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建构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当代形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王轻鸿  2019年10月14日14:30

“中国非虚构诗学”这一命题由西方学者提出后,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回应,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国内众多文学研究期刊开辟专栏对此展开讨论。参与讨论的学者,除文艺理论研究者外,还有不少从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甚至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关于中国非虚构诗学的研究。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促进其话语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研究中国非虚构诗学观念时,聚焦关键问题,找准重点问题,攻克难点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阐释文化语境 梳理发展线索

在中国非虚构诗学理论研究中,不少成果侧重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辨明厘清重要概念是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发展的前提,但有些成果仅从字面上解释概念,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更有甚者,则将非虚构看作无虚构、不虚构的代名词。这些做法均无益于增进我们对中国非虚构诗学本质的理解。

按照发生学的观点,在事物的发生中就蕴含了事物的结构,体现了其本质特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得到显现、强化。在考察中国非虚构诗学发生发展过程时,我们不应只罗列现象,也应注重理论探究,尤其是加强对中国非虚构诗学内在特征的探析。因此,阐释中国非虚构诗学发生的文化语境,梳理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发展线索,就成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虽然非虚构文学在中国古代只是一种感性的诗学观念,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对其进行“以今律古”式的主观揣度,但古人的这些观念可通过遗留下来的材料信息、文化符号传达出来。对这些信息、符号进行意义解码,并将结果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审视,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概括,就可最大限度地接近古人。因此,还原非虚构诗学诞生的具体历史语境,对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文化主体、文化产品、文化传播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非虚构诗学的内在结构,可深化我们对中国非虚构诗学观念的认识和把握。

研究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要依据现有观点从古文献中寻找论据,更要立足文献记载,让材料说话。现代以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影响,学界对中国非虚构诗学资料不够重视,已有的中国诗学文献集成大都是按照纯文学体系编选整理的。中国古代有大量属于“文”这一范畴的文体,若按照西方纯文学标准来衡量,这些文体都不是文学。例如,学界过去对中国小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流传于民间的白话小说,因为此类作品比较符合西方虚构小说的特点。在由中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图书典籍汇编的《艺文志》中,不少“小说”具有较强的现实和历史意味,但都被有意忽略了。而在中国古代,这类作品都可被纳入“文”的范畴。因此,收集中国非虚构诗学资料就需要另辟蹊径,突破陈旧的学术框架,重新挑选出与非虚构诗学相关的材料。只有首先做好扎实的史料整理工作,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历史生成研究才能有大的突破。

提炼审美特征 实现圆融贯通

“美学和历史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就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而言,一方面我们要立足文献材料,尽量呈现这些诗学观念的历史原初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史料堆砌、资料汇编层面,要在此基础上对其中蕴含的诗学意义进行归纳、提炼。只有对这些诗学观念在理论上作出有力论证,并对其进行既符合逻辑又不悖于历史的阐释,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建构。因此,从逻辑角度总结其审美特征,就成为当下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

从逻辑角度探讨中国非虚构诗学,建立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需要厘清其“固有之血脉”,提炼出适应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乃至适应世界非虚构文学的审美特点。这既有助于弥合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疏离,更有利于打破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隔膜。由中国传统文化生发出的非虚构诗学话语,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可为世界人文研究提供富于活力和洞见的精神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总结出的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审美特征,才能呈现出更为深层的理论价值,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既要努力避免“以西律中”,也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而要在突出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的同时,面向全人类,胸怀全世界。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要面向世界,吸取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只有平衡和协调好上述因素,实现圆融贯通,方可对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审美特征作出更有说服力的价值阐释。

把握时代特点 促进当代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成为文学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多年来,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一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转换时,将古今文论进行简单比附的做法就比较普遍。文学理论的创新从根本上深化了我们对古代文论的理解,因此,促进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仍是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需持久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中国非虚构诗学而言,它是西方学者针对西方当代文学和文论危机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其中有不少论述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误读”。在中国文学理论界,对非虚构诗学的阐释也存在将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机械割裂开的现象。例如,有学者甚至将非虚构诗学与西方的非虚构小说、元小说理论等相对接,还有学者阐述中国非虚构诗学体系时只是引用古代非虚构理论的只言片语作为佐证,这些做法都会使中国非虚构诗学缺乏足够的生气和活力。因此,使中国非虚构诗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发扬光大,是非虚构诗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将中国非虚构诗学置于当代语境中来考察,关键是要从文化对接的宏观层面寻求结合点,从诗学建构的具体层面寻找增长点。在宏观层面,要寻求中国非虚构诗学与信息时代的哲学观念、人学观念、媒介观念等方面的契合点,夯实其当代转型的基础。在具体层面,则需紧扣信息时代的新契机,激活中国传统非虚构诗学的活力,促进中国非虚构诗学当代发展。此外,还可从文学本体论、价值论、主体论、创作论、媒介论等多个层面着手,积极推动中国非虚构诗学当代形态的系统性建构,使其不仅能够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也具有针对文学现象的理论概括力和阐释力。在当今时代,对精神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其自身,还应综合考察它与整个社会的互动,因而这是一个复杂、宏大的问题。不可否认,信息科学、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但如果盲目对这些技术与非虚构诗学的关联进行阐释,则容易陷入“唯科学主义”“媒介决定论”等泥淖。因此,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时代文化与非虚构诗学的契合点,才能夯实中国非虚构诗学当代形态建构的根基。

随着信息科学的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非虚构诗学的资料多集中在网络平台,如很多材料都存在于各大文艺网站的书评区、专业评论网站,还有的存在于自媒体平台和自由讨论空间等。如果不及时收集,这些资料就可能永久消失。此外,对于网络上的非虚构诗学相关资料,需仔细甄别、归纳,同时辅之以大量作家作品解读,努力使理论总结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只有这样,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当代形态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