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帮盲人“点灯”的盲人:90后作家吴可彦用文学播种光明
来源:人民网 | 吕春荣 王珊妮   2022年07月15日08:27
关键词: 文学梦想

“当我尚未完全失明时,翻开残疾证看到自己的照片,我很难过。但是当时我对着那张照片说,对着自己说,这张残疾证不能证明你不行,他只能证明你需要更加努力。”13岁那年,吴可彦确诊视力障碍。那一纸眼疾诊断书宣告光明将渐渐离他远去,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随着眼前的世界逐渐黯淡,文学梦想成为了黑暗里的一盏灯。

吴可彦在活动现场分享心路历程。福建省残联供图

日前,吴可彦把他的文学情缘搬上了“讲台”,在第十四届海峡论坛·2022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活动上,他分享了他“追光”的心路历程。

在黑暗逐渐降临时,吴可彦与书籍为伴。当他读到《老人与海》,书中的那句“人可以被打倒,不能被打败”在他内心的阴霾中凿出一片光明。他立志从事文学创作,从此更加争分夺秒地阅读。起初他用助视器看书,视力进一步恶化以后就用读屏器听书,逐渐锻炼出了每分钟超600字的听书速度。

为了让文学梦想有经济根基,吴可彦报考了针灸中药专业。“我想我可以把按摩当做经济基础,把文学当作上层建筑,只要生活没什么顾虑了,就可以安心的去追求文学梦想。”吴可彦说。大学期间,一边是不断恶化的眼疾,一边是学业的压力,他仍然坚持在文学的世界里耕耘着。在即将毕业的那年,他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星期八》,福建残联还为他资助出版了这部作品,这是他第一次触摸到文学梦想的轮廓。

此后,吴可彦得到了许多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不断发表作品、出版书籍,并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福建省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吴可彦的作家路越走越宽,文学代替眼睛成为了他心灵的窗户。

双目失明不但没有让他迷失方向,却让他看得更清楚。“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完全用是否盈利来衡量,每次作品带来的收入都是意外之喜。”吴可彦称。对他而言,付出与收获的天秤并非只有物质能平衡,文学最重要的是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写作中雕琢语句、思考情节、领悟思想,对他而言这本身就是收获。他逐渐与自己和解,曾经历过的迷茫、痛苦、挣扎都成为了写作的灵感源泉。眼睛看不到的,他用文字来填满。

因为自己曾看不见路,所以更想为别人点灯。“作为一名盲人作家,我深切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吴可彦表示。他策划搭建了阅读助残平台,为盲人朋友们制作方便听读的电子书。他还参与各大高校和中小学的公益讲座,担任漳浦一中的校外辅导员,“同学们的提问常常启发我,同学们用青春的力量感染着我。”吴可彦从文学里获得力量,又把这份力量传递给社会,在许多人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火苗。

“追光”,让吴可彦成为福建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90后青年作家,此外,他还是“2021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他更获评为漳州市高层次人才。回首过去,他感慨道:“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真不应该辜负韶华。”

如今,这个曾经在黑暗中奔跑的少年,心中有光,步伐坚定,那光是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是破茧成蝶的文学梦想,是风华正茂的时代波澜。