨会。院长蒙小燕全面回顾和展示了专业的历史传承、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并通过“院长论坛”和“专家论坛”,带领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促进民族舞蹈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旨,深入研讨“舞蹈学科建设”、“民族舞蹈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之间,专家学者深刻思考和认真规划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蓝图”。一方面,强调创作要“自上而下”,深入地方、深入基层、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沉下去、接地气;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也要“自下而上”,运用大数据、新媒介、新技术等最新技术手段,积极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新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强调,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舞蹈表演风格纯正,传承着民族舞蹈精髓的血脉。的确,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舞蹈学院义不容辞肩负的使命与重任。
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和不懈探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整理提炼出12个民族的民间舞,形成了一套具有训练性、系统性、科学性、风格性的民族舞蹈教材体系,公开出版了14部音像教材,并凭借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各有所长、结构合理的一流教学团队,创作了16个民族200余部舞蹈舞剧作品,荣获国内外各类舞蹈大赛金银铜奖160余项。其中,《奔腾》、《长白祥云》等舞蹈艺术精品力作,已成为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和交流名片。
绚丽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之花,就这样扎根于肥沃的生活土壤、成长于严谨的民大课堂、绽放于耀眼的舞台剧场,通过精心呵护和悉心灌溉,必会永远散发迷人芳香。(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