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2019年12月09日12:45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深刻地阐述了我国各民族的历史关系和历史贡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民族语言交流交融十分频繁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55个少数民族虽然彼此语言不尽相同,但可以通过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很多民族地区,汉族同胞也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据研究,西北阿尔泰语系民族对汉语北方方言和西北方言的语音、语法和句法产生过一定影响。同时,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在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和撒拉族进行语言调查时发现,汉语对这些民族口语表达影响十分显著。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很多汉语借词。同时,如胡同、萨满、木卡姆、哈达和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词汇也传入到汉语之中,丰富了汉语词汇库。这些语言交往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总的发展趋势。

各民族文学交流交融十分突出

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神异生物,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关于龙的形象,最著名的是“九似”说,即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为常见的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一般认为,龙是取自中国古代部落图腾的变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部落将蛇、牛、鹿作为图腾,一些部落崇拜狮子、老虎、鳄鱼、乌龟、鹰和鱼类。在这些部落交流融合过程中,各部落的图腾崇拜融合为一体,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动物——龙。

我国的盘古、伏羲、嫦娥、女娲造人等神话在南方各民族广为流传,这些神话传说与他们本民族神话融为一体,形成了文学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现象。

汉族文学对各民族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大传说对我国各民族影响十分深刻,南方一些民族已有很多四大传说的变体。唐诗宋词也已翻译成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各民族文学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元杂剧是中原戏曲与西域杂剧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成果。《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先后译成1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丰富了各民族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

少数民族文学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文学。阿凡提是新疆民间文学中的机智人物形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世杰、张世荣等翻译家将其翻译成汉语之后,深受我国青少年的欢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出木偶动画片之后,阿凡提故事传播得更加广泛;上世纪80年代,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阿凡提》大获成功,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上世纪90年代,很多文学艺术家创造了阿凡提故事卡通画、连环画和话剧以及儿童广播剧;21世纪之后,阿凡提3D动画片、电视剧和杂技相继问世。阿凡提故事翻译成我国多民族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青少年喜爱的儿童文学。可以说阿凡提是我国56个民族共享的机智人物故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交融十分鲜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满族旗袍、蒙古族涮羊肉、维吾尔族烤羊肉串、藏族医药……这些都已经成为各民族喜爱的文化形式。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玉石、陶器、丝绸……这些中华文化精品为我国各族人民增添了生活情趣。蒙古族毡房式建筑对中华建筑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汉族庙宇式建筑也对民族地区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截至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40个,是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非遗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藏族《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朝鲜族农乐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等17种,占总数的40%以上。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建筑艺术和手工业技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木卡姆、长调民歌、呼麦艺术、花儿、农乐舞、伊玛堪说唱、麦西热甫和侗族大歌等艺术形式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喜爱,成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各民族哲学伦理思想水乳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我国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维吾尔族文学经典《福乐智慧》中以关心百姓为主的仁政思想,深受儒家仁义思想的影响。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少数民族文献中得以广泛引用,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从汉代到唐代600余年的吸收、消化、加工和改造,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佛教对我国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唐宋时期的维吾尔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佛教逐渐与道教、苯教融会贯通,形成了本土化和中国化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国佛教与儒家、道家思想和玄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学哲学,对后世影响至深。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的产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