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欢歌在草原 —— 读王樵夫散文集《纵马草原》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素心 2019年11月01日11:41
作者:王樵夫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蒙古马是蒙古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图腾。内蒙古作家王樵夫的《纵马草原》便是一部以蒙古马文化为精神载体和审美对象的主题叙事散文集。作者怀着真挚敬畏之心,以细致温情的笔触记录了贡格尔草原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充溢全书的是作者对蒙古马以及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的赞美,是牧民与马之间无法割舍的眷恋情怀,是对草原生态、游牧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的思索。
王樵夫生于草原,陪同他一同成长的克什克腾旗贡格尔大草原天高地阔。在这片生机盎然的草原上,几千年来相亲相爱的各族人民情同兄弟姐妹。蒙古高原浩瀚的胸襟造就王樵夫悲天悯人的情怀,生于斯长于斯的他,深切懂得蒙古马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
通读这本散文集不难看出,《纵马草原》以贡格尔草原为背景,以马文化为主线,呈现的是浓浓的草原风情,诠释了草原与骏马相依相伴共生的草原文明。作家用灵动的文字,细腻的描写,多元化、全方位地展示草原与马、人与马的自然和谐,足见其生活底蕴的深厚。
王樵夫经常深入牧民的家中采访,和牧民同吃同住,融入到牧民的生活当中。住毡房、喝马奶酒的他,是老额吉心目中的家人,是老阿爸眼里的蒙古族汉子。他知道牧民心中想的是什么,并且非常尊重他们的信仰。王樵夫在草原上尽情挥洒自己,在蒙古马上下足了功夫,他笔下的马有灵魂、通人性、有节操。
“乌恩奇越走越远,拐了好多山峁,老马的身影渐渐消失了。突然空中传来一声凄厉的马嘶,乌恩奇没有回头,他知道,那是老马在向他告别。”
“第一场雪落下来。远远地,其其格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跑了回来,额吉知道,小马已经陪伴老马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老马已经去了天堂。”
“额吉不敢看其其格布满血丝的眼睛。其其格凑到她的身边。她感觉到手上有一团潮湿的气,是其其格在探着鼻嗅她的手;往上摸,是马浓密的睫毛和耸动不已的耳朵,其其格的眼睛里,有泪!”
这是散文集开篇之作《额吉和她的其其格》中老马放生的情节,这匹额吉家的神圣马匹,最后静静地长眠于它生长驰骋的贡格尔草原。作者以情动人,感情丰沛的人生写意充斥文中。作家对根植草原的马文化钟情有加,准确地抓住了马文化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精髓,在引导读者审美的同时契合了人们的心理期待,由此引发读者的共鸣。
故事性散文离不开情节的描写,王樵夫的《纵马草原》自始至终贯穿着人与马的羁绊与情愫,不难看出这正是作家发自于灵魂深处的独白与反思。本书第二辑《踏踏蹄音》中这样写道:“每一匹蒙古马的心里,都有一片辽阔无际的草原;每一副老旧的马鞍下,都藏着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每一片天堂草原的回忆里,都回荡着马蹄踏踏而来的声音;每一滴敬天敬地的马奶中,都蕴含着牧马人的深情祝福……”
王樵夫笔下忠贞的母马对老公马的陪伴让人唏嘘。老公马魂归草原后,母马凭着母爱的力量顽强地生下它的孩子,直至马驹吃上奶水后轰然倒地。伟大的爱在作者的笔下如涓涓细流流淌而出。细细品读,母马与老公马的“爱情”,母马对孩子的爱,则有着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王樵夫的文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地塑造了一匹匹马、一个个人、一个个精彩的生命传奇,他的作品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其笔下的蒙古马拥有一种传奇色彩,它们无畏、忠诚、刚烈、坚韧,这正是蒙古马的精神。王樵夫以文学的情怀和笔触讴歌了新时期蒙古马精神,同时也在书中提出了蒙古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严峻课题。另外,《纵马草原》还是一部马文化的百科全书,文中对马的饲养、管理、疾病的诊治、预防等都有专业性的描写。
雁阵徘徊,穿越高山湖泊、草地高原,回归北方,回归这片蒙古族人世代栖息的草原。这里是蒙古族人的家,他们世世代代相依相偎的草原,蒙古马是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最忠实的家人与伙伴。这也是王樵夫的散文集《纵马草原》带给我们的——让人感动的文学盛宴和最温馨的蒙古马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