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发扬光荣传统 接续团结奋斗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民族时报 | 李航  2020年11月27日11:2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也成绩斐然,为祖国的文艺繁荣发展、为各民族的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彩云之南的蓝天下,民族文学百花绽放,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未来,全省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还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接续团结奋斗,不断开创新时代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新局面。

回望过去成绩斐然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是云南文学的强项,云南民族多也最有特点,是云南文学创作的源泉,为云南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深厚的素材。历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云南获奖的作家作品数量是全国最多的。”今年85岁的云南省作协原主席晓雪说。

晓雪告诉记者:“到现在,我为全国17个少数民族的93位作家、诗人、评论家写过专题评论文章,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云南的,老中青三代都有,三代作家共同努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完全可以努力走在全国的前列。”

正如晓雪所言,云南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在全国来说民族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结构合理、老中青梯次完整。截至2020年,有云南省作协少数民族会员737人,占云南省作协会员总人数2394人的30.79%;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会员130人,占全省中国作协会员总人数305人的42.62%。这两个比例,一个接近三分之一,一个超过三分之一,在数量规模上充分说明,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已经成为全省文学事业发展繁荣的骨干力量。

今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3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获奖。据统计,从1976年至2020年的十二届评选中,云南少数民族作家获奖累计104人次,数量为全国之最,其中:李乔、张长、晓雪、那家伦、鲁若迪基等少数民族作家多次获得这一奖项。

如今,云南2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知名作者,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还形成了本民族作家群体。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不仅有本民族的中国作协会员,而且还都有作家获得骏马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之林枝繁叶茂、创作成绩斐然。

立足当下壮大队伍

鲁若迪基是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族诗人,曾两次获得骏马奖,他现在在丽江市文联工作。今年,他当选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在谈及今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培养、作品创作问题时,他满怀信心,认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作品在中国作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的关心支持下,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鲁若迪基给记者讲了许多近年来各级作协关心支持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作家、作品发展的事例:“中国作协在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在鲁迅文学院专门举办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云南有16个作家参与,这些学员中就有普米族、布朗族、阿昌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去年,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时,中国作协又专门举办56个民族作家共同参与的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作家也参与其中。此外,云南省作协去年还专门举办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的培训班,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每年,省作协和鲁迅文学院合作,专门开设云南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培训班,都在关注着、培养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省作协的刊物《边疆文学》所组织的各种活动,也邀请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参与。此外,在评奖、扶持作品的申报上都密切关注着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和省作协的关心、扶持分不开。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路子,恰好在我困惑、迷茫时,2013年省作协推荐我到鲁迅文学院参加第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写作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此,我就开始走上了写作的转型之路,开始写大题材。我当时着手写《茶马古道记》,作品写了一部分后,就开始申报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省作协帮我把这部作品申报上去,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如愿成为中国作协2015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为我的写作带来了很大动力。后来《茶马古道记》获得骏马奖,这些都与省作协的关心、扶持是分不开的。我的诗集《神性滇西》和《穿过一小块人间》先后也被省作协推荐申报中国作协201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作品和2020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也都如愿申报成功。此外,省作协还推荐我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让我有机会出去和省外的作家在一起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正因为省作协给我的写作提供了一片肥沃土壤,我的作品才得以开花、结果。”白族诗人何永飞说。

鲁若迪基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坚力量代表,何永飞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年轻力量代表,像他们这样的少数民族作家,云南还有很多。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沃土,一直壮大着一批批少数民族作家队伍。

展望未来接续奋斗

“虽然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要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客观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有清醒认识。目前,云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还不够多,不足以代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较高水平;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不平衡,有的少数民族还缺少有代表性的本民族作家,有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出现断层现象,有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说。

据了解,为持续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繁荣发展新时代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意见》,提出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项目建设等措施,主要包括:出版项目方面,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遴选5位少数民族作家,扶持其作品出版,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作家。培训项目方面,每年至少举办1期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在全省范围内遴选45名左右、有一定创作潜力的青年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培训,夯实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基础;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少数民族作家有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并参加全国性培训班;加强与国家民委、中国作协的汇报沟通,力争更多高水平培训班落地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讨项目方面,每年至少组织1次重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评论家,对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搭建起云南少数民族作家走向更宽广舞台的桥梁。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项目方面,加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理论评论工作,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关注少数民族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的创作,每年确定并资助有较大价值的选题,推动加强理论评论建设,推出系列研究成果。

范稳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将发扬光荣传统,接续团结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道路,着力完善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创作生产,加强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完善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满足全省各族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