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得主、智利诗人塔米姆·毛林:愿促进拉中文学交流互鉴
来源:中新网云南 | 熊佳欣   2022年06月27日16:34

近日,获得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的智利青年诗人塔米姆·毛林(Tamym Maullén)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他见证并参与的当代拉中文学交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记者:首先恭喜您获得本次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关于获奖,您的感受如何呢?

塔米姆·毛林:首先,非常感谢贵社的祝贺。收获大益国际写作奖这个重要的奖项,我感到万分荣幸,正因为这是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所以意义非凡。中国的诗歌和文化在拉美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中国大益文学院对我诗歌的肯定令我满心欢喜,也深感荣幸。我唯有感激之辞,感谢写作营的举办、主办方,感谢认可我作品的尊敬的评委团,他们都是来自中国、拉美的优秀作家和诗人,这让我倍加高兴和激动。

记者:组委会评委、墨西哥诗人马加里托·奎亚尔认为您“兼具拉美和中国当代作家的品质,就是将自然和人类相关联的一种美学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塔米姆·毛林:得到墨西哥诗人马加里托·奎亚尔的赞誉是我的荣光。他是墨西哥当代文学的重量级诗人,我很崇拜他,他的诗作在整个拉美都很知名。作为诗人、研究诗歌的学者,他所做的工作是令人敬佩的。毫无疑问奎亚尔一语道破了我的诗歌里有着对自然和人类的关注。借助朴素的意象,我想要展现的是,诗歌蕴藏在最日常,也是最深奥的地方。可能诗歌是最简单的事物、最微小的存在。即便如此,它也是孕育万物的基本原子,如同一棵树的无形之根。我在一首诗中写道:“诗歌无用,其他的一切则更不值一提。”有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记者:在您的成长与创作中,主要受到何种风格、流派及作家的影响?对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塔米姆·毛林:整个美洲伟大的诗歌传统,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对我影响都很深。诗歌在拉美结出了累累硕果。智利的两位伟大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比奥莱塔·帕拉,我从她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我是个贪婪的读者,读过很多书。但是说实话,我最大的灵感始终源自世人,源自我们所居的平凡世界。为了写诗,我不仅特别喜欢阅读书籍,还喜欢阅读生活、阅读当今不公平、不平等的社会的问题,然后寻找合适的方式,通过文字把我的感悟表达出来。

记者:您是否曾阅读过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哪些作家及作品让您印象深刻

塔米姆·毛林:从我记事起,中国文学给我留下的印象大概是最深刻的。我带着惊奇读的第一本书,使我爱上文学的便是老子的《道德经》。我记得它的开本比较小,一个橙子那么大,配有古老的精美插画和我永远喜爱的中国书法。鲁迅和他的《狂人日记》对我们来说是必读的,让我们得以走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现代中国。作家莫言所叙述的场景完全可以是源自拉美国家,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吉狄马加的诗歌及其当代作品也是很有启发性的。我想着强调一下中国当代女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刻,她们中的一些人比如明迪、刘畅、颜艾琳等等。现在的中国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富有深度,主题有奇幻也有现实。我希望可以继续了解、欣赏中国文学。如此一来,翻译的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记者:2019年,您曾造访中国,能与我们分享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吗?

塔米姆·毛林:那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我有幸到访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但是之前却从未去过中国。感谢鲁迅文学院,我才能在2019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了解北京和其他中国城市。看到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国家,旧时的庙宇和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和谐共存,我既惊讶又激动不已。但最令我诧异的是结识的中国人,所有人都很有涵养,十分尊重拉美的艺术和文化,特别是我们的文学。我有幸在北京大学授课,那里的学生们都知晓胡利奥·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勃罗·聂鲁达、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等作家。我觉得当今的中国成就非凡,但是她的未来将更加美好,因为中国在最重要的方面——教育上投资巨大。中国是世界的榜样,不仅因其经济上的伟大成就,还因其先进的教育和学习体系及文艺院校。

记者:中国有不少作家和诗人深受聂鲁达的影响,拉美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巨大。作为拉美文学的青年诗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塔米姆·毛林:1951年,巴勃罗·聂鲁达结识中国诗人艾青之后,中国和智利,要我说其实是和整个拉美,就开始在诗歌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之后中国作家就成为了拉美文学的忠实读者。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优秀文学作品辈出的大国会对一片遥远而不同的土地感兴趣呢?原因就是中国本身的特质,它的好奇心、求知欲,接受西方杰出思想滋养的愿望,这些都驱使着她意识到,拉丁美洲创作了西方世界最丰硕的文学之一。20世纪中叶,拉美在文学上“觉醒”,开始大胆而自豪地叙述自己的历史,开始讲述原住民族的故事和日常生活,抛弃了过去的欧洲中心主义,从而成就了一种独特且富有深度的文学。我特别高兴在中国看到这么多精美版次的智利作家聂鲁达、波拉尼奥等人以及拉美当代作家的图书。这是件很自豪的事,也说明中国读者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注重发现新的写作。

记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聂鲁达基金会。您与该基金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塔米姆·毛林:聂鲁达基金会是负责保护、传播巴勃罗·聂鲁达遗产,支持青年才俊艺术创作的机构。在我很小的时候,因参加基金会的诗歌工作坊,便开始和它有了交集。目前我在聂鲁达基金会负责书籍和期刊的出版、艺术活动,并担任拉丁美洲写作实验项目(LEA)授课教师,教授青年人创意写作。这些年来,我们在支持智利和拉美文学的推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挑战也不小,就是如何持续扩大交流范围、与世界不同的大陆展开交往。聂鲁达是一位伟大的冒险家,我们想要追随他的脚步。

记者:最近,您主编的《笔记本》诗歌杂志有一期是中国当代诗歌特刊,发行情况如何呢?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塔米姆·毛林:在孙新堂老师大力帮助和倾心翻译下,我们编辑了一期中国当代诗歌特刊。这是我们杂志首次整齐刊发一个国家的诗歌作品,我们在拉美推介了20余位中国诗人及其诗歌。纸质版期刊已在拉美出版,我们希望也能发行到中国。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至今还未实现广泛发行,期待不久可以做到。同时,本期精美特刊的电子版在聂鲁达基金会官网上www.fundacionneruda.org可以免费下载。本期特刊在读者之间收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是读者们第一次读到这么多中国诗人的作品,第一次了解他们的写作水平、现代风格,主题多样而深刻,均以非常当代的方式阐释。未来我们希望推介更多的中国诗人,将硕果累累的交流持续推进。

记者:您曾参与过哪些拉中文学交流的活动?感受如何?

塔米姆·毛林:华人华侨在拉美有很大的影响力,包括孔子学院拉美中心等在内的机构一直都在举办大量活动。我在中国期间,参加了北京鲁迅文学院组织的国际写作计划,而今年受邀线上出席了大益文学院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给我的体验非常难得,组织得力,出席嘉宾水平高。而且,参加的观众始终十分专注,带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其中。我想再一次感谢孙新堂老师的辛勤付出,他是拉中之间的重要纽带。我也想感谢大益文学院院长、作家陈鹏组织本届写作营,感谢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作为东道主曾在鲁迅文学院接待了我们。

记者:在您看来,拉中文学交流现状如何?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一步加强拉中文学交流?

塔米姆·毛林:今天的拉中交往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我们希望双方友谊继续加深。我认为应该持续加大翻译力度,通过翻译我们才可以互相沟通、读懂对方。同时,保持拉中作家互访,让拉中作家结识,了解不同的地方。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不断教化倡导友爱和互赏,因为中国和拉美都疆域辽阔、国土壮丽,拥有浩瀚的文化有待发掘。

(感谢北京语言大学张舒媚对采访的翻译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