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
来源:文艺报 | 胡一峰  2022年06月27日09:09

互联网及其改变和塑造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和精神结构,已构成了当今时代的标识性特征。作为“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共同产物,网络文艺既为以往文学艺术成果的传播传承开辟了新空间,又创造出了源于当今时代的新内容新文体,综合反映着时代的审美诉求和艺术形式,鲜明标示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和精神结构。特别是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网络动画,创新中华文化的时代载体,丰富了其“可视化”欣赏的渠道,在促进中国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路。

中华文化成为网络动画的流量密码

互联网传入中国以来,如水润宣纸般逐渐向社会各领域、生活各方面扩渗。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随着一个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在东方兴起,古老的中华文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创造新的文化高峰。这是文化规律使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获取新颖的文化艺术内容,就是绝大多数人上网的主要目的。随着网络文艺的深入发展,中华文化的“网络转化”事实上已经成为“双创”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以国风为特色的网络动画更是典型的例子。《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认为,国产动漫创作水平和市场支持度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风”成为亮丽主题、国风作品频繁“出圈”。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的国风动漫,或取材于传统典籍、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或运用水墨、剪纸、年画、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诠释中华美学,尤其受到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追捧。比如,《雾山五行》取材于《山海经》,用水墨之美表达中国志怪文化,以强大的文化标识度被国外网民称为“Chanime”(中国动画)。再如,《夏虫国》用炫丽的中国山水诠释“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古老哲言,《莫高霞光》把西行取经路与中华美学相融相洽,展现意境悠远的画面。《长生殿》《孟姜女》《月老》等作品用或唯美或简练的动画艺术风格,赋予了传统故事新的美学意趣。这些作品获得全网广泛好评,其中一些在海外传播中丰富了国外观众对中国网络文艺的了解。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下网络动画的“流量密码”。

网络动画佳作创造中华美学新文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具有广收博纳、更新再造的强大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载体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网络动画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催生的优秀作品,以符合网络时代审美特征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为网络文艺迈向属于自己的“高峰”奠定了基础。

2022年初再次更新的《中国古诗词动漫》系列作品是众多例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这部作品以经典古诗词为故事主旨,目前已经上线了《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夜思》《咏梅》等6个篇章,把经典古诗词和上海嘉定的历史人物、人文故事结合在一起,以人叙事、以事解诗,以诗动情、以情言理,对中华文化作了富有新意的诠释,受到网民的广泛好评,在B站获得了9.9的高分评价,豆瓣打分也高达9.2分,被誉为“国漫之光”。我以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原因及其启发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以故事和画面展现中国式情感。如其名所示,《中国古诗词动漫》中的作品均以古代诗词为主题主线,不过,创作者没有采取讲解或注疏的方式释读诗词,而是用讲故事的办法表现诗词的内涵。《游子吟》以王鸣盛给孩子回忆母亲为他做冬衣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王鸣盛少时家贫,应童子试前,母亲连夜为他缝制冬衣,后来他高中榜眼,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并且一生勤于治学,以一代考据学大师的身份留在中华文化史上。《相思》则以王初桐与陈湘萍(六娘)青梅竹马终不成双的故事,把王维的名句作了故事化、视觉化的呈现。需要指出的是,包括《中国古诗词动漫》中运用的诗词在内,优秀的诗人在作品中寄托的亲情、爱情或家国之情,从来都不是向壁虚造,而是从生活细微处和人生经历中感发而来。网络动画创作者通过精巧简洁的叙事把这些被诗化文字凝练的情感又还原为了有意味、可观览的细节,更加直观、感性地呈现出了中华诗词的情感之美,从而精准激发了网友的共情。

其二,动画技术强化美学效果。动画的高度虚拟性使其表达人类想象世界时更加得心应手。在《相思》这部动画短片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长以雨天特效为背景。我们看到,雨水不绝如缕地落下,花草在春雨中摇摆,人物服饰被雨丝浸润。这是一幕比实拍影视更动人的雨景,不仅让画面充满“江南感”而且让诗意的可视性更强。这些特效制作的“雨”凝结的并非自然界的水气,而是文化的具象,它是为故事的逻辑、情感的逻辑而生的,服务作品主旨无疑也更加“自觉”。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夜色里的湖面波光闪动,如怨目点点,衬托出明代才子娄坚落榜失意、“中秋哭河”的哀恨心绪。这样的处理有效推动了诗词从诉诸文字的文学形态向诉诸视觉的艺术形态的转化,把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蕴藏在文辞诗意内的美学变得可视化了,抽象的情感、朦胧的意境被转化为了清新细腻的动画画面,达到了融情于“画”、诗“画”互彰的效果,散发出强大的感染力。

文学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感的民族,“情”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华诗词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中指出的,“诗中最要紧的是情”,“若无情便无诗了”,“河无水曰干河、枯河,实不成其为河”,“诗中之情亦犹河中之水”。我们诵读优秀的诗词作品时,总能从中感受到或深沉或直白或细腻或奔放的充沛情感。中华美学又具有“寓理于情”的鲜明特征,中国作家、艺术家推崇并遵奉的也是“触物起情”的创作逻辑。在《中国古诗词动漫》等网络动画佳作中,这一美学特征和创作逻辑获得了时代新表达。而与时俱新的制作技术带来的细腻、逼真的视听效果及其审美体验,为创新中华文化的表意方式和修辞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导观众从新的视角体悟传统文化之美,让我们看到,中华美学正凭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载体,彰显出自己的生命力。

铸就网络时代中华文化新的高光时刻

当然,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网络动画以及其他的网络视听作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作品原创性不足,热衷于扎堆跟风,把互联网技术便于复制、传播的特性误当作剪辑拼接的同质化“创作”、移花接木重复传播的温床,导致大量缺乏新意、诚意之作充塞网络传播空间,不但阻碍了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而且败坏观众的胃口。又如,一些动画作品过于强调所谓“网感”“爽感”,把“短时注意力”作为视频产品的“底层逻辑”,缺乏对叙事的精心布局,缺少画面的精良制作,满足于制造强烈的感官刺激,只是把传统文化在作品中进行元素化使用和浅表化表达,而没有在精神内核、美学特色的层面推动中华文化与网络文艺的深度对接,甚至歪曲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娱乐倾向压倒了文化内涵。

艺术的样貌总是和欣赏者的趣味辩证地互为因果。而艺术欣赏的趣味又是由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中的精神积淀组合而成。中华文化不是凝滞不动的,其创新发展的漫长过程,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理想不断积淀、升华的过程,也是文化精神、审美理想在岁月变迁中寻找最符合时代所塑造的耳目心灵之载体的过程。若以千年之尺度观之,文化的每一次复兴从来不是原样复刻式的“复古”,而是从内容到载体的更生。而在百年的尺度下看,以技术特别是媒介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文化载体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举凡摄影摄像、广播电视,再到今日之互联网,包括互联网内部的技术和形态的自身更迭,无不催动传统文化萌生新的样态。如果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播评书、相声,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版”《四大名著》分别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促成的传统文化视听新形态,那么,我们应当坚信,已经吹起一股强劲“中国风”的网络动画等文化产品,完全能够在技术与艺术的强大张力中不断自我突破,实现传统美学和现代审美、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对接融通,把中华文化特别是其美学意涵以总体性的方式注入创作之中,奉献出蕴含民族审美旨趣又契合时代审美诉求的精品佳作。

总之,开掘好中华文化、中华美学这座宝库是网络文艺、网络动画的责任,也是发扬其媒介优势的必然要求。网络文艺只有融入中华文化“双创”发展,并以自身的优势推动其发展,才能正道直行,在网络时代为中华文化铸就新的高光时刻。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