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科技时代,应该如何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甘肃甘南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鹏波 2019年08月27日18:49
讲座现场
8月2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作协承办,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甘南州文联协办的第29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肖克凡作了题为“高科技时代的阅读”的主题演讲,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文联、作协等组织的100余位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永红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民族处处长陈涛对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作了介绍。
主讲人肖克凡
主动读书和被动读书
肖克凡首先向听众分享了自己对读书这个话题的思考。肖克凡认为,中国虽然有源远流长的读书传统,但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弊端。在肖克凡看来,读书状态可以分为两种:主动读书和被动读书,这两种读书状态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读书境界。古代的读书人为了出人头地,必须得读书,这是被动读书的典型。相反,主动读书则指凭着满腔热情读书,使读书成为人们的生活兴趣和基本的生活内容。
肖克凡以亲身经历向现场听众解释两种读书状态的不同。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多次试着阅读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怎么也读不下去,不过有一次碰巧拿起这本书,他竟然读到水壶里的水都烧干了却没有发现。在肖克凡看来,这种“人书合一”的状态就是主动读书。
讲座现场
让我们重回纸质图书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纸质读物逐渐被液晶屏幕代替,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图像。身处高科技时代,阅读发生了哪些变化?肖克凡认为,阅读纸质图书与阅读电子图像有巨大的不同:阅读纸质书是自主的行为,可以让阅读的人“驻足在字里行间,沉浸在理想王国中”,“我们阅读纸质书籍的节奏与我们的呼吸同步,时时拥有自主的阅读维度,从而调动我们的想象能力,激发我们的吸收能力,增进我们的理解能力”。
不同于阅读纸质书,阅读电子图像则容易一闪而过,从不停顿。肖克凡说,高科技时代,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成为典型,图像成为讯息真实的证据。但图像的问题在于,它将信息一股脑儿提供给读者,使读者丧失思考的能力。肖克凡以国外学者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为例来说明观点:研究发现,听收音机长大的孩子比看电视长大的孩子有更发达的想象力和更强的理解能力,这说明相较于声音对于孩子想象力的激发,图像更容易使孩子懒于想象和思考。
面对图像时代给阅读带来的诸如丧失主动思考能力等挑战,肖克凡建议重新回到纸质图书,并且以由热情激发的主动方式来阅读。“尽管手机已经成为全天候的阅读‘神器’,纸质书籍还是不可废除的”,因为纸质书籍会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奔向“诗与远方”。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高科技时代,应该如何阅读?
那么,在高科技时代,该如何阅读纸质图书呢?肖克凡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避免碎片化阅读,进入深层次阅读,获得巅峰体验。“浮躁的社会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不急不躁,‘书人合一’,方可进入深层次阅读,达到巅峰体验。这对于我们积累知识尤为重要。”第二,肖克凡认为“阅读等于走进大森林,发现参天大树,等于发现了路标方向,从而理解大森林”。他以鲁迅著作为例,读者通过阅读鲁迅这棵“大树”,发现更多的“大树”,从而理解整个森林;阅读鲁迅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人生,还能理解社会发展规律。
第三,将学习当作终身的事情,把阅读当成日常生活的内容。在肖克凡看来,手机阅读支离破碎,同时可能存在虚假成分。他强调阅读经典,因为经典“经过历史检验,经过时光淘洗”。此外,终身的、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阅读能够增加我们的生命得以“延长”,“亲历”历史和未来;扩大我们的生命半径,使心灵抵达肉身不能抵达的地方。
最后,肖克凡向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他认为,写作者一定要有生活积累和情感积淀,要有敏锐的意识,多留心生活,多接触社会中不同的人。同时,写作者一定要多阅读,尤其是读经典作品。写作的素材不仅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可以来自阅读经验,写作者可以从读过的作品中找到写作灵感。写作者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的就是好奇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讲座尾声,肖克凡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并为读者签名。
肖克凡为热心读者签名
据悉,“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是中国作协自2016年以来举办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向社会大众传播优秀作家作品,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让文学更好地服务社会与人民,照亮生活与人心。全民公益大讲堂现已开展29期,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好评。(文/图 中国作家网记者 刘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