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珏:这些作品属于国家 不卖画却向广东美术馆捐赠60件代表作
来源:南方日报 | 2017年07月11日08:24
王玉珏作品《果果》。 资料图片
7月4日,“存真绘心——王玉珏捐赠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岭南画派第三代杰出代表画家王玉珏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创作的工笔人物画及写意花鸟画,全面地呈现王玉珏艺术道路的探索历程及艺术成就。展览将持续至7月29日。
王玉珏师承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派大家,善工笔重彩人物画,写意花鸟画。多年来,王玉珏坚守着一条艺术准则:不卖画,不搞市场炒作。日前,她决定将其60件代表作品捐赠给广东美术馆永久收藏,包括《农场新兵》《冉冉》等原作。这批作品的入藏,被列为2017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也是广东美术馆今年最重要的一次收藏举动。本次画展举办之际,王玉珏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分享她多年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捐赠背后的点滴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杨逸 实习生 马泽楠 通讯员 刘丹妮
谈 捐赠
“这些画不能属于我自己”
南方日报:您向广东美术馆一次过捐出了60件作品,您捐赠这批作品出于何种初衷?
王玉珏:我觉得,这些画不能属于我自己。我在中南美院附中读书时,读书、住宿、吃饭都不用交费。我觉得,国家付出了很多心血来培养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培养我,我是不可能走上美术创作的道路。
这些年来,我虽然在文化艺术方面,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一点贡献,但我感觉自己做得还是很不够的。我的这些作品都是深入生活创作出来的,我和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我觉得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国家,相信国家会很好地把它们保存起来,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南方日报:有人按照您同辈画家的市价评估,这批画作市场价值是巨大的。您如何看待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王玉珏:艺术市场对我一点吸引力也没有。我一幅工笔画都没有拿到市场去拍卖过。我不想让它们流向市场,我认为,它们一早就属于国家。既然国家培养我,我的作品就不应该再用来赚钱,更不愿意进行商业炒作。我在市场上的画作,都是之前赈灾、助学义卖的作品。我始终认为,艺术家的第一任务是画画,不应该太过于关注市场。
南方日报:为什么会考虑将作品捐给广东美术馆?
王玉珏:广东美术馆饱含着我们这一代广东美术工作者很深的感情。我丈夫林抗生是广东美术馆首任馆长,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广东美术馆。记得刚刚建馆的时候,大家都还不懂得该如何建设、运营,一点一滴去重新学习。广东美术馆的这种观念是很领先的,在全国美术界是一个风向标,外省画家竞相来广东美术馆办展。广东美术馆是我们这一代广东美术人的心血,我要将自己的作品留在这里。所以,我挑选的都是比较精的作品,以工笔人物和写意花鸟为主。
谈 创作
艺术必须让人看到希望
南方日报:回忆您的学画过程有哪些心得?关山月、黎雄才的教导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王玉珏:我不是成长在艺术家庭,只是因为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我很幸运走上了这条路。当时,考取中南美专附中是非常困难的,中南5个省份那一届只招收了40名学生,我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是起早贪黑,还要利用假期下乡体验生活;除了专业课,文化课也一点不能落下。如果说我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许就是勤奋。
进入国画系以后,关山月是人物课的指导老师,黎雄才则是山水课老师。我们将每周画的作品都拿给老师看。关老很少发表言论,好便是好,不好也不会批评你。但黎老每次经过课室总要进来看,然后在讲台发表意见。他有时还会把大家带到自己家里,一边画、一边讲。后来《黎雄才画语录》都是我们这批学生根据他上课的讲义整理出来的。
南方日报:《农场新兵》《冉冉》都是当年的经典之作,当年创作有哪些难忘的细节?
王玉珏:我对生活比较敏感。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很重视第一感受,这也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山村医生》和《农场新兵》是我在平沙农场体验生活时的创作,《农场新兵》描绘的是一群年轻人刚到农场报到,等待分配劳动。我当时看到这一幕,被他们身后巨幅的蓝色地图吸引了。我第一次知道农业生产需要这么大的地图,我就将这个场景画了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我画了《卖花姑娘》和《冉冉》,在第六届全国美展和第七届全国美展都获得了银奖。《冉冉》画了一个充满朝气的可爱婴儿,原型是我儿子。他三个月大的时候我被派到北京搞创作了,当时我只画了一个速写稿,十年后我把这幅作品画成国画。这样一个小品,去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很多人都说我会落选。但我很自信,我希望在那个时候给大家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希望,结果得了银奖。我认为,艺术必须让人在生活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冉冉”是画作的名字,寓意着生活冉冉升起的寓意。后来有位外国观众告诉我,整个展厅让他印象最深的画,就是这个小婴儿。
南方日报:您后来的创作从人物转到花鸟,这个转型是怎样完成的?
王玉珏:在中国画领域,从工笔画转入写意画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不容易做到,因为画惯工笔画的人很难放得开。但我工笔画的线条一直是饱满的、有力的、豪迈的,所以转到写意画里如鱼得水。这大概和我的性格有关。
我在广东画院担任行政职务后,没那么多时间去搞创作,不得不放下了工笔人物画创作。但又想,作为一个专业画家,决不能完全把画笔放下。所以我坚持抓住零碎的时间,利用周日晚上作画。画不了人物,我就画山水、花鸟。画好山水要经常出去寻访名山大川,最后我就选择主攻花鸟。
南方日报:身为来自北方的画家,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老师门下,您如何看待岭南画派的传承?
王玉珏:我属于岭南画派。因为,教我的老师都是岭南画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我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在我看来,岭南画派不是一个地域性的画派,它有着鲜明的艺术主张和师承关系。在岭南画派的艺术创作中,革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色彩。此外,岭南画派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不是一个地域画派,不能将所有在广东画画的人都说成是岭南画派,它有着严格的师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