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第二期):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马兵:高校学者的创作要预先经历个人学术理路的检验或过滤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马兵 李英俊   2022年05月19日08:17

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

——学院视野中的写作品格与价值追求

在当下众多写作者中,经受过完整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职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身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写作,阅读、授业、鉴评等职业属性也为他们行走在创作的现场创造了条件。教师、学者、作家的复合身份令这一写作群体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新媒体时代,相较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的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他们的非职业化写作具备更加独立的品格与追求,或许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接近于理想的写作状态。

《有态度》专栏第二期聚焦“学院视野中的文学书写”话题,邀请数位活跃在高校的中青年作家、批评家参与讨论,通过观察梳理受过完整学术训练、具有学院背景的作家群的习学养成与创作实践,辐射当下写作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期以鲜明的观点链接现实,形成启发。

——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访谈】

马兵:高校学者的创作要预先经历个人学术理路的检验或过滤

中国作家网:在当下作家群体中,有一类是经过完整学术训练、较长时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专职教师和兼职作家的统一体,身兼教师、作家、学者等多重身份。在您看来,这一群体所拥有的多重身份对他们的写作构成怎样的影响?

马兵: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个体差异。作家进高校其来有自,民国时期更是常见的现象,我所在的山东大学校史上有一段黄金时期,就是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立校时,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老舍、洪深等一批作家在校任教。读者也都熟悉,后来在西南联大刘文典看不上沈从文的掌故,这个掌故里隐约透露一点将学术凌驾于文学创作之上的傲气。理想的状态自然是科研反哺创作,为创作提供素材、方法和学养等支持,比如,正是学者型的作家创作了当代文学中最出色的知识分子形象,高校题材的作品也往往出于这部分作家之手。但当下高校的学者作家其实要面对学术与创作并非总能相得的情境,大学和科研机构有一套学术的考评机制,创作通常无法纳入考评范畴,这多少也会给他们带来一点压力或纷扰。

中国作家网:从创作立场的角度考量,学院派作家既不同于专业(职业)作家,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职业化写作者,从事的是具有学院背景、经过学术训练与规范的非职业化写作。请结合自身经历和创作经验谈谈学院派作家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马兵:这个话题和上一个问题有关联。我之前关注过批评家从事创作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小说之于进行文学创作的批评家而言,依然提供的是一种与评论类似的权威知识的构型。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批评家在从事小说创作时,大多都有较为明晰的一个文学观念上的逻辑起点,以呈现其心目中好小说的品貌和文类样态。高校的学者作家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即他的创作有时要预先经历个人学术理路的检验或过滤。这也算是一种影响吧。惭愧的是,我个人没有创作的实践,所以实在谈不上结合个人经验,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观察。

中国作家网:有一位高校作家曾经谈到,“我是以对艺术负责的态度进行小说写作的,基本没有考虑过畅销的问题。忠于现实,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我的原则,我不会因市场的考虑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态度”,不少学院派作家更是终其一生践行了写作的独立品格。在您看来,专业评价和市场反馈对学院派作家写作的影响几何?这些评价机制如在学院外一样奏效吗?

马兵:学院作家可能会有一种对独立审美品格的坚持,不过我还是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这位老师的话很让人尊敬,不过非高校体制的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比如张炜。确有终其一生践行个人独立品格的学院派作家,但反过来说,学院派作家自然也会接受专业评价和市场反馈的传导。我们可以举一个国外的例子,戴维·洛奇是前些年在国内很有影响的英国学院派作家,他的“学院三部曲”在中国也有很多读者。他本人精通理论,但他也知道理论和专业知识会给读者带来额外的阅读难度;他既表示过要“为最广大的读者创作小说”,但有时还会在小说里制造叙事的障碍,这背后大概就体现了对专业评价和市场反馈双重的因应吧。

中国作家网:从文学创作实践来看,学院派作家总体上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这是否为这一群体的文学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一般将专业水平视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这是否对这一群体的写作价值取向构成制约?

马兵:会有这种两面性,在素材和小说本体方面,学院派作家会带来别致的探索,比如一些学院小说会因为素材的原因讨论一些精英化、学术化的话题,像前面谈到的戴维·洛奇,他的小说情节很多就是学术观点的辩论。另一方面,就像问题所言,如果在素材上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高校,也是一种画地为牢。有批评者指出学院作家有一种“自恋的愉悦”,原因与此相关。

中国作家网:文学创作诉诸感性形象,而学术研究和学术批评则更多诉诸理性,在您看来,这是否可能成为学院派作家不得不面对的内在冲突?

马兵:我们通常认为学术研究和批评会从理念出发,而创作不可以,并把理论先行视为创作的大忌。但其实理念先行未必就写不好小说,理念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理念往往强行地闯入小说。张柠老师在创作《三城记》时告诫自己:“写作时首先要放弃学者身份,让人物占据你的大脑,通过智慧性的话语和人物的动作、性格来呈现,而不是议论,不是说自己的。”如果这样做了,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冲突。有的话,说明写作者太爱慕自己的学者身份了,没有完成创作应有的化合。

中国作家网:作为处于学院环境中的作家(研究者、评论家),您认为高校是否能培养出作家?在施教或学术研究过程中,是否有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作家的想法,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马兵:这个问题我个人经历了一个认知的变化,十年前我不相信作家可以经高校培养,而且认为在一个作家的成长中关键性的不是他接受的教育,而是他的文学悟性和个人阅读的修为,萧红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但这十年,创意写作的概念深入人心,我也读了一些创意写作的书,听过一些学院作家创作经验的分享,开始接受“作家是可以培养的”,或者说,至少一个写作者经过训练在技艺上和文学观念的认知上会有很大的提升。目前,我也在主持我们学院一个创意写作的微专业,除了我们学院的青年教师外,还请了一些专业作家和诗人做行业导师。我们这个微专业的全称叫“经典阅读与创意写作”,特别强调了读写的均衡。我们有阅读分享课,比如谈到叙事人称,就让学生拆解各种具有样本意义的小说,尝试用不同的人称重构这个故事等。就目前的效果来看,学生们表现出的创作才华挺让人吃惊的。

中国作家网: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山东大学文学院尝试分专业开设系列“原典导读”课程,其中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选定鲁迅、沈从文、巴金、曹禺、老舍、冯至、穆旦、张爱玲、莫言等几位作家做了课程设计。您参与了该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请谈谈该课程的设计初衷和最终成效,以及经典阅读在高校文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马兵:初衷很简单,是解决一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的痛点,就是大部分中学生在高中忙于刷题备考,没有多少真正经典阅读的储备。而人文学科的学习,经典的阅读是首要的,经典中“精微的深思与开广的观照”对人的滋养也是巨大的。所以,就考虑能否把阅读课程化,一门课就是阅读一本经典,了解一个经典作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受益良多,原典课能有效与概论课形成补充,让文学史的知识更质感地活起来。除了原典课,我们还通过读书会、互助组等推广经典的阅读。我本人一直在主持“新世纪文学阅读会”,这个阅读会以读新作为主,我告诉参与的同学,经典的筛选需要必要的时间积累,也需要同代人作为见证的评判,我们不是经典的裁判者,但应该是一个有判断力的读者,应该纠偏流俗的审美。我觉得荷兰文学批评家佛克马有句话说得很对:“进行选择的职责落到了教师们的肩上,他们通过观察经典在过去已经发生的变化以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或许会以一种历史的视角来观照他们意欲干预经典的构成的尝试。”

中国作家网:您目前是中国作家网“优选中短篇”栏目推荐专家,什么样的作品会纳入您的阅读视野和推介范畴?推介作品会预先考虑读者吗?您理想中的中短篇小说是怎样的?

马兵:首先不会预先考虑读者,我个人喜欢的作品风格很广,不会设立一个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我理解好的小说要有几点:叙事的常性和智性,老老实实的现实主义的小说也需要叙事的智慧,而最炫技的叙事如果偏离了道的轨道也是一种偏失。虚构与想象,我坚持认为,在表征现实方面,虚构未必逊色于非虚构,好的小说应该凭借不凡的体验、洞察、叙事和想象力深度介入并阐释我们这个时代,致力现代汉语的美学实践。还有一个是“属己”与“属世”的平衡。一个好的小说家理应是一个具有“在地性”的关怀视野而又能在更大的文化层面中反思在地性写作问题的写作者。

中国作家网:推荐几部您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并简单说明理由。

马兵:理想的作品可能是一个永恒的指向,所以还真不敢说, 我在学校教现代文学课,就谈两部我个人喜欢的现代时期的作品。冯至的《伍子胥》,这是冯至在西南联大时期写成的一个历史题材的小说,但冯至的重心不在讨论历史,而在写人心灵的成长,小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人们对选择的承担比选择本身还有意义。老舍的《二马》,这是老舍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他的少作,并不成熟,但《二马》对“东方主义”以及“西方主义”的洞察和呈现,是可以同美国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后来的理论参看的。老舍回国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执教,讲述文学概论课,用了不少西方现代作品的例子,其实他也可算一位学院派作家。

受访者简介: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与新世纪文学热点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有《通向“异”的行旅》《故事,重新开始了》《北村论》等,主编有《锋芒文丛》等。曾获泰山文艺奖、《上海文学》奖、万松浦文学奖等。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批客座研究员,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