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专访吴刚:《人民的名义》受追捧是中国电视的一种理性回归
吴刚接受采访 张 潼摄
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大热,一同火的还有饰演剧中李达康一角的演员吴刚。由于演技精湛,加上所饰角色性格率直、坦荡,李达康书记在网上圈粉无数。“达康书记表情包”更是刷屏网络,风头一时无两。
作为达康书记的饰演者,吴刚最近很忙,这位入行30多年的老演员,成了直播平台上的新面孔。发表情包、聊弹幕、做直播……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是几十位实力派演员合力的杰作,那么“达康书记”的走红则是吴刚与年轻观众们的二次创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曝光率,一向走低调、实力派路线的吴刚作何应对?面对“90后”年轻观众的追捧,吴刚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专访吴刚,看看岛友眼中第1000个“达康书记”是什么样。
《人民的名义》为何受追捧
侠客岛:当时怎么确定饰演李达康这个角色?李达康是一名省部级的高官,您为这个角色做了怎样的准备?
吴刚:导演的选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物选对了的话,首先成功了一半。我想演陆毅的角色,但不让我演。他们认为陆毅演侯亮平是最好的,我演李达康是比较合适的。我也觉得这个人物给演员的创作空间挺大,而且我以前没有演过这么大的领导,这对我是一个挑战。为了拉近与这个角色的距离,我看了很多领导们开会、下基层的视频,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态。这样在拍戏之前心里有数,一上手,瞬间灵感就出来了。
侠客岛:您是怎么理解李达康这个角色?饰演这样一个改革闯将,如何把握他的核心精神?
吴刚:我觉得观众们喜欢李达康的一个字就是“真”。人与人接触,大家都喜欢玩真的,影视作品人物也是这样。首先我希望他真,我希望他能够跟观众贴切,这些是大的环境。在戏里面,我跟人物的对话,也应该是真的,要动心,这样观众看起来才会感觉真。
周梅森老师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是有性格的。所以我说,剧本是影视作品的根基,功劳应该归周梅森老师。
侠客岛:饰演李达康书记有什么遗憾?
吴刚:最大的遗憾是李达康戏稍微少了点。周梅森老师也认同,他曾经跟我说过“我要知道你这么演,我就重新写了”。其实,影视行业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拍戏为什么较真?就是为把遗憾降到最低点。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时候你想磨一个戏,说咱们拍一年,不行,还要在紧凑的情况下保证质量。
侠客岛:《人民的名义》可以说突破了既有的尺度,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没有担心吗?
吴刚:我所有的担心都由周梅森跟李路扛着,因为在这之前他们要报批。一直以来,大家都在问,反腐剧能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因为反腐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经过这些年的沉淀,今天把《人民的名义》拿出来,能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和追捧,我觉得是中国电视的一种理性回归,也说明老百姓现在的观影态度非常敏锐。
拍戏就是享受创作的过程
侠客岛:您已出道很多年,以这种方式火了,您如何看待演戏与成名?
吴刚:对于演员来说,我们的工作是从接剧本那一瞬间开始到拍戏结束的一段过程,这是我们享受创作的过程。剩下的就交给片方拿到市场,接受观众的检验。其实一场戏一场戏的拼,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挺枯燥。但在这枯燥当中有一种快乐。做演员就是想把每一场戏、每个镜头能够拍好,拍得漂亮,拍的不同寻常。说一场戏演的过瘾,享受的就是这个。
侠客岛:你曾经设想过,自己会塑造这样一个受到年轻人追捧的角色吗?
吴刚:没有,像“95后”“00后”这些观众,是从另一个切入点进行观看,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他们把一个非常正的剧用娱乐的形式解读,这在以前的观影状态中没有过。不得了,就像我在话剧舞台上跟台下观众互动一样。现在我们观众的观影意识、观影模式变了,比如说弹幕,突然之间屏幕上出来几句话,其实观众是在参与。现在观众群体的审美判断水平很高,这对从业人员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侠客岛:“达康书记”火了,大家都特别喜欢您,您会担心过段时间大家都“粉”别人吗?
吴刚:这没有问题。我觉得这是中国电视剧的一种光荣,多好。都说百花齐放,这才叫齐放。你不能说就一枝独秀,永远是这样,那就枯竭了。
演员最大的魅力在于有无数次生命
侠客岛:您是话剧演员出身,现在还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演电视剧和演话剧区别在哪?
吴刚:我觉得话剧跟影视表演最大的相同点,是塑造人物。不同点就在于,在舞台上演出,可以跟观众互动,这种魅力是无法想象的。戏剧最大的着魔点在于,它会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深刻。电视剧可能是大众快餐文化,有各种娱乐性的东西,让大家在工作疲劳当中有一些身心的放松。另外,话剧必须得一气呵成。电视剧说错词可以重来,可以有一点点的瑕疵。但拍电视剧你也不能半天全是这样,那就完蛋了,这饭碗你端得住吗?
侠客岛:观众说您是老戏骨,从《梅兰芳》中的费二爷到《王朝的女人》里的高力士,您饰演过这么多角色,挑战最大是哪一个?
吴刚:倒不是什么老戏骨,就是多干了两年。作为演员来说,他的天职就是要演好戏。我们剧院排练场里现在还贴着大字——戏比天大。说白了就是你的职业操守,就是你的德行。其实所有的角色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这些角色离我都很远,能够接这些戏,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幸事。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其实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有无数次生命。
侠客岛:之前采访中,您一直说自己是一个老实人,您觉得关于“老实”有哪些更多的内涵跟大家分享?
吴刚:我刚进剧院的时候,先生们就说要演戏,先做人。人怎么做?真的是老老实实做人,要本分,做事要规矩,要有规矩。每个行当要坚守每个行当的规则,你得把它守好,底线是说你得知道要干嘛,别突破底线,因为现在资本进来很多,投资商要有话语权,但是真正的行业当中,你不能说因为咱有钱就可以胡来,你把整个规矩给破了,是吧?违背规律的事儿绝对不能干。
侠客岛:《人民的名义》里这么多老戏骨,据说总片酬才4800万,比起现在不少“小鲜肉”一拍戏就上亿的数字,您怎么看待这种不公平现象?怎么看“小鲜肉”?
吴刚:作为一个演员,总片酬是片方的事情,真正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拍戏是双向选择的事。对“小鲜肉”,我没有什么偏见,有一些有瑕疵的现象是避免不了的,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其实我跟他们合作,我觉得他们还是挺玩命,挺认真的。不要因为一点点的瑕疵或是不如人意,就整个给人拍死,这样不好。
精彩语录
1.演员这个职业,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有无数次生命。
2.影视行业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拍戏为什么较真?就是为把遗憾降到最低点。
3.戏剧最大的着魔点在于,它会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深刻。
4.每个行当要坚守每个行当的规则,你得把它守好。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
《人民的名义》哪场戏让吴刚印象最深?吴刚给出的答案是18分钟的“懒政学习班”独白戏。这场戏中,他一气呵成一段18分钟长的独白,“很爽,拍的感觉也挺棒。”但是这段戏拍完,导演发现这场戏的场景有些问题,演员的表演细致程度还稍稍欠缺。
“这场戏是一个夜戏,租的场子,四台机器同时录。那天请了有30多位群演。听到导演说这个场景重新拍,换个场景,美术师都‘疯了’,把南京跑遍了,为这个‘懒政学习班’找地儿。剧组又把那些群演请回来。人家白天都是有工作的,只有晚上出演,一拍就拍到凌晨两点多了,就为了一个戏的精准。”吴刚说。于是,这场戏也顺理成章成为吴刚在此剧中印象深刻的一场戏。
吴刚小档案
吴刚,1962年12月9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成为该剧院话剧演员。
先后在《天下第一楼》《茶馆》《哗变》等北京人艺多部经典话剧中出演角色。2007年,吴刚凭借《哗变》中的精湛表演摘得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吴刚在多部电视剧、电影里塑造了不少经典人物形象,如电视剧《潜伏》中机关算尽的陆桥山、电影《梅兰芳》中的费二爷、《铁人》中的王进喜。2009年,他因出演电影《铁人》王进喜一角,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最近,吴刚在《人民的名义》中扮演“李达康书记”,获得“90后”“00后”观众追捧,网友们更为其组建“达康书记粉丝团”,制作“达康书记表情包”。
□采访:张远晴 刘少华 □整理:张 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