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面向生活的深情表达 ——读王芸的散文
来源:文艺报 | 叶 梅  2022年03月04日08:06
关键词:王芸

貌似平静的生活海洋里,其实无时不潜藏着惊涛骇浪,文学书写的奥妙在于有时是张扬的再现,有时则如生活本身看似风平浪静,却暗藏玄机,而读者凝神专注,就会从中品鉴出百般滋味。

这是我在阅读女作家王芸的散文时想到的。15年前,居住在湖北江汉平原的王芸的第一部散文集《接近风的深情表达》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时我曾为她写下一篇短序,其中谈到文无定法,而散文又是所有文体中最灵活多样的。它所表现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而样式也是极为丰富的,有的甚至接近于诗和小说。但正因为它的“散”,要找出其中的真谛并不容易。在我看来,散文看似随意,但要写好却是很难,也最见功夫。而王芸当时的写作已显得格外的空灵、聪颖和清丽,她看似随手拈来的一草一木皆让人动情。当年她作为一个报社记者,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种生活,在完成大量新闻写作的同时,十分难得地保持着一份沉静,又细致地进入到散文的写作。王芸有着出类拔萃的语言感觉,对景物环境描写有独到之处,特别是细微处,常是让人读来一惊。这除了语感之外,显然与她的丰富的想象力分不开。想象力可以说是鉴别一个作家才气的重要尺度,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芸有着良好的艺术潜质和十分可观的发展空间。

当时还谈到对王芸今后写作的一些期待,希望在她的作品中添一份厚实,这份厚实应表现在生活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时隔多年之后,面对王芸不断捧出的散文新作,真实地感到她带给了当年期待的人们诸多惊喜。

王芸的文字总是能于大起大落的生活之中保持一种难得的平静,这似乎是她多年不变的性格,又是她试图不断朝着广阔与高远而拓展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并非因辽阔而空旷单一,恰恰相反,熟悉她的读者完全可以感知随着岁月的积淀,这位女作家的思想也日渐丰富和深邃。

她早年的写作中已多有从“生命的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即对大千世界“生命的灵魂”的探寻,正如她在《接近风的深情表达》描写的那样:“风,一些随意组合的空气微粒,可以穿越细微也可以覆盖辽阔。”一粒尘埃的中心,或许就是宇宙的中心,细微的也是宏大的,王芸以她敏感的笔触挣脱开一些文字的窠臼,在生命意识和审美追求上向往时空的无限,“没有什么可以束缚风。时间有多辽阔,风就有多辽阔,空间有多辽阔,风就有多辽阔”。这确定了她的路径一直在向前延伸,她笔耕的果实和花朵得以不受羁绊地绽放。

然而,所谓“风的辽阔”却又是在王芸的深情注视和把握之中的,她的文字强烈地透露出对自然、人世的慈悯,这在她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细腻关照而写出的《关于火车的不规则叙事》《路过》《深埋》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其中也暗含着对历史的开掘和对人性深处的点击。她的笔下时常出现对平凡人生的命运谜一样的揣摩:“命运的迷阵如四散的花瓣铺开在他们眼前。数年后他们重新坐进车厢,在一张座椅上絮絮而谈,或沉默不语。在他们身边,无数声音同时扑打在车厢壁上,反弹,弯折,回旋,缠绕,它们散发出琐细浓烈真实的人间气息。”事实上,她的叙述往往是因为动情而动笔的,盲人夫妇、黑暗中的歌者、丢钱老人、路边卖汤圆小伙,一个残疾老人的遭遇,一个生命的最后时光,一次难以预料的震颤……对平凡人生及世相,王芸倾注了真切的抚慰,她以自己的察验证实“再平凡的生命,细加检点,也会发现纷繁的景致,偶尔的光点散嵌其中”。

王芸的写作有着一种不确定的丰富性,文体多有变化,她的散文有的像诗,有的接近小说或剧本,但同时内在又具有一定规律性,叙述间流动着鲜明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的仁慈和温和,富有同情心。她以“我”的视点,而这“我”既是“小我”,也是“大我”。她看似随意但却是精准选择地将目光投向生活,随性开放而又是内敛理性地倾注自己的体察和情感,这之间显得自然流畅,并无冲突。

她在描述环境、景物时显出独到的功力,文字敏感多情,细腻而具有诗意。在《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柔的名字》《水韵江南》《梦回新疆的几个记忆坐标》《因为一个名字来到凤凰》等一系列篇章中,常常可以读到想象独特、令人眷念的描写。“乌鲁木齐的雨水,是被火烤出来的。天空耐不住太阳的灼烤,黑了瘦了,汗水雨珠一样砸下来。……雨线粗硕,砸得大地啪啪地响,远天却亮着,而且因为近前的黑,而显得出奇亮。头顶上的阴沉,就仿佛从远处的火堆飘过来的汹涌的烟雾。”王芸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常常从表象到内心,从自然到人的情感,从形象到哲理,她会在不时地转换之中穿越时空,或从近到远,从当下进入历史,进入深沉的思考之中。“我从来不敢轻视植物,尽管它们从不发出声音,也无法行走,终身站立在一个地方,保持固有的姿势。我还是深深敬畏于一株植物蕴于沉默中的力量。”

王芸近年又连续出版了《穿越历史的楚风》《此生》等多部散文集,在她精心构思的“荆楚历史文化系列”“非遗文化系列”作品中,她旁征博引,以史为鉴,文笔随着风云变幻的幽远而更加奇丽,思想也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富有更多锋利的辨析和感悟,给读者以启迪。如对《义掠过刀锋》中关羽的描写,不仅揭示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庄严,“端坐在一座座以他命名的庙宇深处,或铁身,或泥身,或铜身,或金身,战袍和头冠上缭绕着离奇的龙纹,离奇而耀亮”。而同时还原在其浩然英猛之下,“属于一个人的筋血脉络。那里流着凡俗的血,有弱点,有禁忌,有缺失,有局限,有真实的热度与柔软。可以用手触摸。”王芸沉着耐心地在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开掘之中,捕捉稍纵即逝的风雷踪迹,链接与古人的对话和心灵,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也揭示了大千世界的偶然与必然。

王芸的散文写作在不断地变化,眼见越加灵慧、厚重和深远,而始终不变的,是她面向生活执著的一往情深的表达,即使是对历史的书写,也在饱满的情怀拥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