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每当谈到深入生活,人们总会想到,是现实的、至多是历史的生活——需要了解并亲身感知身边以及其他地方的现在进行时的生活,或已成为过往事件、被记录在有关资料以及被人们口头传说着的生活,却很少想到未来的生活。倘有人提出此类建议,很可能被当作是痴人说梦——因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若静下心来,了解一下世界文学发展史和世界科技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这两种历史,就不难发现,文学和科技的关系非常密切,幻想文学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无不起源于想象,一如莱特兄弟最终能发明飞机,就是因为儿时父亲给他们买过一个会飞的蝴蝶玩具而产生的幻想。而幻想一旦付诸于生动有趣的文字,就成了幻想文学。
其实,任何幻想刚刚在人们的思维里萌动或闪现时,大都被认为是幼稚可笑的、不成体统的,也是羞羞答答的。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勇气。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一句俗话:“说出来,做出来,娶个媳妇带出来,养个儿子抱出来。”同样的道理,某些头脑聪颖、反应灵敏、敢想敢干的科技人士,一旦受到幻想文学的启发,就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甚至于手舞足蹈、夜不能寐,便运用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将幻想文学中的那个茧,在自己的心窝里渐渐孵化成了蓄势待发的蛹,而后又将其幻化成了色彩惊艳而又翩翩飞舞的蝶。
应该说,这个过程是神秘而艰辛的,但又是生动而有趣的。一旦少了某个环节,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直到有一天,某个幻想终于变为奇迹而群情振奋、欢呼雀跃时,人们立马意识到,应该珍惜每一个梦想的种子。
幻想是创造神奇的种子,那些敢于把幻想故事写成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值得钦佩和尊敬的。然而,纵观国人以往种植的文学园林,虽说百花齐放的提倡一直不绝于耳,但不难发现,幻想文学的品种和数量依然少得可怜。
一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何在手的鹞子不耍,而迷恋于满天飞的鹰呢?那不是舍近求远吗?就在很多国人漠视甚至无视幻想文学的岁月里,外国作家却对此情有独钟。依据于那些科幻文学,美国的科幻大片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在全世界风靡起来。而在国内,一些作家艺术家也在默默关注幻想艺术。
如果我们认真考虑幻想文学,就不能不改变原来的看法了。幻想文学不仅可以激活人们大脑里已经冰封了许久的一些疆域,还可以改变人们总是热衷于羊群效应和急功近利的习惯乃至基因,更可以激发人们思维天地里的想象活力。
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国家是一个产生过无数经典浪漫诗歌的国度,应该发现幻想文学势如破竹般的发散作用和撼天动地的爆发效应。由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由世界科幻大会主办的雨果奖。值得注意的是,“雨果奖”中的“雨果”,不是以写过《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巨著而闻名于世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而是指在美国创立了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编辑雨果·根斯巴克。在这个特别注重和善于借助名人效应的世界上,以一位编辑的名字命名一个世界性文学大奖,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事啊。《三体》的获奖至少说明:在中国依然有很多不甘寂寞和善于“深入未来”的勇士。
未来是神秘莫测的,无论谁想深入,就得把目光展望到无穷远,把心胸拓展到无穷大。否则,就很难经得起前行路上碰到的各种“防不胜防、莫名其妙和突如其来”。但时至今日,有人还在以“深入未来”要比“深入现实或历史”随意和省劲为由,忽视幻想文学的意义。这可真是谁不生孩子谁就不知道肚子疼啊。岂不知,如果没有从深入生活(包括现实和历史)中获得的诸种体验和启悟,又怎么能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扇扇冷峻之门?因此,“深入未来”领域的文学创作者,事先就得完成好深入现实或历史的必修课。否则,深入未来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稽之谈。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刘慈欣的获奖,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激励、一种呼唤、一种引领,让更多的人在深入现实生活的同时,深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