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创作谈 | 李学斌:我想写出童年背景下的时代精神
来源:小十月OctoberKids | 李学斌  2020年11月23日08:10

《龙抬头,猪会飞》是我最新创作的儿童小说。这部作品以西北小县城东平为地域背景,呈现了当代社会转型中的童年成长和文化变迁。相较10年前我创作的儿童小说《蔚蓝色的夏天》,这部新作生活面更宽广,童年形象更丰富,当代语境下的童年成长也更立体。就写作预期而言,这部作品既是对《蔚蓝色的夏天》的某种承续,也是对它的超越。

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阵营中,我属于典型的“低产”者。由于兼顾理论研究,我的文学创作一直断断续续,10年间仅仅出版了5部儿童小说。我不愿重复自己,每一次写作,都意味着前一部作品的“异化”,意味着新路径的探寻。如此命意下,《塔校故事》是系列短篇构成的长篇,《咫尺天堂》是死亡主题的日记体小说,《舒叶与神秘小狗》是动物题材的校园作品,《舒涵上学记》是亲情题旨的童年纪实故事,《龙抬头,猪会飞》是双线并行、城乡交错的当代童年缩影

《龙抬头,猪会飞》这部作品也寄寓着我对当下儿童小说的审视和思索。

出于理论研究需要,我每年都会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小说。近期阅读中,我常常忧心于儿童小说惊人的“趋同感”。苦孩子、穷孩子、留守孩子、单亲孩子、残疾孩子在当下的儿童小说中比比皆是。尽管这类题材也不乏优秀作品,但童年的丰富性、当代性显然很大程度上被上述“异态童年”遮蔽了。窃以为,这样的“当代童年”固然有其典型性,但整体而言,还欠缺完整性,也不够“接地气”,离火热、绚烂的现实生活相去较远,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也不够鲜亮、饱满。

在我看来,童年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结构要件,更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构成。由是,童年实际上存有两面性:一面是自在性。它呈现儿童自身的生活情态、生命活力;另一面,则是自为性。就是以童年为鉴,彰显率真、自由、快乐、创造等童年主体精神的同时,映现整个社会文化的丰富、驳杂、绚丽、刚健。由此,我怀有一个小小“奢望”:以“童心之基”铺展转型社会之童年面貌、成长轨迹;借“童年之眼”构建城乡转型之生活坐标、价值取向。基于这般考虑,就有了小说中男孩雪飞城乡身份转换过程中的逆袭之路;有了女孩龙莺家庭文化语境下爸爸从裹足不前到举家南迁的重大抉择

而且,为规避人为的“苦难设定”“精神锻打”情节模式,作品中,我有意让双线交错的成长故事在两个“常态”家庭中展开。即便出现关涉生命陨落的悲剧性事件,也只让小狗来承担。这样安排情节走向,就是为了呈现这个时代常态童年所应该具有的真实生活面貌和磊落时代精神。

以上是《龙抬头,猪会飞》这部小说的创作构想。我践行之,也期待达成自己对儿童小说的文学期许。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蔚蓝色的夏天》《舒叶与神秘小狗》《驴背上的骑士》《走出麦地》《男孩不坏》等18种。

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